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84年颁布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七层。
分层 | 功能 |
应用层 |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
表示层 |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
会话层 |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传输层 |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留空和差错校验 |
网络层 |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
数据链路层 | 建立逻辑链接进行硬件地址(MAC)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
物理层 |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
思考一:什么是端到端和点到点通信?
答:端口到端口(传输层之间通信)
点到点就是主机到主机(网络层以下)
二、OSI模型 VS TCP/IP模型
TCP/IP 四层模型 | TCP/IP 五层模型 | OSI七层模型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表示层 | ||
会话层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物理层 |
TCP/IP 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 | 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
传输层 | TCP UDP |
网络层 | IP(ICMP/IGMP/RARP/ARP) |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IEEEE802.3 有线局域网(以太网)标准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
三、数据解封装过程
小知识: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 | 计算机 |
传输层 (数据段) | 防火墙 |
网络层 (数据包) | 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 交换机 |
物理层 (比特流,介质传输) | 网卡 |
路由器负责解封,交换机只负责转发数据帧
efffdd6592e8 7 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