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形成组播分发树主要有两种模式:
1、PIM-DM模式
2、PIM-SM模式
适用场景
1、PIM-DM模式主要用于组成员较少且相对密集的组播网络中,该模式建立组播分发树的基本思路是“扩散-修剪”,即将组播流量全网扩散,然后修剪没有组播成员的路径,最终形成组播分发树。
2、PIM-SM模式主要用于组成员较多且相对稀疏的组播网络中,该模式建立组播分发树的基本思路是先收集组播成员信息,然后再形成组播分发树。使用PIM-SM模式不需要全网泛洪组播,对现网的影响较小,因此现网多使用PIM-SM模式。
组播分发树的分类
1、以组播源为根,组播组成员为叶子的组播分发树称为SPT(shortest path Tree),在pim-DM与PIM-SM中均有应用
2、以RP(rendezvous Point)为根,组播组成员为叶子的组播分发树称为RPT(RPTree),在pim-sm中应用
PIM-DM形成SPT的过程
1)扩散
2)修剪:发现路由器下没有组播成员,进行修剪
PIM-DM协议报文
注意:hello报文需要30秒
1)邻居发现于维护
2)首次形成组播分发树
3)扩散机制
4)断言机制
断言机制选举规则:
(1)单播路由协议优先级较高者获胜
Direct | 0 |
OSPF | 10 |
IS-IS | 15 |
Static | 60 |
RIP | 100 |
OSPF ASE | 150 |
OSPF NSSA | 150 |
IBGP | 255 |
EBGP | 255 |
(2)如果优先级相同,则到组播源的开销小者优先(cost)
(3)如果以上相同,则下游接口IP地址最大值获胜(10.1.1.1,10.1.1.2)
5)剪枝机制
6)状态刷新机制
7)新成员加入,嫁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