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树三大算法决策树构建的基本步骤如下:1.开始讲所有记录看作一个节点 2.遍历每个变量的每一种分割方式,找到最好的分割点 分成两个节点N1和N2 3.对N1和N2分别继续执行2-3步,直到每个节点足够“纯”为止。 [Source]概念回顾基尼值Gini(D):从数据集D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起类别标记不一致的概率,故,Gini(D)值越小,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参考地址:奥姆剃刀原理 “切勿浪费
载入数据import pandas as pd # Load data melbourne_file_path = '../input/melbourne-housing-snapshot/melb_data.csv' melbourne_data = pd.read_csv(melbourne_file_path) # Filter rows with missing price value
转载 2023-06-15 10:41:28
172阅读
官方文档地址:http://sklearn.apachecn.org/cn/0.19.0/modules/ensemble.html#id8分类:class sklearn.ensemble.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 criterion='gini',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min_sampl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它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机器学习算法,而是通过在数据上构建多个模型,集成所有模型的建模结果。基本上所有的机器学习领域都可以看到集成学习的身影,在现实中集成学习也有相当大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做市场营销模拟的建模,统计客户来源,保留和流失,也可用来预测疾病的风险和病患者的易感性。在现在的各种算法竞赛中,随机森林,梯度提
随机森林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机器学习集成算法之一。由于其简单灵活、不容易过拟合、准确率高的特性,随机森林在很多应用中都体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单棵决策树讲起,逐步解释了随机森林的工作原理,然后将随机森林预测应用于二级市场,介绍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智能选股策略。什么是随机森林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算法(Ensemble Learning),它属于Bagging类型,通过组合多个弱学习器(决策树),对弱学习
一.基本原理随机森林是以决策树为基础的一种更高级的算法,像决策树一样,随机森林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随机森林是用随机的方式构建的一个森林,而这个森林是有很多互不关联的决策树组成理论上,随机森林的表现一般要优于单一的决策树,因为随机森林的结果是通过多个决策树结果投票来决定最后的结果简单来说,随机森林中的每个决策树都有一个自己的结果,随机森林通过统计每个决策树的结果,选择投票数最多的结果作为自
本文从单棵决策树讲起,然后逐步解释了随机森林的工作原理,并使用sklearn中的随机森林对某个真实数据集进行预测。如今由于像Scikit-Learn这样的库的出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Python中实现数百种机器学习算法。它们是如此易用,以至于我们通常都不需要任何关于模型底层工作机制的知识就可以使用它们。虽然没必要了解所有细节,但了解某个机器学习模型大致是如何工作的仍然有帮助。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模型
随机森林目录预备知识随机森林随机森林的推广随机森林小结0. 预备知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简称RF)[Breiman, 2001a]是Bagging的一个扩展变体。随机森林在以决策树为基学习器构建Bagging集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基决策树的训练过程中引入了随机属性选择。要理解随机森林首先要了解一下两个内容:决策树集成算法-Bagging在前面的学习笔记中已经详细的学习过决策树和
文章目录1. 引入1.1 决策树1.2 随机森林1.3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决策树1.4 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极端梯度提升2. 代码实现2.1 决策树&随机森林&GBDT&XGBoost2.1.1 分类2.1.2 回归2.1.3 显示模型的特征重要性2.2 XGB
1.集成算法概述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它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机器学习算法,而是通 过在数据上构建多个模型,集成所有模型的建模结果。基本上所有的机器学习领域都可以看到集成学习的身影,在 现实中集成学习也有相当大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做市场营销模拟的建模,统计客户来源,保留和流失,也可用来预 测疾病的风险和病患者的易感性。在现在的各种算法竞赛中,随机森林
代码如下:#coding:utf-8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from skl
转载 2023-06-05 16:43:14
429阅读
主要从影响随机森林的参数入手调整随机森立的预测程度:Python 3.7.3 (default, Apr 24 2019, 15:29:51) [MSC v.1915 64 bit (AMD64)] Type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IPython 7.6.1 -- An enhanced Interacti
转载 2023-10-03 20:31:04
107阅读
from time import time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data =
以下是我的学习笔记,以及总结,如有错误之处请不吝赐教。基础概念:熵Entropy:是衡量纯度的一个标准,表达式可以写为: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熵变化的一个量,表达式可以写为:信息增益率Gain Ratio:信息增益的变化率,表达式可以写为:基尼系数Gini Index:Gini(D)越小,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具体表达式如下:实际上基尼指数、熵、分类误差率三者之间数学关系是统一的
转载 2024-08-10 17:17:53
167阅读
随机森林在大数据运用中非常的常见,它在预测和回归上相比于SVM,多元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多项式回归这些,有着比较好的鲁棒性。随机森林是一个用随机方式建立的,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其输出的类别是由各个树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优点:处理高纬度的数据,并且不用做特征选择,当然也可以使用随机森林做特征筛选。模型泛化能力强对不平衡数据集来说,可以平衡误差。对缺失值,异常值不敏感。缺点:当数据噪声比较大时,
在做项目时要用随机森林,查资料发现大多数都是用随机森林做分类,很少见到有回归的。虽然分类随机森林和回归随机森林代码实现相差不大,但是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如果有比较完整的代码直接学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随机森林我就不介绍了,其他地方介绍一搜一大堆。这篇文章关注的是如何用python实现回归随机森林。分为随机森林构建和随机森林预测两部分   &nbsp
文章目录1 集成模型简介1.1 Bagging算法简介1.2 Boosting算法简介加入方式2 随机森林模型基本原理3 使用sklearn实现随机森林模型4 案例:股票涨跌预测模型4.1 股票衍生变量生成4.1.1 获取股票基本数据4.1.2 生成简单衍生变量4.1.3 生成移动平均线指标MA值4.1.4 用TA-Lib库生成相对强弱指标RSI值4.1.5 用TA-Lib库生成动量指标MOM值
0 声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视频 '【2020机器学习全集】菜菜的sklearn完整版,价值4999元的最全机器学习sklearn全集,赶紧收藏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以及视频课件“https://pan.baidu.com/s/1Xl4o0PMA5ysUILeCKvm_2w,提取码:a967”。本文是一个学习笔记,不是一篇帮助新人入门的文章,其内容主要针对本人的薄弱环节,没有面面俱到,不一定
from random import seed,randrange,random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numpy as np # 导入csv文件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dataset = [] with open(filename, 'r') as fr: for l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股价预测 在股价预测领域,基于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的量化投资策略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介绍随机森林模型在股价预测领域的应用及拓展。 1 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的基分类器是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模型,由节点和有向边组成,因其外观看起来像一棵树,所以叫做决策树。其中,节点又分为根节点、内部节点、叶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