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四层板
测距:CTRL+M 放大镜:SHIFT+M 查找元件:J+C
修改覆铜:E+M+G PCB最大显示:V+F 找坐标原点:CTRL+END
切换信号层:*或+ - 隐藏覆铜:CTRL+D 单层显示:SHIFT+S
退出高亮:SHIFT+C 选择高亮:SHIFT+鼠标选择 改变走线形式:SHIFT+空格
查找坐标:J+L 3D和2D显示:数字键3和2 3D翻转:SHIFT+鼠标右键拖动
两面翻转:V+B 隐藏坐标信息:SHIFT+H 画线Ctrl+W
PCB模式:
Shift+R 切换三种布线模式(忽略,避开,推挤) ALT+END刷新当前层
G弹出捕捉格点大小菜单 N移动元件时隐藏飞线
TAB弹出属性编辑对话框 CTRL+SPACE布线时循环切换走线模式
L 移动元件时,将元件翻转到板子的另一边(Top<->Bottom)
BACKSPACE布线时清除上一个转角
+切到下一层,并添加过孔 -切到上一层,并添加过孔
*切到下一个走线层,并添加过孔 L走线时切换当前层
CTRL+M测量距离 Shift+SPACE布线时切换拐角模式
SPACE 旋转被拖拽的元件 2布线时添加过孔但不切换层
3布线时循环改变线宽大小,规则中的min-pre-max
4布线时循环改变过孔大小 Q 切换单位 P+W 放置导线
Shift + V 弹出过孔尺寸选择 Shift + W 弹出线宽尺寸选择
3 键 在最小,合适,最大 线宽之间切换 4 键 在最小,合适,最大 过孔之间切换
Shift + R 切换布线模式
常用层信息---- 英文Ctrl+L
layer 信号层 (正片 top/bottom layer --布线
內电层( 负片) internal planes
(只能进行层的分割,不能进行信号的布线。)
机械层1.13.15等
掩膜层( mask layer) 有top/bottom paste 顶层焊盘/钢网
顶层/底层组焊层 top/bottom solder
丝印层 top/bottom overlay
(防止被绿油覆盖)
其它层
keep-out layer 定义板子形状
drill drawing 绘图层
/***************************************************/
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 层管理器
*选择基准层
^add layer 添加信号层
^add plane 内电层(负片)
(add层的重命名)
内电层
place —>line命令
画线进行分割,分割完成后双击设置网络标号即可。
( 注意元器件的分布,尽量将同一电源分布在一个区域,方便分割)
中间GND层:
一整块GND, 最后铺铜时全铺即可, 保持GND层的完整性。
/***************************************************/
4层板布线要领:
(1)注意电源的分布;
(2)注意信号的线宽设置,阻抗控制;
(3)层的分布,如何布置4层板;
(4)高速信号回流问题;
(5)高速信号间的串扰问题;
(6)如何减小最小回路,减小EMI问题;
(7)去耦电容摆放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