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需要多次比较时,switch语句的效率比if-else if…… else语句(以后简称muti-if语句)的效率要高,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解,但是昨晚讨论到一个问题,这种“高效率”如何实现?今天早上又看到《更深入一点理解switch语句及c/c++对const的处理》和《透过IL看C# (1)switch语句》这两篇文章,前者(以后为[1])没有提及case语句中大跨度离散值的原理,后者(以后为
转载
2024-05-20 22:39:47
73阅读
二层Switch工作原理: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
转载
2024-05-25 11:55:54
113阅读
在C语言中,if和switch是条件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if的功能是计算判断条件的值,根据返回的值的不同来决定跳转到哪个部分。值为真则跳转到if语句块中,否则跳过if语句块。下面来分析一个简单的if实例:if(argc > 0){ printf("argc > 0\n");}if (argc ...
原创
2022-05-30 16:27:53
153阅读
一、强化学习基础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最优策略。与监督学习不同,强化学习不需要预先准备好的输入-输出对,而是通过试错机制获得奖励信号来指导学习。1.1 核心概念• 智能体(Agent):学习的执行者
• 环境(Environment):智能体交互的对象
• 状态(State):环境的当前情况
• 动作(Ac
日常编码中,我们常常用到switch语句,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中【JAVA】优化if else的几种方
原创
2022-10-21 17:14:10
178阅读
Ethernet Switch的工作基础是Ethernet信息包结构。Ethernet信息包为固定格式,但长度可变,在信息包头中带有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信息长度等若干内容。目前使用较多的Ethernet交换机都是Layer 2(OSI的第二层)交换机,即基于Ethernet MAC地址进行交换。  
转载
2024-10-13 17:42:10
83阅读
Switch开关按钮简介Switch开关按钮是Android中的基本控件之一,其本质上也是一个按钮,具有开和关两种展示状态。Switch开关按钮基本使用在布局文件中定义开关按钮:<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300dp"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
转载
2023-07-26 21:18:45
136阅读
802.1Q VLAN 技术原理
在数据通信和宽带接入设备里,只要涉及到二层技术的,就会遇到VLAN。而且,通常情况下,VLAN在这些设备中是基本功能。所以不管是刚迈进这个行业的新生,还是已经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很多年的前
原创
2010-05-21 09:25:50
6677阅读
点赞
2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中 switch关键原理及用法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Switch语法switch作为Java内置关键字,却在项目中真正使用的比较少。关于switch,还是有那么一些奥秘的。要什么switch,我有if-else确实,项目中使用switch比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作用能被if-else代替
转载
2023-11-28 20:36:53
54阅读
透过IEEE 802.1q in IEEE 802.1q(Q-in-Q)的方式,我们可以让VLAN的数量增加超过4096(4096*4096),也可以让客户自行设定Trunk穿过Service Provider所提供的Ethernet Solution(如:FTTx)。 假设现在的网络架构为: SW1 F0/
转载
精选
2013-07-31 10:24:10
4617阅读
见 qglog.h文件定义: #define Q_D(Class) Class##Private * const d = d_func() #define Q_Q(Class) Class * const q = q_func() d指针是在主类中使用的,来获取私有子类成员指针 q指针是在私有数据类
原创
2021-08-10 17:34:10
1982阅读
# -*- coding: utf-8 -*- ''' # An implementation of sequence to sequence learning for performing addition Input: "535+61" Output: "596" Padding is handled by using a repeated sentinel character (spa...
转载
2019-05-01 01:45:00
106阅读
2评论
1、 找到classpath下自动配置类的流程2、解析自动配置类的流程@SpringBootApplicationpublic class SpringBootSourceStuApplicatio
原创
2022-12-29 16:24:19
153阅读
证明:(p->q)^(q->p) <=> (¬pvq)^(¬qvp) // 蕴含律<=>( ¬p^(¬qvp)) v (q^(¬qvp)) // 分配率<=>(¬p^¬q) v (¬p^p) v ((q^¬q)v(q^p)) // 分配率<=>(¬p^¬q) v F v (F v (q^p)) // 同一律<
原创
2022-07-07 16:07:23
806阅读
--- 文章来源:亚威CCIE集训营讲师——甘在伟
Q-in-Q技术的历史介绍:
IEEE 802.1Q分组标记是一种描述城域网中客
原创
2009-10-17 12:59:48
2254阅读
概念Open vSwitch中许多网络上的概念与平时接触到的不同,这里介绍一下Open vSwitch中用到的一些名词及概念。Packet (数据包)网络转发的最小数据单元,每个包都来自某个端口,最终会被发往一个或多个目标端口,转发数据包的过程就是网络的唯一功能。Bridge (网桥)Open vSwitch中的网桥对应物理交换机,其功能是根据一定流规则,把从端口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或多个端口
最近知道了两个网络名词Q-in-Q和Mac-in-Mac,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一下给自己看看。先讲讲Q-in-Q。Mac-in-Mac请参考[url]http://tonylou.blog.51cto.com/334031/73127[/url]。
Q-in-Q名字来源
在original frame上增加TAG的标准是802.1Q,又在满足802.1Q的frame上
转载
精选
2008-04-23 14:21:35
3361阅读
2评论
本文作者:hhh5460问题情境一个2*2的迷宫,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还有一个陷阱。如图(图片来源:https://jizhi.im/blog/post/intro_q_learning) 这是一个二维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个降维,变为一维的问题。感谢:https://jizhi.im/blog/post/intro_q_learning。网上看了无数文章,无数代码,都不得要领!直到看
转载
2024-05-20 10:31:05
74阅读
Q驱动器是一种驱动Q开关元件工作的专用驱动电路。它根据外部控制信号,将相应的射频信号,施加到Q开关元件上,完成激光有无控制和进行Q调制。Q开关(英文Q-switching),也称巨脉冲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激光的技术。与同样用来产生脉冲的锁模方式相比
原创
2022-08-05 15:36:12
1884阅读
一、功能介绍1、根据“威武的涛哥”的博客进行更改2、把日志信息输出到txt文件中;3、每次程序启动删除30(默认值)天之前的日志文件;4、每天一个日志文件,若每个文件超过指定行数,则新建日志文件;二、项目创建1、新建Qt Widgets应用,名称为LogSystem,基类选择QMainWindow;2、MainWindow.ui中放入5个Push Button按钮,第1个text改为“qDebug
转载
2024-03-07 22:22:35
2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