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数列:深入理解及实现 数列是数学中一个著名的数列,其定义为:数列的前两个数为0和1,后续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即: - F(0) = 0 - F(1) = 1 - F(n) = F(n-1) + F(n-2) (n >= 2) 数列的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
原创 10月前
11阅读
简单来讲就是:数列中某一项的值,等于它的前一项加上前前一项的和代码实现如下:# -*- coding: utf-8 -*- # 定义函数 def fab(n): # 判断n的有效性 if n <= 0: return '传递的参数必须是大于0的正整数!' # 当n为1时,返回契的第一个数0 elif n == 1: re
转载 2023-05-28 17:08:08
64阅读
0 引言数列是指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数列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 - 1)+F(n - 2)(n≥ 2,n∈ N*)。数列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通过对数列学习后,有利于我们对递归函数的理解。1 问题请用函数写出布拉数列第n个数的值。2 方法递归函数算法,套用循...
数列: 一个数列中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据说在炒股中经常使用)
转载 2023-06-01 21:12:47
90阅读
经典递归汉诺塔问题背景故事传说印度某间寺院有三根柱子,上串64个金盘。寺院里的僧侣依照一个古老的预言,以上述规则移动这些盘子;预言说当这些盘子移动完毕,世界就会灭亡。这个传说叫做梵天寺之塔问题(Tower of Brahma puzzle)。但不知道是卢卡斯自创的这个传说,还是他受他人启发。若传说属实,僧侣们需要 (2的64次方 − 1) 步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若他们每秒可完成一个盘子的移动,就需要
转载 2024-06-04 16:50:27
63阅读
摘要:以下使用 Python 来实现数列,定义了一个函数get_the_nth_fibonacci_numbers,用于计算数列中的第n项。"""Fibonacci numbers""" def get_the_nth_fibonacci_numbers(n): """计算数列中的第 n 位""" if n == 0: return 0 p
原创 10月前
142阅读
数列数列又称费氏数列,是数学家Leonardoda Fibonacci发现的。指的是0、1、1、2、3、5、8、13、21、34、······这样的数列。即从0和1开始,第n项等于第n-1项与n-2项之和。需要注意的是0是第0项,而不是第一项。用Python中简单的赋值语句实现数列的赋值逻辑数列的规律其实就是将前两项的值相加并得到当前项的值,用for循环和while
1 案例1:数列 1.1 问题编写fib.py脚本,实现以下目标:
转载 2023-06-01 21:03:31
96阅读
package com.itheima;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est3{ /** * 3.数列第n项,n<30,数列前10项为 1,1,2,3,5,8,13,21,34,55 * * @author zhulang * @param args */...
原创 2022-08-24 17:03:49
225阅读
……续上回 前面说的都是计算一个数列中的数这篇来谈谈生成数列前n项及探讨下时间复杂度13. 生成数列的for迭代解法先给出程序 import numpy from gmpy2 import mpz def Fibonacci_sequence_11 (n: int) -> list: #参数n是表示n项Fibonacci数列
Java使用三种方式实现数列求解1.数列的介绍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契(Leonardo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 F(n)=
一,递归方法public class Febonacci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n){ if (n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 + "必须大于零"); } if (n==0 || n==1
转载 2023-06-02 09:35:09
39阅读
# Python数列之和 ## 什么是数列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起源于得名于意大利数学家契。数列的定义如下: - 第0项为0 - 第1项为1 - 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因此,数列的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 ## 数列之和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者循环的方式来
原创 2024-05-27 06:19:15
185阅读
第4篇 数列python实现知识点:递归和循环要求大家都知道数列,现在要求输入一个整数n,请你输出数列的第n项。 n<=39数列的定义: F(0)=0,F(1)=1, F(n)=F(n-1)+F(n-2)(n>=2,n∈N*)代码版本1:class Solution: def Fibonacci(self, n): # 定义: F
1 1000) 12 break; 13 } 14 return $arr; 15 } 16 $a = feibonaqi(); 17 ECHO ""; 18 print_r($a);
原创 2017-04-20 10:37:00
78阅读
在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契代码都是使用递归的方式来写的,递归有很多的缺点,执行效率低下,浪费资源,还有可能会造成栈溢出,而递归的程序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结构层次很清晰,易于理解可以使用循环的方式来取代递归,当然也可以使用尾递归的方式来实现。尾递归就是从最后开始计算, 每递归一次就算出相应的结果, 也就是说, 函数调用出现在调用者函数的尾部, 因为是尾部,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保存任何局部变量.
一、题目描述题目来自剑指Offer 10-I.难度简单。 写一个函数,输入 n ,契(Fibonacci)数列的第 n 项(即 F(N))。数列的定义如下:F(0) = 0, F(1) = 1 F(N) = F(N - 1) + F(N - 2), 其中 N > 1.数列由 0 和 1 开始,之后的契数就是由之前的两数相加而得出。答案需要取模 1e9+7(1
//使用递归数列: 0,1,1,2,3,5,8,13,21,34... 后面这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第20个位置上的契数值是多少? function feibo(n){ if(n==1 || n==2){ // 当前数的下标为1或者为2的时候直接返回1 return 1; }
原创 2022-09-06 12:34:07
270阅读
谓Fibonacci数列是指这样一种数列,它的前两项均为1,从第三项开始各项均为前两项之和。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就是:            1             &
上期我们用最普通的算法写了数列,本期我们用递归的算法写。同样的程序效果。 所谓递归就是函数自己调用自己,但首先递归需要有个出口,不然程序会 陷入死循环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