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器技术1.1 容器技术的历史1、在最开始,所有服务都时直接部署在物理机上的,具有如下缺点:部署非常慢成本非常高资源浪费难于迁移和扩展可能会被限定硬件厂商2、之后出现虚拟化技术,虚拟机通过Hypervisor层实现资源的调度一个物理机可以部署多个app每个app运行在一个虚拟机里面虚拟化的优点:资源池:一个物理机的资源分配到了不同的虚拟机里很容器扩展:容器增加物理机和虚拟机很容易云
转载 2024-02-02 13:15:04
35阅读
# Docker 修改 Redis 配置后重启容器 在开发和部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 Docker 来管理和运行应用程序。对于一些常用的服务,比如 Redis,我们可能需要修改其配置文件,然后重启容器使配置生效。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Docker 中修改 Redis 配置并重启容器。 ## Docker 简介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可以让开发者打包应用程序和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
原创 2024-06-14 06:17:10
150阅读
Nacos 提供用于存储配置和其他元数据的 key/value 存储,为分布式系统中的外部化配置提供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支持。使用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 Config,您可以在 Nacos Server 集中管理你 Spring Cloud 应用的外部属性配置。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 ConfigConfig Server 和 Cl
Redis 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下,文件名为 redis.conf(Windows 名为 redis.windows.conf)。你可以通过 CONFIG 命令查看或设置配置项。语法Redis CONFIG 命令格式如下:​​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CONFIG_SETTING_NAME​​
转载 2020-12-03 14:48:45
176阅读
 https://stor.51cto.com/art/201909/602812.htm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配置这两个参数,有两种方式进行配置,以下截图全部使用了redis -5.0.5版本 :方式一:通过配置redis.conf文件进行配置。通过修改redis .conf文件之后重启redis服务 , 配置即可生效 。方式二:通过CONFIG命令进行动态配置配置查询时间超过1毫秒的
转载 2024-02-09 18:32:51
102阅读
【0】命令配置【0.1】实例配置 config get/set item valueconfig rewrite :#这条命令,会修改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值,避免我们还要手动去修改redis配置文件#获取所有配置值 config get *最佳实践:修改实例密码,并把新密码同步到配置文件中去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456 config rewrite #这条命令,会修改配置
转载 2023-07-06 21:49:37
238阅读
Redis 配置Redis 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下,文件名为 redis.conf。你可以通过 CONFIG 命令查看或设置配置项。语法3>Redis CONFIG 命令格式如下:1.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CONFIG_SETTING_NAME实例1.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转载 2023-06-20 17:30:03
712阅读
redis的使用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急需修改redis的配置,比如在业务运行的情况下,内存不够怎么办,这时要么赶紧删除无用的内存,要么扩展内存。如果有无用的内容可删除那么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如果内容都是重要的,那只能选择扩展内存。说到扩展内存,redi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命令。CONFIG SET CONFIG SET parameter value CONFIG SET 命令可以动态地调整 R
转载 2023-06-08 14:38:38
275阅读
1. Redis的配置文件位于Redis安装目录下, 文件名为redis.conf(Windows名为redis.windows.conf)。2. 你可以通过config命令查看或设置配置项。3. 使用*号获取所有配置项: config get *4. redis.conf配置项说明配置项说明daemonize yes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 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 使用yes启用
转载 2023-05-25 17:17:35
326阅读
redis的安装目录下面新建文本文档,写入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重命名为start.bat,每次双击这个批处理文件即可
转载 2023-05-25 10:00:42
103阅读
redis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所有参数的设定都是通过缺省或指定的配置文件获取,在这些参数中有些在服务器启动后是无法修改的,但是有些参数则可以通过redis提供的config get和config set实时地获取和修改。我们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执行“config get *”这个命令查看参数。我们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执行“config set”这个命令来实时修改参数。但是,用“config set”修改之后
转载 2023-06-16 16:07:27
74阅读
Redis.config大小写不敏感# Redis configuration file example. # # Note that in order to read the configuration file, Redis must be # started with the file path as first argument: # # ./redis-server /path/to/r
转载 2024-07-23 19:22:48
19阅读
1 Redis 数据备份与恢复Redis SAVE 命令用于创建当前数据库的备份。该命令将在 redis 安装目录中创建dump.rdb文件。如果需要恢复数据,只需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redis 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获取 redis 目录可以使用 CONFIG 命令,如下所示:redis 127.0.0.1:6379> CON
转载 2023-12-14 14:42:32
137阅读
1.配置文件unit 单位对大小写不敏感2.包含其他配置文件  网络bind 127.0.0.1 -::1  #绑定的IPprotected-mode yes #保护模式port 6379  #端口设置通用配置daemonize yes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 默认是no 需要手动开启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转载 2024-09-22 11:17:47
77阅读
1.Redis 数据备份与恢复2.Redis 安全3.Redis 性能测试4.Redis 客户端连接5.Redis 管道技术6.Redis 分区  1.Redis 数据备份与恢复Redis SAVE 命令用于创建当前数据库的备份。语法redis Save 命令基本语法如下:redis 127.0.0.1:6379> SAVE实例redis 127.0.
转载 2023-09-09 07:54:03
133阅读
python测试修改redis配置
原创 2018-08-02 17:39:33
1438阅读
# Redis配置解密:畅游内存数据库的钥匙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分析等场景。为了充分发挥Redis的性能,掌握其配置文件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Redis的基本配置,并提供代码示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Redis的内部工作。 ## Redis配置文件概述 Redis的配置文件通常是`redis.conf`,这个文件包含了Redis
原创 8月前
23阅读
# Redis配置设置与优化 ## 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数据库,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和功能,并且非常适合用于缓存和消息队列等场景。为了更好地发挥Redis的性能,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配置和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置Redis的配置参数,以及一些常见的优化技巧。我们将通过代码示例和图示来说明这些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edis。 ## Redis配置参数
原创 2024-03-14 04:41:36
37阅读
# 如何实现Redis config目录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会教你如何实现Redis config目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实现的流程,然后逐步进行操作。 ## 实现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config目录 | | 2 | 将Redis配置文件移动至config目录 | | 3 | 修改Redis配置文件路径 | ## 操作步
原创 2024-03-20 04:54:36
34阅读
# 如何实现 Redis 配置刷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 Redis 配置刷新。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讲解: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连接 Redis) B --> C(刷新配置) C --> D(关闭连接) D --> E(结束) ``` ## 步骤解析 1. 连接 R
原创 2023-12-25 04:52:24
4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