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频压缩技术1、分析 音频采样 占用的 带宽 和 空间2、音频 压缩技术3、人耳听觉 " 掩蔽效应 "二、频谱掩蔽效应1、频谱 " 掩蔽
掩蔽效应是使一个声音A能被感知的阈值因另一个声音B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其中声音B为掩蔽声,声音A为被掩蔽声。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被感知的阈值,个人理解就是某个声音能被人耳感知到的最低声压级。以纯音对纯音的掩蔽为例(如下图所示),通过可听阈曲线可以清楚的发现,在没有掩蔽声的情况下,人耳可听到声音A、声音B及声音C的最低声压级为a、b和c。而当掩蔽声出现后,此时人耳可听到声音A、声音B及声音C的最低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 人耳的掩蔽效应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被掩蔽音单独存在时的听阈分贝值,或者说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称为绝对闻阈。实验表明,3kHz—5kHz绝对闻阈值最小,即人耳对它的微弱声音最敏感;而在低频和高频区绝对闻阈
1.掩蔽效应掩蔽效应是使一个声音A能被感知的阈值因另一个声音B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其中声音B为掩蔽声,声音A为被掩蔽声。        1.1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同时出现:(纯音讨论)        在没有掩蔽声的情况下,人耳可听到声音A、声音
转载 2023-12-21 13:22:41
53阅读
一、简介人耳能够在寂静的环境中分辨出轻微的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里,这些轻微的声音就会被杂音所淹没。这种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得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现象就称为掩蔽效应。第一个声音称为掩蔽声,第二个声音称为被掩蔽声,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数量称为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发生时,一般以不同性质的声音作为掩蔽声,比如纯音、复音、噪声等。研究还发现,当掩蔽声和被掩蔽声不同时到达时,也会发生掩蔽,这种掩蔽现象称为非同时掩蔽掩蔽声作用在被掩蔽声之前所发生的掩蔽,称为前掩蔽掩蔽声作用在被掩蔽声之后所发生的掩蔽,称为后掩
原创 2021-08-20 16:43:51
297阅读
一、简介人耳能够在寂静的环境中分辨出轻微的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
一、简介人耳能够在寂静的环境中分辨出轻微的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里,这些轻微的声音就会被杂音所淹没。这种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得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现象就称为掩蔽效应。第一个声音称为掩蔽声,第二个声音称为被掩蔽声,第二个声音听阈提高的数量称为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发生时,一般以不同性质的声音作为掩蔽声,比如纯音、复音、噪声等。研究还发现,当掩蔽声和被掩蔽声不同时到达时,也会发生掩蔽,这种掩蔽现象称为非同时掩蔽掩蔽声作用在被掩蔽声之前所发生的掩蔽,称为前掩蔽掩蔽声作用在被掩蔽声之后所发生的掩蔽,称为后掩
原创 2021-08-13 09:11:47
119阅读
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从字面理解时域就是时间区域或者说时间范围,频域就是频率区域或者说频率范围。某个信号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就是这个信号量的时域特性。信号的时域特性可以用时间波形显示。时域函数可以转换为频域函数,频域特性则是时域的积分变换。信号反射(Reflection)     电信号波沿传输线向前传输遇到不连续机构时部分反弹回来,其传输方向与入射方向相反,这
时域高通滤波算法(THPF)今天介绍一下图像非均匀校正中的场景校正算法-时域高通滤波算法(Temporal High Pass Filtering, THPF)以及它后续的各种改进版本。空域和频域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介绍过一些了,时域还没有。图像是二维空间域上的像素,随着时间的延续,每秒25、30、60帧,就成了视频,针对视频进行图像处理,就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时间维度,图像帧与帧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结合
1、什么是频域空间? 时域与频域 在图像处理中,时域可以理解为空间域,处理对象为图像平面本身;频域就是频率域,是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特性时用到的一种坐标系;自变量是频率,即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频谱图;频谱图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及频率与该频率信号幅度的关系;2、常用的基本概念 滤波 时域滤波这类方法直接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卷积处理;频域滤波是变换域滤波的一种它是指将图像进
文章目录时域和频域1. 概述2.(时域)波形和频域:用几张对比图来区分2.1 时域和频域2.2 区分:时频谱图(语谱图) 傅里叶变换的典型用途是将信号分解成频率谱——显示与频率对应的幅值大小 。时域和频域1. 概述(1)什么是信号的时域和频域? 时域和频域是信号的基本性质,用来分析信号的 不同角度 称为 域 ,一般来说,时域的表示较为形象与直观,频域分析则更为简练,剖析问题更为深刻和方便。目前,
关于语音的一些基础知识关于语音的一些基础知识时域与频域傅里叶级数1. 正弦波2. 正弦波的叠加3. 时域和频域的关系4.相位谱傅里叶变换 关于语音的一些基础知识时域与频域时域(时间域):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信号在不同时刻的取值(即振幅,振幅会随着时间变化)。频域(频率域):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在该频率下信号的幅度(只显示峰值振幅)。所以频谱也叫振幅谱。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级数说:任何周期函数都可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函数在空间域和频率的变换,从空间域到频率域的变换是傅里叶变换,而从频率域到空间域的转换叫做傅里叶的反变换时域和频域:1、频域是指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分析时,分析其和频率有关的部分,而不是和时间有关的部分,和时域相对2、时域是描述数学函数或者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在研究时域的信号时,常用示波器将信号转换为其时域的波形3、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域
连续的确定性信号是可用时域上连续的确定性函数描述的信号,是一类在描述、分析上最简单的信号,同时又是其他信号分析的基础。通常一个信号是时间的函数,在时间域内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分析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一、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用一个时间函数或一条曲线来表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称为连续信号的时域描述。在多种多样的连续确定性信号中,有一些信号可以用常见的基本函数表示,如正弦函数、指数函数、阶跃函数等,这
以下部分文字资料整合于网络,本文仅供自己学习用!这是一幅很绝的一维傅里叶变换动态图一,读懂傅里叶变换一个信号能表示成傅里叶级数的形式是有条件的,首先它必须是周期信号,第二必须是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周期信号。1,关于两大域:时域与频域 (1),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指在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分析时, 分析其和频率有关部份,而不是和时间有关的部份,和时域一词相对。(2),时域是描述数学函数
时域与频域视频处理归根到底还是得对图像进行处理,常见的图像处理可以大致分为时域上处理和频域上处理,为此,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时域,什么是频域时域是真实世界,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域,自变量是时间,即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的变化,其动态信号x(t)是描述信号在不同时刻取值的函数;频域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它不是真实的,仅仅是一个数学构造,自变量是频率,即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频谱图。
 一、FFT是离散傅立叶变换     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就可以做FFT变换了。N个采样点,经过FFT之后,就可以得到N个点的FFT结果。为了方便进行FFT运算,通常N取2的整数次方。     假设采样频率为Fs,信号频率F,采样点数为N。那么FFT之后结果就是一个为N点的复数。每一个点就对应着一个频率点。这个点的模值,就是该频率值下的幅
1.最简单的解释频域就是频率域,平常我们用的是时域,是和时间有关的,这里只和频率有关,是时间域的倒数。时域中,X轴是时间,频域中是频率。频域分析就是分析它的频率特性!2. 图像处理中:  空间域,频域,变换域,压缩域等概念!只是说要将图像变换到另一种域中,然后有利于进行处理和计算比如说:图像经过一定的变换(Fourier变换,离散yuxua DCT 变换),图像的频谱函数统计特性:图像的
   两张张图让你明白时域, 频域和傅里叶变换  时域频域 编辑 讨论时域和频域是信号的基本性质,这样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分析信号,每种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不一定是最明显的方式,用来分析信号的不同角度称为域。时域频域可清楚反应信号与互连线之间的相互影响。中文名时域频域性   &nbs
转载 2024-01-29 12:09:32
112阅读
本节介绍时域分析法、典型输入信号、常用性能指标 本节介绍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和动态性能指标 文章目录概述时域法时间响应四个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五个常用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单位阶跃响应其他典型响应例题 概述以下讲解,均针对线性系统。时域时域法,即时域分析法(也称时间响应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所谓时域就是信号都是时间t的函数。 在时域进行分析,即以时间为独立变量,对系统施加某一典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