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传版技术、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PostScript Level 2 栅格图像处理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在“告别铅与火”后又实现了“告别报纸传真机”、“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以及“告别纸与笔”的技术革新,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比日本领先两年,极大地促进了印刷行业生产力的提高。近年来方正出版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仍在不断持续上升。王选教授是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者。从1981年开始,他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 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王选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典范,是北大学者群体的杰出代表。他胸怀科技报国的雄材大略,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倡导团队精神,并以提携后学为已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生动体现了一位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观,不愧为面向21世纪科教兴国的先锋人物。
海外的华文报社每天用方正系统出版600多页各类报纸。
昨天,王选教授去世了,今天的《竞报》说,昨天下午五点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一层大厅开始为王选搭设灵堂,准备连夜搭建,今天要举行正式的纪念活动,送别王选。您看这现场正在悬挂照片的情景。

《竞报》的下一版是新闻纵深:列举了王选的科学贡献,说他是当代毕昇演绎科学传奇,他十年重病,却做出了载入计算机发展史的贡献,18年没有休息日,研制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解放了排字工人,逼退了所有国际激光照排大厂,人们总把他看成是北大方正集团的象征,是方正的精神领袖,可他说: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
下面是新闻故事:回忆了好人王选。他生活简单,爱穿白衬衣和布鞋,为了应对送礼的不正之风,他就让别人来选,是留下材料还是礼物,于是送礼之人只能把礼物拿走,王选还有王式精神胜利法,当他在香港看见天价的首饰时,他就会想:将来会证明,这些买高档物品的人对人类的贡献肯定都不如我王选!还介绍了王选和他的夫人是事业伴侣,患难夫妻,曾因为妻子的爱情,让他战胜了死神,几十年后,当妻子患上×××时,王选就每天给妻子做饭做菜,照顾妻子。好人王选说,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了。
《北京晨报》在王选逝世的消息后配发了一条评论,叫《致敬,以汉字的名义》,曾经有人预言,在计算机时代,汉字终将灭亡,但是,由于王选先生发明的方正排版系统,汉字成为网络上的“强势文字”,王选的发明彻底粉碎了汉字灭亡的预言,每一个用手机发送中文短信,用电脑发送中文电子邮件的人也应该感谢王选。我们代表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向王选先生致敬!
今天的《京华时报》整理了王选先生的几句,来缅怀王选先生! “上电视说明我的科学生涯快结束了。”一些院士见到王选院士时,经常会说,前两天在电视上又看见他露面了。他回到道,你什么时候看到一个真正有才能、正在创造高峰的科学家去频繁在电视上露脸?上电视说明我的科学生涯快要结束了! “名人是过时的人”他说,像自己这样的名人老了就被称为王老,要是一个普通人老了就被叫做老王,非是自己过去有点贡献,仅此而已! “我现在就是靠虚名过日子”他说自己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但是是无名小卒,等到自己68岁的时候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而且一年拿一个院士头衔,但自己离学科前沿更远了,所以他说,现在是靠虚名过日子!
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对王选的评论是:《天堂里也会为泽被后学的王选院士立丰碑》。每一个认识汉字的人,每一个使用电脑录入的人,每一个读过书、看过报的人,都会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王选先生,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