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的Qt版本是4.8.5,其他版本的过程类似,可通过此方法制定Qt开发、运行环境。 移植的步骤如下: 1、下载新版qt; 2、编译tslib; 3、编译qt; 4、配置编译后的qt,以便在主机上用qmake编译适用目标板的qt应用; 5、拷贝lib文件到目标板。 一、下载qt和tslib 比如要安装4.8.5版本,则
# 嵌入式ARM移植Python的科学探索 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以其简洁易读的特性而受到广泛欢迎。然而,随着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的兴起,很多开发者希望在嵌入式ARM平台上运行Python。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嵌入式ARM设备上移植Python,并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和状态图,便于理解。 ## 嵌入式ARM概述 嵌入式ARM是基于ARM架构的一种微处理器,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统称。 ARM嵌入式 外文名 Advanced RISC Machines 一类微处理器的统称 产    品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建立基本完整的ARM 工程,包含启动代码,C语言程序等;(2) 了解ARM启动过程,学会编写简单的C 语言程序和汇编启动代码并进行调试;(3) 掌握如何指定代码入口地址与入口点;(4) 掌握通过memory/register/watch/variable 窗口分析判断结果。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ADS1.2 集成开发环境三、实验内容使用汇编语言编写初始化程序,并引
首先要理解嵌入式系统移植的基本概念:软件的移植是系统开发中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嵌入式系统移植一般来说指的是引导程序、操作系统等和硬件关系比较密切的软件在一个新的硬件平台上运行起来的过程。 嵌入式系统移植分为以下几种:引导程序移植操作系统移植应用程序移植 引导程序移植1、引导程序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程序。通过这段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
转载 9月前
55阅读
一、交叉编译工具(编译出能在ARM平台上运行的程序)1)文件生成过程:①预处理:事先将“#”开头的文件加入进去②编译:C/C++ ----->汇编代码③汇编:汇编代码----->机器代码④连接:将生成的目标文件(OBJ)和系统的OBJ文件、库文件 连接起来2)编译器各个选项①arm-linux-gcc选项     -o  -S  -E
转载 2024-10-07 15:41:33
43阅读
一般C/C++的算法代码不适合直接移植嵌入式设备,需要做一些优化和处理。一方面是出于速度考虑,另一方面是针对嵌入式设备支持的语言特性差异进行修改,还有就是硬件上的考虑,比如就定点DSP而言,就需要将原来的浮点运算进行转化。近期博主在整理以往笔记,就将算法嵌入式移植这部分差分成两个章节,一是C代码优化部分,二是DSP代码移植部分,第一章节是语言层面的一般而言是适合所有嵌入式设备的,第二章节是和DS
Bootloader移植(上)Bootloader 介绍什么是BootloaderBootloader的特点Bootloader的操作模式常用bootloader介绍U-boot介绍U-boot命令介绍环境设置命令数据传输命令存储器访问命令加载运行命令U-boot的配置编译U-boot目录结构编译U-bootU-boot编译生成的映像文件U-boot镜像下载烧录 Bootloader 介绍什么是
嵌入式系统移植一、嵌入式系统一般定义 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广义上讲 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件系统都可称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定制 是根据市场需求对软硬件进行定制,实现性能的最大化通用嵌入式系统软件组成部分图一为无os嵌入式系统组成图 图二为有os嵌入式系统组成图嵌入式Linux内核结
首先明白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设备驱动层、操作系统层、中间层和应用软件层。嵌入式软件的移植分两类:    1.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2.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编写应该尽量做到“模块化”,“层次化” 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主要工作集中在: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设备驱动程序以及操作系统中与处理器密切相关的部分代码。 应用软件的移植通常含义是:将应
转载 2024-03-28 22:21:53
54阅读
一般来说nginx配置文件中对优化比较有作用的为以下几项: worker_processes 8;nginx进程数,建议按照cpu数目来指定,一般为它的倍数。 worker_cpu_affinity 00000001 00000010 00000100 00001000 00010000 00100000 01000000 10000000; 为每个进程分配cpu,上例中将8个进程分配到8个cpu
  用C编写可移植和可重用的软件正迅速成为嵌入式软件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可移植的C代码不是偶然发生的,它需要意图和深谋远虑。嵌入式开发人员可以遵循七个技巧来帮助确保他们的软件更适合移植。  技巧1——使用模块级API  定义一个模块级API对于C代码是否可移植至关重要。模块级API定义了模块做什么以及它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  技巧2——最小化模块耦合  移植代码时,没有什么比试图引入紧密耦合的
近期得空,也想抽出点时间梳理一下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为下一个阶段的自己做准备。写的不好,希望能勉励自己的同时也能对奋战在一线的嵌入式开发战友们有些许的帮助!很早以前在作为一个刚刚涉及嵌入式领域的我,嵌入式系统就是一个令我向往的东西,单单从一个做技术的人的角度出发,在学校的时候已经玩了两年的单片机,帮老师做项目,参加学校各种电子类的比赛。那会儿还都是一些围绕8位,16单片机做的方案。再后来有了A
1、环境说明  虚拟机上将Linux系统移植到S3C2440的TQ2440开发板上,软件平台为Ubuntu14.0下的交叉编译环境。2、任务流程1、虚拟机安装2、虚拟机上安装ubuntu系统3、建立交叉编译环境4、Uboot移植5、操作系统内核移植6、文件系统制做3、移植准备       首先在电脑上下载VMware,根据提示直接安装,然
2.eclipse编译带有opencv函数的工程。首先需要安装eclipse 环境,一般的步骤是安装JDK和CDT。这个具体的没有安装,电脑中已经安装完成了。下面就是eclipse的使用了,考虑用这个IDE的原因有三个:1.它可以自动生成makefile文件,对于我这个没接触过arm的菜菜鸟来说,马上写出了没有问题的makefile是需要有些困难的。2.可以在编译环境下配置自己需要的交叉编译器类型
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移植的步骤包括:1、准备好交叉编译环境在安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PC上安装对于平台的交叉编译器,并将交叉编译器加到环境变量中,如export PATH=$PATH:/opt /toolchain/rsdk-1.3.6-5281-EB-2.6.30-0.9.30/bin, 然后在终端界面里看交叉编译器版本,如敲mips-linux-gcc –v,显示版本
◆(在ubuntu中编译):安装依赖库: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manpages-dev pkg-config 安装libpng: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sudo wget sudo tar -xvzf libpng-1.2.18.tar.gzcd libpng-1.2.18sudo ./configure -
转载 2010-04-04 14:21:00
412阅读
2评论
目录STM32 Win10下搭建嵌入式ARM开发环境编译流程梳理交叉编译工具链使用Makefile创建工程Shell及下载调试配置shell下载调试VScode配置全流程演示STM32 Win10下搭建嵌入式ARM开发环境一个嵌入式应用的开发一般由如下几个环节构成:创建工程,将中间件、应用代码、驱动代码添加至工程中配置工程的编译选项,编译并连接,生成二进制目标码将PC通过仿真器与开发板连接,将二进
学习嵌入式开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嵌入式系统。简单来说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领域,具体如图所示:再来看一些具体实例。(1)工业控制方面,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将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8、16、32 位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应用中,网络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作为一个刚接触嵌入式的人来说,我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时间不是很长。从去年夏天暑假开始,我便留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团队选择的是天祥电子的TX-2440A ARM9嵌入式学习板(4.3寸屏)。         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是按照开发板带的资料进行自学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