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 底层通讯实现指南 ## 1. 介绍 在Android开发中,底层通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本文将教会刚入行的开发者如何实现Android底层通讯。 ## 2. 流程图 以下是实现Android底层通讯的整体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设置权限) --> B(创建Socket) B -
原创 2023-08-31 09:52:30
54阅读
在现代软件架构中,通讯协议底层架构的设计和实现至关重要。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通信,依赖于底层协议的规范与实现。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从背景描述到技术原理,再到架构解析和源码分析,最后进行扩展讨论,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和实践指导。 ## 背景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设备与服务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协议底层架构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这里可以用四象限图来展示通讯协议
前言我们都知道进行Android 开发的时候,跳转到Activity和Fragment的时候,传递对象是通过Intent或者bundle 进行传递。当这个对象没有实现序列化的时候 当你通过Inetnt传递的时候会报红,系统会提示你将这个对象实现序列化。不同 Activity 之间传输数据可以通过 Intent 对象的 putExtra 方法传递,对于 java 的八大基本数据类型(char int
总结了一下底层通信和上层网络的架构。首先,我们可以将网络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 链路层和物理层五层模型。应用层:用户到用户的通信。比如,一个无人机想要另外一个无人机的某一项功能,该无人机就会作为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该请求传遍网络(骨干网,路由等中继节点组成),到达目的无人机,目的无人机作为服务端发回一个回复信号,完成用户与用户通信。 传输层:进程到进程通信。例如,发送无人机端有一些通
KafkaKafka是最初由Linkedin公司开发,是一个分布式、支持分区的(partition)、多副本的(replica),基于zookeeper协调的分布式消息系统,它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实时的处理大量数据以满足各种需求场景:比如基于hadoop的批处理系统、低延迟的实时系统、storm/Spark流式处理引擎,web/nginx日志、访问日志,消息服务等等,用scala语言编写,Link
在Android中,开发者可以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NDK使用C/C++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也可使用SL4A来使用其他各种脚本语言进行编程(如:python、lua、tcl、php等等),还有其他诸如:Qt(qt for android)、Mono(mono for android)等一些著名编程框架也开始支持Android编程,甚至通过MonoDroid,开发
1 基本概念1.1 常见考点1、Redis 为何这么快?1)基于内存;2)单线程减少上下文切换,同时保证原子性;3)IO多路复用;4)高级数据结构(如 SDS、Hash以及跳表等)。2、为何使用单线程?官方答案因为 Redis 是基于内存的操作,CPU 不会成为 Redis 的瓶颈,而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的大小或者网络带宽。既然单线程容易实现,而且 CPU 不会成为瓶颈,那就顺理成章地采用单线程的方
转载 2023-09-19 19:23:25
118阅读
前言Redis 数据库里面的每个键值对(key-value)都是由对象(object)组成的:数据库键总是一个字符串对象数据库的值则可以是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哈希对象、集合对象、有序集合对象这五种对象中的其中一种这篇博客要讨论的主要是这五种对象所使用的底层数据结构Redis底层数据结构有以下数据类型:简单动态字符串链表字典跳跃表整数集合压缩列表一、简单动态字符串Redis构建了一种名为简单动态字
这一篇主要解析Redis的一些基本命令。 Redis的存储的六种数据结构String字符串类型List双向链表Hash散列Set集合ZSet有序集合HyperLogLog基数Redis数据结构—-字符串字符串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将以一个键和一个值存储于Redis内部,犹如Java中的Map结构,通过Redis的键找到值。Redis字符串数据结构操作命令如下:1.set key
转载 2023-08-11 10:31:16
76阅读
对象在前面的数个章节里, 我们陆续介绍了 Redis 用到的所有主要数据结构, 比如简单动态字符串(SDS)、双端链表、字典、压缩列表、整数集合, 等等。Redis 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些数据结构来实现键值对数据库, 而是 基于这些数据结构创建了一个对象系统 , 这个系统包含 字符串对象 、 列表对象 、 哈希对象 、&n
转载 2023-07-13 14:46:27
76阅读
感觉平时面试的时候,经常被问到MySQL的底层数据结构。那么,Redis底层原理是什么呢?Redis有很多种数据结构,每种数据结构的底层原理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十分高效,本文对此进行总结!!! 1. 概述Redis存储是以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存储的,key是String类型的,而value的类型比较多,有String、Hash、List、Set、ZSet五种基本的类型,还有Bi
转载 2023-07-07 15:23:15
64阅读
前言最近看了相关的Redis设计核心相关的书籍,对Redis有了一些小的认识,然后自己也做一些产出加深映象,我会从几个方面去总结Redis设计的核心内容:Redis底层数据结构总结、Redis高性能由哪些基础支撑、Redis应用场景、那些有趣的功能。概述 本篇主要内容是Redis底层数据结构总结。Redis供用户直接使用的数据结构有String、List、Set、Zset、Hash等结构
一、redisObject在redis中基本的结构对象我们称之为RedisObject,其源码如下: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 unsigned type:4; unsigned encoding:4; unsigned lru:LRU_BITS; int refcount; void *ptr; } robj;其中:type:表示值的数据类型。encoding:值的
转载 2023-06-21 22:27:02
356阅读
1,redis有五种基本数据结构:string、hash、set、zset、list;底层redis是通过c语言来实现这w五种结构的,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具体看一下。2,SDS "simple dynamic string",redis中所有场景中出现的字符串,基本都是由SDS来实现的。非数字的key、字符串值类型、非字符串数据类型种的字符串值都是SDS实现的。实现方式: free:还剩多少空间
集群内部消息集群中的各个节点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message)来进行通信,我们称发送消息的节点为发送者(sender),接收消息的节点为接收者(receiver)节点发送的消息主要有以下五种:MEET消息:当发送者接到客户端发送的CLUSTER MEET命令时,发送者会向接收者发送MEET消息,请求接收者加入到发送者当前所处的集群里面。PING消息:集群里的每个节点默认每隔一秒钟就会从已知节点列
转载 2024-01-04 05:51:17
42阅读
Redis(C语言实现)  底层为hashtable     1.非关系型的键值对数据库,可以根据键以O(1)的时间复杂度取出或插入关联值     2.Redis的数据是存在内存中的     3.键值对中键的类型可以是字符串,整型,浮点型等,且键是唯一的,但是最终存储形式都会转换为stri
转载 2023-08-30 08:49:09
18阅读
前言Redis是一种基于键值对(Key-Value)的NoSQL数据库,Redis的Value可以由String,hash,list,set,zset,Bitmaps,HyperLogLog等多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组成。Redis还提供了键过期,发布订阅,事务,Lua脚本,哨兵,Cluster等功能。Redis执行命令的速度非常快,根据官方给的性能可以达到10w+qps。那么本文主要介绍到底Redis
5.1 数据库  5.1.1 数据库的结构:  Redis 中的每个数据库,都由一个redis.h/redisDb 结构表示:typedef struct redisDb { // 保存着数据库以整数表示的号码 int id; // 保存着数据库中的所有键值对数据 // 这个属性也被称为键空间(key space) dict *dict; // 保存着键的过期信息 dict *expires; /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关于Redis的五种基本数据结构的底层实现原理,然后来分析我们常用的使用场景。先简单回顾一下知识点。Redis 是一个开源(BSD许可)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它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 字符串(strings), 散列(hashes), 列表(lists), 集合(sets), 有序集合(sorted sets) 与范围查询, bit
一、Redis的两层数据结构简介        redis的性能高的原因之一是它每种数据结构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并都有一种或多种数据结构来支持,依赖这些灵活的数据结构,来提升读取和写入的性能。如果要了解redis的数据结构,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讨论它:(1)第一个层面,是从使用者的角度,这一层面也是Redis暴露给外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