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绘图基础“胜千言”,在分析数据时,将其有展示出来,人们可以更高效地从探寻其中的规律。Matplotlib就是python提供的绘图工具。如下图所示,前三行,我们首先引入必要的依赖,第4、5行定义变量并给它们赋值,第7行定义如何绘制,第8行将其显示到窗口中。在Python中万物皆是对象,Matplotlib”绘图”及“所绘对象”都是对象,Matplotlib能绘制的对象有两
网上有这样张图片,信息量很大,通常会被配上标题“让你学会Python”: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这张流传甚广,但我没有找到明确的出处,图片上附带了 UliPad 的作者 Limodou 的信息,很有可能是原作者。如有知情者可留言告诉我。其实,说看了这张就能学会 Python 显然过于“标题党”,如果你有类似的速成想法也请尽早摒弃。但这张的价值在于,用段简单的代码,将 Python 的许多
原创 2021-04-14 13:20:33
225阅读
感知哈希算法以的关键技术叫做”感知哈希算法”(Perceptual hash algorithm),它的作用是对每张图片生成个”指纹”(fingerprint)字符串,然后比较不同图片的指纹。结果越接近,就说明图片越相似。 感知哈希算法包括均值哈希(aHash)、感知哈希(pHash)和dHash(差异值哈希)。aHash速度较快,但精确度较低;pHash则反其道而行之,精确度较高但速度较
原创 2021-06-03 12:05:55
2179阅读
1点赞
1. 最大间距给定个无序的数组,找出数组在排序之后,相邻元素之间最大的差值。如果数组元素个数小于 2,则返回 0。示例 1: 输入: [3,6,9,1] 输出: 3 解释: 排序后的数组是 [1,3,6,9], 其中相邻元素 (3,6) 和 (6,9) 之间都存在最大差值 3。 示例 2: 输入: [10] 输出: 0 解释: 数组元素个数小于 2,因此返回 0。 说明:你可
# 如何实现Python维点 ## 摘要 在本文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创建维点。我将通过简单的步骤和示例代码来指导你完成这个任务。首先,我会给你个整体的流程表格,然后详细解释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包括使用的代码和代码注释。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创建维点的整体流程,我们将会在后续详细解释每个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原创 2024-03-12 06:04:34
45阅读
python的PIL库简直好用的不得了,PIL下面的Image库更是封装了很多对图片处理的函数,关于Image库的介绍和使用,看这里:http://effbot.org/imagingbook/image.htm这里用我半个月前看到的篇博客写的demo作为背景,做下图片的合成图片可以看作是很多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是个RGB颜色,(red, green, blue), 那么合成两张照片就
Matplotlib在张画布上画多个的两种方法,plt.subplot,plt.subplots。 目录回顾plt.subplots()画法plt.subplot()画法保存 回顾之前也用过plt.subplots()在张图上画过多个,今天看到用plt.subplot()的画法想着也来实现下,同时也发现了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感觉subplot()更便捷点。其实两者都是别人写好的库函数,只要
你是否曾经想将某张照片中的人物抠出来,然后拼接到其他图片上去,从而可以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也可以到此游?专业点的人使用 PhotoShop 的“魔棒”工具可以抠,非专业人士可以使用各种美图 APP 来实现,但是他们毕竟处理能力有限,次只能处理张图片,而且比较复杂的图像可能耗时较久。今天我来向大家展示第三种途径——用 Python 键批量抠。 准备工作既然要装逼,准备工作是少
# -*- coding: cp936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step = 0.1 data = [0]*((int)(44/step)) f = open('123.txt','r') while True: line = f.readline() if not line:
转载 2023-06-26 14:47:55
167阅读
引言前面篇文章 Python 绘制直方图 Matplotlib Pyplot figure bar legend gca text 有介绍如何用 Python 绘制直方图,但现实应用中需要在直方图的基础上再绘制折线图。比如测试报告中,就可以用图形反映测试用例的运行情况,直方图可以反映测试用例 pass 了多少,失败了多少,如果想反映 pass rate 趋势,就可以用折线图,本文介绍如何绘制多个
# Python合并成的实现方法 ## 1. 简介 在开发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多张图片合并成,以方便展示或保存。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这功能。 ## 2.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Python合并成”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导入所需的库 | | 2 | 创建个画布 | | 3 | 加载要合并
原创 2023-09-15 11:56:04
817阅读
前言 思维导并不能涵盖所有知识点,只是梳理某个知识点下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分支;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进行拓展学习 计算机基础 博主认为需要重点掌握的有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的区别?分别有什么编程语言? bit和byte的转换,汉字多少个字节?字母多少个字节? bit、byte、kb、mb、gb、tb
原创 2021-05-31 20:29:34
461阅读
# Python维分布 ## 介绍 维分布是数据可视化中经常使用的种图表类型。它用于显示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库来创建和绘制维分布,例如matplotlib、seaborn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matplotlib库来创建维分布,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我们将探索维分布的常见类型,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参数和样
原创 2023-08-22 08:00:50
457阅读
    好久没写了,就拿这张作为开篇吧,重新梳理自己学习的东西,最近两年人工智能炒红了python,devops的提出也把开发、运维整合到了起,作为个运维工程师,随着企业自动化运维的提出,光会shell很多问题已经不好操作了,无疑python相对来说容易些的,可移植性也比较好,现在也要开始学python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片森林,也
# Python 排多张 在数据可视化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时显示多张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Python提供了许多库来创建图表,其中些库还可以方便地在行中显示多张图表。本文将介绍些常用的Python库以及它们在排多张图中的应用。 ## Matplotlib Matplotlib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库之。它提供了广泛的功能和灵活的选项来创建各种类型的图表。在Matp
原创 2023-11-27 05:35:37
66阅读
# 使用 Python 创建图形的详细教程 在这个数字时代,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个重要的组成部分。Python 提供了许多强大的库来帮助我们创建精美的图像。在本教程中,我将教你如何创建,使用 Python 中的常用库 Matplotlib。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并为你提供详细说明和代码示例。 ## 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创建图形的基本流
原创 8月前
33阅读
import os import cv2 import glob import copy import numpy as np prefix = 're00' imagename = 'restored.jpg' rootdir = './ourModelResult' savedir = './restored' for i in range(32): dirprefix = ''.
转载 2023-06-21 00:14:24
186阅读
# 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多个柱状 作为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多个柱状。首先,让我们看下整个实现的流程,然后逐步介绍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以及使用的代码。 ## 实现流程 下表为实现多个柱状的步骤: | 步骤 | 内容 | | ---- | ---- | | 1 | 导入必要的库 | | 2 | 准备数据集 | | 3 | 创
原创 2024-07-08 05:15:44
249阅读
# Python绘制多个柱状 在数据可视化的领域中,柱状种非常常用的图形,它可以有效地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数值对比。当我们需要在同张图上展示多个柱状时,可以利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来实现。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plotlib`绘制多个柱状,并提供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过程。 ##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绘制之前,首先确保安装了所需的库。可以使用以
# 使用Python将多个图像保存成张长的教程 在数据可视化或报告生成中,我们时常需要将多幅图像合并成张长。这对些场景来说可以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和信息的传达效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这目标,适合初学者理解和操作。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将多个图像保存成张长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原创 2024-09-19 06:18:22
17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