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调整: select name,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like '%sort%';   sorts(memory)表示内存排序量, sorts(disk)表示磁盘序量。  失败率 = sort(disks)/sorts(memory)&nbsp
转载 精选 2012-12-27 11:02:17
704阅读
码#include "lwsBuffer.h"#include <
原创 2021-07-23 16:21:39
1206阅读
环形缓冲设计分两种模式来源:微信公众号「编程学习基地」文章目录环形缓冲设计分两种模式模式一环形缓冲测试代码makefile编译文件运行结果应用场景和优缺点lwsBuffer.hlwsBuffer.cpp模式二环形缓冲测试代码makefile编译文件运行结果应用场景和优缺点lwsBuffer.hlwsBuffer.cpp模式一写入读取数据,不考虑读取数据的长
原创 2022-01-24 18:41:02
733阅读
# Java利用缓冲提升NIO性能 在Java中,缓冲(Buffer)是一个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它在NIO(New Input/Output)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使用缓冲,我们可以提升Java程序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的性能。 ## 什么是NIO? Java NIO 是一种替代标准I/O的API,它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输入输出操作方式。NIO支持非阻塞式I/O,允许一个线程处理多个
原创 2023-08-01 09:34:25
22阅读
    Mysql中的order by是高频操作,并且对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如果想要对排序有比较深的认知,并且对关键耗时排序进行优化,那么首先需要Mysql内部对于排序操作的实现原理。 在此之前需要对排序算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排序算法种类非常多,但是项目工程中常用的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Mysql中也使用到了这两种排序方式,项目详解。可
简介:JVM内存模型之⽅法1.是什么?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什么是类信息:类版本号、⽅法、接⼝2.为什么?内存中存放类信息、静态变量等数据,属于线程共享的⼀块区域Hotspot使⽤永久代来实现⽅法 JRockit、IBM J9VM Java堆⼀样管理这部分内存3.特点并⾮数据进⼊了⽅法...
# SQL Server 2019 分区表性能优化指南 在大型数据管理中,分区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查询性能和管理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SQL Server 2019 中实现和优化分区表的性能。本文将通过表格、代码示例和关系图的方式,逐步指导您完成这一过程。 ## 流程概述 下面是实现 SQL Server 2019 分区表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181阅读
简介:JVM内存模型之⽅法1.是什么?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什么是类信息:类版本号、⽅法、接⼝2.为什么?内存中存放类信息、静态变量等数据,属于线程共享的⼀块区域Hotspot使⽤永久代来实现⽅法 JRockit、IBM J9VM Java堆⼀样管理这部分内存3.特点并⾮数据进⼊了⽅法...
在NIO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缓冲(Buffer)、通道(Channel)、选择器(Selector)。缓冲Buffer缓 冲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更直接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NIO库中,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处理的。在读取数据时,它是直接读到缓冲中的; 在写入数据时,它也是写入到缓冲中的;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都是将它放到缓冲中。而在面向流I/O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是直
内存区域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2、堆(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3、全局(静态)(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
一、保留 &#160; 没有被PIN住大对象的加载、老化将会使共享池产生碎片,Oracle想了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它专门在共享池开辟一块区域,所有大小超过4400字节的对象,将在此专门开辟的区域中分配空间,这块区域被称为保留。这样,让大对象和小对象分开存储,可以减少大对象的加载、老化以大量小对象产生的影响,并且可以减少小对象区域内的内存碎片。而且Oracle针对保留设计了专门的内存管理算法,使得大对象可以更快速的加载。
原创 2012-05-06 12:08:10
8451阅读
3点赞
2评论
文章目录Pre从对象在Eden区分配开始讲起高并发场景下导致ygc后存活对象太多什么时候会发生堆内存的溢出?Case DemoReview 堆内存溢出的一个典型场景模拟Code小结Pre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了Metaspace和栈内存两块内存区域发生内存溢出的原理,同时给出了一些较为常见的引发他们内存溢出的场景,一般只要代码上注意一些,不太容易引发那两块区域的内存溢出。重点要来了,真正最容易引发内存溢出的,说白了就是平时我们系统创建出来的对象实在是太多了,最终就导致了系统的内存溢出!从对象在
原创 2021-05-31 15:55:37
219阅读
文章目录1. 数据模型相关1.1 Partition 分区表1.2 Bucket 桶表2. 场景优化2.1 全排序2.2 笛卡尔积2.3 EXISTS/IN子查询2.4 Multi-group by3. 配置相关4. 数据倾斜问题4.1 空值导致的数据倾斜4.2 不同数据类型关联导致的数据倾斜4.3 大表关联导致的数据倾斜Reference Hive针对的应用场景是OLAP,通常对大数据集进行
转载 2023-08-16 14:30:50
75阅读
在Python中使用异步Socket编程性能测试发布于 2014-09-04 21:25:03Python编程语言Python 是一种面向对象、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底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Python语法简洁而清晰,具有丰富和强大的类库。它常被昵称为胶水语言,它能够把用其他语言制作的各种模块(尤其是C/C++)很轻松地联结在一起
  作者:Dell PowerEdge高级产品经理Armando Acosta   &ldquo;甜&rdquo;是一个美国的运动术语,指棒球球棒或网球拍上能产生最强力量的区域,当球击中该区域时,运动员的成绩最好。所有HPC用户也均力图使其计算集群发挥&ldquo;甜&rdquo;的性能,从而产生最佳效果。   为什么?因为最佳的运算效果有助于更快地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如:
原创 2012-03-15 10:35:06
929阅读
2点赞
2评论
近日,我们开发发现有一台配置相同的服务器跑的特别慢,相同数据量的情况下,其他服务器只要跑10分钟,这台服务器要跑50分钟,经确认,所有的应用层配置参数都相同。上去之后,发现该服务器swap使用比较多,大概有8-10G左右(配置了32G,1:1),该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内存使用量(PSS)和其他服务器差
原创 2021-07-19 17:14:53
751阅读
进入WEB基础相关吧:1.socket  socket: 套接字,这个名字很诡异,反正记住就完事了,别去纠结.  a.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import socket,socket.socket()中默认为流式套接字,对应传输协议为TCP,优点一堆: 面向连接,可靠,无差错,无重复送,并按顺序接收.    缺点就是粘包.  b.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转载 2024-02-26 19:20:52
69阅读
磁盘上的数据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大致可分为5部分:MBR、DBR、FAT、DIR和DATA。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 (1)MBR(主引导扇区)        MBR(Main Boot Record),按其字面上的理解即为主引导记录,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不过,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MBR只占用了其
转载 精选 2012-01-21 15:14:00
1036阅读
       磁盘上的数据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大致可分为5部分:MBR、DBR、FAT、DIR和DATA。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1)MBR(主引导扇区)         MBR(Main Boot Record),按其字面上的理解即为主引导记录,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不过,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MBR只占用了其中的446个字节(偏移0--偏移1BDH),另外的
转载 2014-08-28 11:58:00
325阅读
2评论
文章目录程序运行前代码全局程序运行后栈代码: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全局: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以及常量栈: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等堆: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由操作系统回收程序运行前在程序编译生成了exe可执行程序,未执行该程序前分为两个区域:代码存放CPU执行的机器指令。代码是共享的,共享的目的是对于频繁被执行的程序,只需要在内存中有一份代码即可。代码是只读的,使其只读的原因是防止程序意外地
C/C
原创 2021-06-03 16:49:38
266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