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网上看到的一篇不错的博文。转载给大家。因文章写得早,其中一些技术已更新,目前XenServer最新版本是6.0。 所以我用红色做了标记。自己动手体验XenServer之后的感觉是VMware的虚拟化技术仍然领先,但差距也越来越少。不过XenServer性价比更高。XenServer价格由服务器数量定,没有处理器限制。在云计算大趋势下,多路多核的高密度服务器将成为主流,Citrix许可模式与
网络基本概念(network、subnet、port)network:一个隔离的二层广播域。Neutron 支持多种类型的network,包括 local,flat,VLAN,VxLAN 和 GRE。subnet:一个 IPv4 或者 IPv6 地址段。instance 的 IP 从 subnet 中分配。每个 subnet 需要定义 IP 地址的范围和掩码。port:虚拟交换机上的一个端口。po
    感觉自己需要一个平台记录每一天的学习,所以决定从今天起写写博客。    知识都是那些知识,做法也都是那些做法,我还在不断地学习传统做法,暂时还没有推陈出新的本领,而这只是对我学习过程的一个记录,但愿不会涉及到抄袭问题。如果我的某些文章可以帮到你,拿去用就好,也没有什么被抄袭的问题。下面进入正题。(一)不同vlan之间通信的三种方法  &nb
VLAN :虚拟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协同工作后,将一个广播域逻辑的切分为多个判断一个交换机下连接的电脑是否在一个广播域原理 :一个电脑发送广播,看其他电脑能否收到1. 给四个电脑全部配置IP地址,进行ICMP请求2. 一个电脑配置IP,其他电脑开启抓包软件;配置IP的电脑,进行ICMP请求,在其他电脑上查看是否收到ARP配置思路:1、交换机上创建vlan,编号0-4095 4096个 — 其中1-
vSphere 标准交换机和分布式交换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805a5b0101ds9r.html https://blog.51cto.com/13556019/20620181 vSphere 标准交换机的运行方式与物理以太网交换机十分相似。2 它检测与其虚拟端口进行逻辑连接的虚
在Linux系统中,网络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络配置中,bond0vlan是两个常见的关键词。Bond0代表的是网络绑定接口,而vlan则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bond0。在Linux系统中,bond0是一个虚拟的网络接口,通过将多个物理网络接口(通常是网卡)绑定在一起,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功能。负载均衡可以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布到多个网卡上,从而提高网络性能;而容错功
原创 2024-05-29 11:36:54
128阅读
随着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以太网网络开始面临广播泛滥以及安全性无法保障等各种问题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技术。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可以实现在同一个VLAN内的用户可以进行二层互访,而不同VLAN间的用户被二层隔离。这样可以隔离广播域,又能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将交换机的接口根据业务需要
第一次写点儿东西,感觉今天碰到的问题挺绕的就写下来吧,以后也方便查看~!pvst per-vlan stp(每vlan生成树)不用说,大家都可以明白是在vlan和生成树的基础上所做的,我想懂的人一看就会明白这是个冗余链路,那做这个每vlan生成树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充分的利用那条为防止回路而被生成树协议阻塞的链路。首先我希望大家脑子里有这样的一个拓扑,三台交换机连接成一个回路,当然这里不
转载 2024-06-11 22:56:42
363阅读
一. VLAN原理· MAC 地址表: [MAC Address]---[VLAN ID]---[Port] · VLAN 跨交换机转发的处理流程: 主机发出的帧不带vlan 标记》》进入交换机被打上端口vlan 标记》》出去时被去掉 · 802.1Q 帧格式: ○ Tag 一共4 字节; ○ TPID:以太网类型(0x8100)代表802.1Q 协议;
转载 2024-03-28 09:08:44
274阅读
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应用,加剧了IP地址匮乏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应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日益广泛地应用起来。NAT通过地址转换的方式,使企业可以仅使用较少的互联网有效IP地址,就能获得互联网接入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地址不足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  NAT的实现方案多种多样,本文以思科2611路由器为平台,通过一个实
串口专为广域网设计,它可以做ISDN,PPP,帧中继等网络类型的连接可以接很多网络类型,要使用它必须设置时钟频率(DCE、DTE),路由表的算法也在此接口上形成。以太网口是对局域网内的,它只有拥有局域网所需要的所有功能。没有广域网接口所需要的功能,而广域网串口也没有局域网以太网口接口的功能,所以两个接口是不能对调的1、serial 口:路由器连接路由器就要用路由器上的Serial端口连接,不过现在
VMware虚拟机有三种网络模式,分别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Host-only(主机模式)。VMware workstation安装好之后会多出两个网络连接,分别是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和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这两个是可以在主机的网络连接中可以查看到的,还有一个是VMnet0,可以在vir
转载 2024-07-02 23:29:10
214阅读
 CICSO交换机 + ROS VLAN设置实例  前面有不少人问起过VLAN的用法,在这里先抛砖引玉吧以下是ROS VLAN的设置通用法则,其他交换机可以采用类似的思路是一样的,并且在华为和SSR等名牌设备上都做通了1、设置交换机:1、1 添加相应VLANset vlan 111 name office type ethernet mtu 150
转载 2024-08-31 19:57:07
93阅读
目录前言黑洞路由的配置黑洞路由的应用场景前言一般来说,一条路由无论是静态的或者是动态的,都需要关联到一个出接口,路由的出接口指的是设备要达到一个目的网络时的出站接口。路由的出接口可以是该设备的物理接口,例如百兆,千兆以太网接口,也可以是逻辑接口,例如VLAN接口(VLAN Interface),或者是隧道(Tunnel)接口等等。在众多类型的出接口中,有一种接口非常特殊,那就是Null(无效)接口
转载 2024-04-28 16:13:17
73阅读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超全,配有常见习题)第一章 概述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是网络的网络。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是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
Vlan 技术总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Vlan主要有两项作用: 1.       vlan可以
转载 2024-05-11 07:07:20
1069阅读
交换机转发行为:泛洪,转发,丢弃 什么时候回泛洪:收到未知广播 帧,单播帧 mac地址表是源mac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查看路由表命令:dis mac-address 老化时间 300s(动态)静态没有老化时间除非接口down掉了 STP作用:防环,冗余备份环路:造成广播风暴,mac地址震荡 优先级:0-61440 默认32768 步长4096VLAN:虚拟局域网 #同一个vlan可以 互通,不同
转载 2024-03-27 10:42:18
1454阅读
我一直以为的集群是一批服务器组成一个群体-有任务过来时快速分配,快速完成,所以在集群环境搭建好之后,我就傻眼了,为什么服务器A上Nginx启动,服务器B上Nginx就会停掉。 去百度百科查了概念,虽表述的不简洁,但勉强能懂,用我自己的话翻译一下:集群是将一些独立的服务器,通过集群技术组成组,即多合一的模式,对外提供服务。首先保证的是高可用性,其次是可扩展性。 高可用性:一直都能提供服务,如业界
转载 11月前
46阅读
一、VLAN概述与优势 1、分割广播域及种类 2、vlan的范围 3、华为系统中配置VLAN的相关命令 4、Trunk的作用 5、VLAN跨交换机通信过程 6、hybird一,分割广播域 vlan分为静态vlan和动态vlan静态vlan; 基于端口划分静态vlan动态vlan; 基于mac地址划分动态vlan 二。vlan的范围三,华为系统配置vlan的相关命令 (huawei)sys [Hua
转载 2024-04-30 20:23:15
156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VLAN的概述和优势一、VLAN的种类1.1按端口分类1.2链路类型和接口类型1.3接口类型1.4用途1.5、静态VLAN的配置范围1.6作用二、VLAN的标识三、VLAN的工作过程3.1工作过程3.2 广播域的分割与VLAN的必要性3.3 实验一、使三个lookback可以互联3.1 1同理,下面的R2/R3如上述操作3.4 实验二、单臂路由3.5 实验三3.31实验如图;SW2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