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婆刷到一条新闻:“科学家调整超参数让大模型智商飙升!”她一脸懵地问我:超参数是超级英雄的密码吗?难道AI模型还要输作弊码?我微微一笑,表现的机会又来了:超参数不是作弊器,而是AI的“操控面板”——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它们决定了模型学习的节奏和方向。比如让AI学写诗时,超参数就是控制它“先背100首唐诗,还是先研究现代散文”的训练策略。她更疑惑了:参数不都是自动学的吗?为啥还要手动
最近,老婆又又又刷到一条新闻(PS: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新闻):“大模型靠上下文理解能力碾压传统 AI!”她一脸懵地问我:上下文不是写作文要首尾呼应吗?难道 AI 还要学语文课?我乐了:上下文不是作文技巧,而是 AI 的“记忆项链”——把零散的信息串成连贯的逻辑。就像你和朋友聊天时,绝不会突然蹦出一句“给我一杯拿铁”,而是会说:“刚才提到的那家咖啡馆,请推荐招牌饮品。”AI 有了上下文能力,才能听
最近,老婆在手机上刷到一条新闻:“Transformer 架构彻底改变 AI,成就了 ChatGPT 这样的超级大脑!”她皱着眉问我:“Transformer ?变形金刚?” 我乐了:Transformer 确实是“变形”高手,但不是擎天柱,而是 AI 领域的一场革命。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神奇的“文本理解法”,让 AI 能像人一样读懂、分析、生成语言。如果说传统 AI 是小学语文老师背课文,Tran
最近,老婆刷到一条新闻:“科学家用大模型‘蒸馏’出小模型,效果堪比原版!”她一脸懵地问我:AI 模型还能像酿酒一样“蒸馏”?难道要架个锅炉煮代码?我乐了:蒸馏不是真用火烤,而是一种“知识搬运术”——把笨重的大模型(比如 1000 亿参数)的“智慧精华”,浓缩到一个轻巧的小模型(比如 1 亿参数)里。就像把一整本百科全书的知识,压缩成一张学霸的笔记,既便携又够用。她更疑惑了:直接用小模型不行吗?为啥
最近,老婆问我:听说大模型要靠“Prompt”才能回答问题,这 Prompt 到底是啥?难道和喊“芝麻开门”一样,念对了咒语才有用?我:Prompt 确实有点像咒语,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人类和 AI 沟通的“指令说明书”。比如你问 元宝:“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这句话本身就是 Prompt。模型会解析你的指令,理解你想要什么,再生成对应的内容。如果换成另一个 Prompt:“用冷笑话的风格解释量子物
最近DeepSeek很火,老婆问我:“大模型的参数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所谓参数,参数,参天之数。其实参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可能其中一个是3.123456789,另一个是-0.0009527。以DeepSpeek-R1最大版本为例,它有671B个参数(B代表十亿)。你可以把这些参数想象成一张巨大的网格,每个网格中都存储着一个数值。一个大模型通常包含几千亿个参数,这些参数占据了模型体积的90%以上。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