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Kafka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伟大的发明:火,轮子,以及 Kafka。发展到现在,Apache Kafka 无疑是很成功的,Confluent 公司曾表示世界五百强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使用 Kafka。在流式计算中,Kafka 一般用来缓存数据,例如 Flink 通过消费 Kafka 的数据进行计算。而要谈对Kafka有多熟悉,我相信还是阿里的大佬们最有发言权,所以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Alib
前言JVM执行字节码指令是基于栈的架构,就是说所有的操作数都必须先入栈,然后再根据需要出栈进行操作计算,再把结果进行入栈,这个流程和基于寄存器的架构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基于寄存器架构来实现,在不同的机器上可能会无法做到完全兼容,这也是Java会选择基于栈的设计的原因之一。思考我们思考下,当我们调用一个方法时,参数是怎么传递的,返回值又是怎么保存的,一个方法调用之后又是如何继续下一个方法调用的呢?调用
前言上一篇我们粗略的介绍了一下Java虚拟机的运行时数据区,并对运行时数据区内的划分进行了解释,今天我们就会从类加载开始分析并会深入去看看数据是具体以什么格式存储到运行时数据区的。编译一个.java文件经过编译之后,变成了了.class文件,主要经过留下步骤:.java -> 词法分析器 -> tokens流 -> 语法分析器 -> 语法树/抽象语法树 -> 语义分析
前言JVM系列文章如无特殊说明,一些特性均是基于Hot Spot虚拟机和JDK1.8版本讲述。下面这张图我想对于每个学习Java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整个JDK的关系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Java Virtual Machine位于最底层,所有的Java应用都是基于JVM来运行的,所以学习JVM对任何一个想要深入了解Java的人是必不可少的。Java的口号是:Write once,run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