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源的可复用是提升应用程序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本篇要分享的 ArrayPool 和 MemoryPool,它们就有效的减少了内存使用和对GC的压力,从而提升应用程序性能。什么是 ArrayPool System.Buffers 命名空间下提供了一个可对 array 进行复用的高性能池化类 ArrayPool<T>,在经常使用 array 的场景下可使用 ArrayPool&
通过top命令可以有效的发现系统的缺陷出在哪里。是内存不够、CPU处理能力不够、IO读写过高。top命令输出长这样: top命令参数详解(linux top命令的用法详细详解)以下解析一下各个字段的意思:VIRT:virtual memory usage 虚拟内存1、进程“需要的”虚拟内存大小,包括进程使用的库、代码、数据等。2、假如进程申请100m的内存,但实际只使用了10m,那么它会增长100
转载 2024-03-27 10:40:56
61阅读
前言:overcommit 机制介绍:一个问题引发的对overcommit的思考:问题背景:问题: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案:前言:linux的虚拟内存支持overcommit(过度使用)本文就fork子进程时"fork: Cannot allocate memory" 错误展开分析,解释其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overcommit 机制介绍:linux memory overcommit策略
一、用户态地址分配主要路径          用户态所有地址空间的申请主要经过mmap系统调用,也有一些是基于brk系统调用,对于mmap系统调用,它在某些条件下会执行申请空间合理性的判断,而brk则是一定进行合理性判断,下面是mmap相关的一些代码do_mmap_pgoff,它主要就是在于如果新分配的空间是私有可写空间,就会进行一次当前系统页面状
top命令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用的最多的命令之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top命令通过top命令可以很好的看到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top命令执行之后的查询结果: 敲完top命令之后,按shift+p会以cpu使用百分比大小排序,shift+m会以内存使用大小排序。先看资源总的情况:1,任务队列信息,即第一行:第一个是系统当前时间    图中值:10:45:10此处一定要注意如果要
转载 2024-07-13 11:29:45
0阅读
memory barrier, also known as a membar, memory fence or fence instruction, 是一种屏障指令,它使中央处理单元(CPU)或编译器对在屏障指令之前和之后发出的内存操作强制执行排序约束。这通常意味着,在 屏障之前发出的操作 保证在 屏障之后发出的操作 之前执行。当程序
大家好,我是高胜寒,今天我们来聊聊在系统管理中的另外一个命令-top命令。 top命令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学会使用top,就相当于有了一把趁手的兵器,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先睹为快:1. 执行完top命令之后,显示结果如下图,参数较多,我们细细道来我把开头的五行截图下来: 2. 第一行的含义: load average详解load
什么是内存池池化技术池 是在计算机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计模型,其内涵在于:将程序中需要经常使用的核心资源先申请出来,放到一个池内,由程序自己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保证本程序占有的资源数量。经常使用的池技术包括内存池、线程池和连接池等,其中尤以内存池和线程池使用最多。内存池内存池(Memory Pool)是一种动态内存分配与管理技术。通常情况下习惯使用new/delete/mal
作者:MacroZheng摘要最近体验了一把Jetbrains出品的数据库管理工具DataGrip,发现SQL提示真的很全,写起SQL来特别顺手,各种数据库支持也很全。整理了下其用法和使用技巧,助大家码出更高质量的SQL。下载直接从Jetbrains的官网下载即可,下载地址:www.jetbrains.com/datagrip/ 外观配置有时候我们的电脑屏幕过大,需要调整下字体大小,要
Linux TOP命令 按内存占用排序和按CPU占用排序[日期:2011-03-19]     作者:Linux1:在命令行提示符执行top命令2:输入大写P,则结果按CPU占用降序排序。输入大写M,结果按内存占用降序排序。(注:大写P可以在capslock状态输入p,或者按Shift+p)另外:认识top的显示结果top命令的显示结果如下所示:top - 01:06
1. 概述2. 用法2.1 命令格式2.2 字段说明://Top显示字段终端输入:top显示如下: PID:进程号USER:用户PR:优先级NI:任务nice值VIRT:虚拟内存用量RES:物理内存用量SHR:共享内存用量S:进程状态    D= 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 运行    S= 睡眠   
 Linux系统中top命令是交互式命令,故脚本中执行时会卡住,不再执行下一个命令。解决办法是:top -n 1。 命令使用详解:1.简介 显示系统当前的进程和其他状况;top命令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它将显示系统中CPU最“敏感”的任务列表.该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内存使用和执行时间 对任务进行排序;而且该命令的很多特性都可以通过交互式命令或者在个人定制文件中
首先介绍top中一些字段的含义:VIRT:virtual memory usage 虚拟内存 1、进程“需要的”虚拟内存大小,包括进程使用的库、代码、数据等 2、假如进程申请100m的内存,但实际只使用了10m,那么它会增长100m,而不是实际的使用量RES:resident memory usage 常驻内存 1、进程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但不包括swap out 2、包含其他进程的共享 3、如果
转载 2024-06-02 07:09:53
222阅读
# Android Studio内存增加 Android Studio是一个非常强大的IDE,用于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然而,随着项目的增长,Android Studio可能会遇到内存不足的问题。这可能导致IDE的性能下降,并且可能会对开发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Android Studio的内存来提高其性能。 ## 什么是Android Studio的内存
原创 2023-11-10 07:32:10
33阅读
在Linux系统中,红帽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发行版。其中一个常用的命令是top,用于查看系统的运行状况。当系统负载过高时,我们通常会通过top命令来查看哪些进程占用了过多的资源。 在使用top命令时,我们经常会关注RES一列,它代表了进程正在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如果发现某个进程的RES值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系统崩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增加RES值。 一种常见的方
原创 2024-03-27 10:54:15
92阅读
性能分析之top(主要用来分析cpu,但是也有内存的信息)和vmstatCpu是按照核心来算的,例如8核32核,没有大小,所以我们是按照百分比来看CPU的参数概览下面是我自己理解的画出来的一张图,讲述了cpu、内存、硬盘、swap、buffers、cached的关系。top参数详解传送门%Cpu(s)和%cpu(top命令竟然还可以看主机有几核)在top基本视图中,按键盘数字“1”可以监控每个逻辑
转载 2024-03-25 10:41:30
240阅读
TopK问题是指从大量数据(源数据)中获取最大(或最小)的K个数据。TopK问题是个很常见的问题:例如学校要从全校学生中找到成绩最高的500名学生,再例如某搜索引擎要统计每天的100条搜索次数最多的关键词。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有很多: 方法一:对源数据中所有数据进行排序,取出前K个数据,就是TopK。但是当数据量很大时,只需要k个最大的数,整体排序很耗时,效率不高。方法二:
转载 2024-04-27 22:34:28
21阅读
top: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被广泛用于监视服务器的负载,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前言开发环境使用MAC后,经常使用活动监视器查看所有进程CPU、内存等。top命令的快捷键在MAC下的快捷键不生效。1.Linux topP键 按照cpu使用率排序 M键 按照内存使用率排序 /键 切换现实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键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键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
只有new才能创建对象没有只是声明map集合不能被遍历可以用他的keyset方法转set.数组结构:窄先进去最后出来,链表每一盒空间还有下一个元素的索引.Collection是对集合类的一个帮助类,为集合提供许多方法.什么是泛型?它提供编译期的类型安全,确保你只能把正确的类型的对象放入集合中,避免了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lo流:输出会创建文件,如果没有flush和close就会导致里面没有数据.输出
转载 2024-11-01 10:59:38
15阅读
# 项目方案:Android Top Memory 数据查看工具 ## 1. 简介 在 Android 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查看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以便进行性能优化和内存泄漏排查。本项目方案旨在开发一个 Android Top Memory 数据查看工具,通过获取 Android 系统中的进程信息和内存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优化。 #
原创 2023-10-17 12:54:50
8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