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kafka消息队列在项目开发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大数据领域经常见到它的身影。spring集成了kafka方便我们使用,只要引入spring-kafka即可。问题描述有一天我们后台版本发布,虽然改动很大,但是大家还是自信满满,因为经过了好几轮测试验证都没有问题,但是很不幸,结果还是出现问题了,上线后发现kafka消费线程只拉取了一次就莫名其妙停止,重启后会重新拉,但是也就一次就停止(理论上消费
转载
2024-02-29 10:19:15
62阅读
由于 Kafka 的写性能非常高,因此项目经常会碰到 Kafka 消息队列拥堵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并发消费、批量消费的方法进行解决。SpringBoot - Kafka的集成与使用详解8(消费者3:并发、批量消费)1,批量消费(1)首先我们在项目 application.properties 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
转载
2023-06-19 15:50:03
1459阅读
点赞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Kafka 的批量消费。Kafka 是一个高吞吐量的分布式消息系统,而 Spring Boot 则是一个用于简化新 Spring 应用程序开发的框架。他们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接下来,将通过一系列明确的步骤和详尽的配置信息来讲解如何实现 Kafka 的批量消费。
## 环境准备
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软
# Spring Boot Kafka 批量消费指南
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消息队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Kafka 是一个流行的分布式流媒体平台,广泛应用于数据流处理和实时分析。在 Spring Boot 中集成 Kafka,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消费。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使用 Spring Boot 和 Kafka 实现批量消费消息,并提供示例代码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 什
目录1. 单记录消费listener.type=single1.1 单记录消费 - 自动确认1.2 单记录消费 - 手动确认2. 批量消费listener.type=batch2.1 批量消费 - 自动确认2.2 批量消费 - 手动确认3. 手动模式下的acknowledge和nack方法 Spring Kafka消费消息的模式分为2种模式(对应spring.kafka.listener.typ
转载
2023-08-30 10:48:50
981阅读
在下面的教程中,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Spring Kafka,Spring Boot和Maven设置批量监听器。我们从配置开始BatchListener。您可以选择配置BatchErrorHandler。我们还演示了如何设置批量大小消息的上限。当我们收到消息时,我们也有可能抓取单个消息的标头值。项目设置Spring Kafka:2.1.4.RELEASESpring Boot:2.0.0.RELEA
转载
2024-03-04 09:56:34
66阅读
spring boot整合Kafka批量消费、并发消费
转载
2021-09-22 17:17:52
6833阅读
Kafka消费者以消费者组(Consumer Group)的形式消费一个topic,发布到topic中的每个记录将传递到每个订阅消费者者组中的一个消费者实例。Consumer Group 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它们能够订阅相同的一组主题而互不干涉。生产环境中消费者在消费消息的时候若不考虑消费者的相关特性可能会出现重复消费的问题。在讨论重复消费之前,首先来看一下kafka中跟消费者有关的几个重要配
转载
2023-11-06 17:00:14
391阅读
@目录文章目的和缘由所谓单消息体非批量消费各种类说明和具体实现方式推荐最简单的consumer分析和目的实现和说明变体和说明简化变化文章目的和缘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使用了kafka,业务场景并不算太复杂,结合网络上一些帖子(绝大部分是互相重复的),简单快速的实现了。然而,在后续的观察中,发现里面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坑,于是又白嫖了一堆帖子(依旧是各种相互重复)进行了修复,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测试,
转载
2024-06-17 14:26:16
106阅读
话说,有这样一个场景,就是客户送不断发送消息,需要服务端异步处理。 一个一个的处理未免有些浪费资源,更好的方法是批量处理。 &n
转载
2024-03-26 10:16:09
477阅读
最近项目上用到了Kafka(作为数据源接入),这里将自己的实践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或针砭。 从网上查阅资料发现,基本上有2中与Kafka对接的方式:1.Spring-Kafka
2.调用Kafka API自己实现ConsumerClientSpring-Kafka的基本原理就是Spring自动轮询Poll数据,通过监听器MessageListener.onMessage()向用户自定义的
转载
2023-07-11 17:22:03
756阅读
kakfa是我们在项目开发中经常使用的消息中间件。由于它的写性能非常高,因此,经常会碰到读取Kafka消息队列时拥堵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有时我们不能直接清理整个topic,因为还有别的服务正在使用该topic。因此只能额外启动一个相同名称的consumer-group来加快消息消费(如果该topic只有一个分区,再启动一个新的消费者,没有作用)。官方文档在https://docs.spring
转载
2024-03-06 16:32:24
230阅读
问题分析导致kafka的重复消费问题原因在于,已经消费了数据,但是offset没来得及提交(比如Kafka没有或者不知道该数据已经被消费)。 总结以下场景导致Kakfa重复消费:原因1:强行kill线程,导致消费后的数据,offset没有提交(消费系统宕机、重启等)。原因2:设置offset为自动提交,关闭kafka时,如果在close之前,调用 consumer.unsubscribe() 则有
转载
2023-11-09 13:49:31
367阅读
springboot使用的是2.0.0版本,spring-kafka使用的是2.1.4版本,配置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此总结一下: 1. session-timeout连接超时时间,之前 配置的是3000(ms),一直报异常,堆栈信息提示 连接超时时间不能大于“某时间”,这里一直没弄懂“某时间”是指哪个时间,后改为6000(ms)(若有大佬知道的,欢迎骚扰!!!)。ps:忘记“ ”里的时间是什么
转载
2023-10-19 11:14:50
1029阅读
Kafka (一) .简介Kafka是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一个开源流处理平台,由Scala和Java编写。Kafka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在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一般 用于:系统解耦,异步通信,削峰填谷1.工作模式最多一次:消息的生产者把消息写入到队列,消费者去队列里面消费,确认消费完成后,消息队列删除主动删除队列数据,这类一般只允许被一个消费者消费,
转载
2024-02-13 09:35:18
151阅读
浅谈kafka1、什么是kafkakafka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他可以处理消费者模式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kafka的目的是通过Hadoop的并行加载机制来统一线上和离线的消息处理,也是为了通过集群来提供实时的消息举个例子:你家有一只鸡,每天可以下10个蛋,但是你每天只能吃5个鸡蛋,那么还有5个你没有东西放,就会丢失 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个篮子,那么多余的鸡蛋你就可以放进去。
转载
2024-02-26 17:09:35
166阅读
Spring-kafka配置参数详解,批量发送与批量消费消息配置文件消息批量发送消息批量消费配置类消息生产者调用生产者发送消息消息消费者 配置文件maven依赖<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kafka</groupId>
<artifactId>s
转载
2023-09-27 19:07:20
1452阅读
Apache Kafka与传统消息系统相比,有以下不同:它被设计为一个分布式系统,易于向外扩展;它同时为发布和订阅提供高吞吐量;它支持多订阅者,当失败时能自动平衡消费者;它将消息持久化到磁盘,因此可用于批量消费,例如ETL,以及实时应用程序。Kafka简介Kafka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系统。主要设计目标如下:以时间复杂度为O(1)的方式提供消息持久化能力,即使对TB级以上数据也能保
转载
2024-02-09 16:05:47
89阅读
消息确认的几种方式自动提交手动提交手动异步提交consumer. commitASync() //手动异步ack手动同步提交consumer. commitSync() //手动异步ack指定消费某个分区的消息消息的消费原理(0.8版本之前)之前Kafka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性能隐患就是利用ZK来记录各个Consumer Group的消费进度(offset)。当然JVM Client帮我们自动做了这
转载
2024-03-21 09:20:14
365阅读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要探讨“Spring Boot Kafka批量消费卡顿”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开发者在使用Kafka时都会遇到。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解这个问题。
### 问题背景
在一个大型电商平台上,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订单请求,这些请求通过Kafka进行异步处理。为了提高消费性能,我们选择了Kafka的批量消费模式,期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尽可能多的消息。然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