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工作原理/MSTP案例分析一、 STP概述(作用):逻辑上断开环路,防止广播风暴的产生 ,当线路故障阻塞接口被激活,恢复通信,起到备份线路的作用。二、STP工作原理确定交换机角色:根交换机———在一个VLAN中,有且只有一个根交换机。2.非根交换机——除了跟交换机意外,其他交换机都是非根交换机。确定原则:各交换机之前的相互比较:BID(Birdge ID)优先级 MAC2字节 6字节首先比较
获取日志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使用logalong日志文件和btsnoop文件,使用硬件可以获取air log,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用logalong获取的btsnoop文件。我们使用的是Frontline公司的Viewer工具。获取的日志文件可以从下面的连接进行下载。打开以后,界面如下。这是一个耳机和手机使用BLE连接的过程的日志。右边显示的是ATT的每一个包,左边显示的是每
转载
2024-08-01 19:13:02
330阅读
使用
VLAN
设计局域网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使用VLAN设计局域网的特点
通过使用
VLAN
构建局域网,用户能够不受物理链路的限制而自由地分割广播域。
转载
2024-08-15 10:31:42
19阅读
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传输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具有多种格式,常用的信息格式包括帧、数据包、数据报、段、消息、元素和数据单元。信息交换发生在对等OSI层之间,在源端机中每一层把控制信息附加到数据中,而目的机器的每一层则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从数据中移去控制信息,下面是各信息单元的说明: 数据帧(Frame):是一种信息单位,它的起始点和目的点都是数据链路层。数据包(Packet):也是一种信息单位,它
转载
2024-06-14 12:54:22
122阅读
“包”(Packet)是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一般也称“数据包”。
TCP/IP协议是工作在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上的,而帧是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一层的内容由下一层的内容来传输,所以在局域网中,“包”是包含在“帧”里的。
一个形象一些的例子对数据包的概念加以说明:我们在邮局邮寄产品时,虽然产品本身带有自己的包装盒,但是在邮寄的[1]时候只用产品原
转载
2009-06-26 10:59:08
739阅读
请求头 首先看一个例子: POST /api/v1/direct_v2/create_group_thread/ HTTP/1.1U...
原创
2022-07-20 17:15:25
110阅读
nBox Recorder是一个网络流量磁盘记录器应用程序。使用nBox Recorder,您可以从实时网络接口以千兆位速率捕获全尺寸的网络数据包,并将其写入文件中。它的设计和开发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网络安全系统都依赖于捕获所有数据包(标头和有效负载),因为任何数据包都可能导致了攻击或可能包含了我们试图查找的问题。nBox Recorder使用行业标准的PCAP文件格式将数据包转储到文件中,
原创
2021-07-14 16:15:41
2401阅读
【摘要】Pandas是一个基于numpy的python数据分析包。它最初于2008年4月由AQR capital management开发,那么你知道pandas是什么吗?这可以python最重要的数据包,这些内容也许对python学习有帮助,毕竟实践出真知,所以你知道pandas是什么吗?这可以python最重要的数据包。一、你知道pandas是什么吗——pandas的简述Pandas是一个基于
转载
2024-03-03 10:02:11
80阅读
1.无法访问Internet问题场景 用户不能访问Internet。已经确认该用户可以访问所有内网资源,包括其他工作站上的所有内容,以及运行在本地服务器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先ping网关,看能不能通,能通再ping 8.8.8.8,访问外网,8.8.8.8到不了
能ping通8.8.8.8就和dns没有什么关系了
再抓包,清一色的query查询,没有回应
前面3个ARP的作用是什么?
确认这个ip
启动时检查Dubbo 缺省会在启动时检查依赖的服务是否可用,不可用时会抛出异常,阻止 Spring 初始化完成,以便上线时,能及早发现问题,默认 check="true"。可以通过 check="false" 关闭检查,比如,测试时,有些服务不关心,或者出现了循环依赖,必须有一方先启动。另外,如果你的 Spring 容器是懒加载的,或者通过 API 编程延迟引用服务,请关闭 check,否则服务临
最近开发Httpserver直播推流服务,在本机测试http收发包功能,需要抓取回环报文分析,但是wireshark抓包工具默认不会抓取回环地址(127.0.0.1)的包,很郁闷。幸得高人指点,使用RawCap,可以很轻松的抓取本机回环地址报文。如何获取RawCap?可以直接登录RawCap官网,右上角点击下载,文件很小,只有48kb左右。如何抓包?下载完成后,双击打开,部分pc安装了杀毒软件可能
转载
2024-05-08 20:50:19
88阅读
# 如何使用Python判断数据包由哪个端口接收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教导新手是我们的责任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来判断数据包是由哪个端口接收的。
## 流程图
以下是整个判断数据包端口接收的流程图:
```mermaid
pie
title 数据包端口接收判断流程
"接收数据包" : 100%
"解析数据包" : 80%
"判
原创
2024-06-23 04:43:00
44阅读
IP数据包格式 网络层的功能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连接不同的媒介类型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 版本号(4BIT)IP:指协议版本,且通讯双方版本必须一致,目前我们使用IP v4,表示为0100版本长度(4):IP包包头长度 优先级与服务类型(8)该字段为了表示数据包优先级和服务类型。通过再数据包中划分
一 定义 数据包分析通常也被称为数据包嗅探或协议分析,指的是捕获和解释网络上在线传输数据的过程通常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二 数据包嗅探器工作原理 数据包嗅探过程涉及到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协作.可以分为3个步骤: 一:收集.数据包嗅探器从网络线缆上收集原始二进制数据.通常情况下,通过将选定的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来完成抓包.在这
转载
2023-09-23 23:59:15
480阅读
数据包
每个分层中,都会对发送的数据封装一个首部,首部包含必要的信息,地址信息和协议信息
数据包首部
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协议所要用到的首部,另一部分是上一层传过来的数据。首部的结构由协议的具体规范详细定义。在数据包的首部,明确标明了协议应该如何读取数据。反过来说,看到首部,也就能够了解该协议必要的信息以及所要处理的数据。包首部就像协议的脸。
数据处理过程
假如a向b发送
转载
2024-04-03 00:05:27
57阅读
Python数据分析最常用的包是numpy和pandas
下面我们先从一维数据开始了解两个包的运用:一维数据Numpy》》Arrary
Pandas》》Series
一维数据分析:Numpy
#导入numpy数据包
import numpy as np
#定义,数组用array(),参数传入用列表【】
a=np.array([2,3,4,5])
#查询
a[3]
5
#切片访问:获取指定序号范围的
转载
2024-05-04 10:06:50
94阅读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HTTP_HOST} ^(www\.)?sochiba\.com$
RewriteCond %{REQUEST_URI} !^/blog/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Rule ^(.*)$ /b
捕获软件:wireshark需要软件:wireshark-1.0.8-1.el5_3.1wireshark-gnome-1.0.8-1.el5_3.1(此软件不装不能启动图形界面)此软件在Linux中最大遗憾就是鸟语,所以,只需要记住基本操作就可以老。讲多老还不是记不住这是软件主界面,看不懂不要紧,接到看下头 点击这个图标,打开 捕捉选项对话框Interface指定捕捉的接口(就是网卡),一次只能
原创
2009-09-24 23:11:08
1043阅读
【实验代码】// sendpacket.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include "stdafx.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include <pcap.h>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pcap_t *fp;pcap_if_t *d;pcap_if_t
原创
2016-11-16 15:52:06
863阅读
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等领域。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包是网络通信中的基本单位,通过数据包的传输,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就是红帽(Red Hat),它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Linux系统。
红帽操作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一种商业操作系统,以其稳定
原创
2024-02-22 09:38:51
1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