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_pratisce=[45,69,8,19,9]n=len(list_pratisce)forjinrange(n):foriinrange(n-1):iflist_pratisce[i]>list_pratisce[i+1]:temp=list_pratisce[i]list_pratisce[i]=list_pratisce[i+1]list_pratisce[i+1]=temp
原创 2019-09-22 23:13:55
878阅读
一.冒泡排序简介(从小到大排序)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即需要进行length-1次。             第一次是对n个数进行n-1次比较,进行
转载 2021-06-29 14:58:28
10000+阅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s = { 10, 2, 32, 9 }; // 冒泡排序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 1; i++) { for (int j = 0; j < nums.l
原创 2021-05-25 11:40:54
93阅读
Python实现多种排序方式冒泡排序概述与原理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基础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会依次比较列表中两个相邻的元素,根据排序方式进行置换相邻元素的顺序, 以达到一轮比较后使最大或最小的元素排到列表的开头,形似"冒泡",n轮比较后达到顺序列表;代码实现(升序)def bubble_sort(demo): for i in range(1, len(demo)):
转载 2023-08-09 16:55:19
34阅读
近期总结。一.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实现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依次比较两个相邻元素,根据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规则,进行交换。由冒泡的名称也可联想一二,这种排序方式会使较大或者较小的元素慢慢浮到顶端。具体运作如下(升序为例): 1.一个序列,从第一位元素开始,比较第一第二位,若第一位值大于第二位(不符合升序规则),将两个元素交换位置;否则继续比较第二和第三位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首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对于冒泡算法的定义: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在很多计算机语言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经典的排序算法,基本上我们学习任何语言都会接触到冒泡排序。 它的算法思想是,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列表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列表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 比如我们有下面这样一个列表:lists = [10,8,
例如给定一个列表a,用冒泡排序法,将a里面的元素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实现思想: 1.确定列表表长(元素个数),用于确定最多循环次数,为len(list)长度 2.确定列表内第一次循环,第一个元素的最多比较次数,为len(list) -1 - i,i为循环次数变量 3.设置排序标记位,sort_sign,默认值为False, 如果有交换则为Tr
转载 2023-06-13 21:23:21
68阅读
- 事件的冒泡(Bubble) - 事件的冒泡指的是事件向上传导,当后代元素上的事件被触发时,将会导致其祖先元素上的同类事件也会触发。 - 事件的冒泡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益的,如果需要取消冒泡,则需要使用事件对象来取消 - 可以将事件对象的cancelBubble设置为true,即可取消冒泡 - 例子 ...
转载 2021-09-05 19:08:00
153阅读
2评论
冒泡排序是最常用的排序算法,在笔试中也非常常见,能手写出冒泡排序算法可以说是基本的素养。 算法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这样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 ...
转载 2021-09-20 10:28:00
74阅读
2评论
可以看到冒泡排序采用的是双层循环;第一层循环,是控制要进行多少次(集合长度)的整体循环次数;第二层循环,是来用于相邻的两个元素
原创 2024-10-21 14:08:31
32阅读
1.实现需求 根据已经存在的数组,使用冒泡排序将数组中的元素排序后输出。 2.代码
转载 2019-12-16 21:30:00
89阅读
2评论
的时候经常有官喜欢问如何进行冒泡排序?这个问题相信可以难倒一批的同学,本篇就详细讲解如何用python进行冒泡排序。基本原理01概念:冒泡排序是一种交换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相邻记录的关键字,如果反序则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要比较两个元素,如果这两个元素的顺序错误就将他们两个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是重复进行的,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的元素,也就
1、先看冒泡排序的原理 一、冒泡排序简介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常见的排序算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冒泡排序重复地走访需要排序的元素列表,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错误就交换它们的位置。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的元素需要交换,则元素列表排序完成。在冒泡排序中,值最大(或最小)的元素会通过交换慢慢“浮”到元素列表的“顶端”。就像“冒泡”一样,所以被称为冒泡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两种常用的排序算法,用于将一个无序列表按照特定顺序重新排列。本篇博客将介绍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基本原理,并通
原创 2023-12-15 09:10:59
61阅读
根据排序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可以将内排序分为以下几种: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改进的直接插入排序)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改进的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改进的简单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本次主要介绍冒泡排序,接下来,将会陆续介绍以上各种排序算法,以代码加图示的方法来展示上述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两两比较相邻记录的关键字,若反序则交换位置,直到
排序的目的 快速查找 衡量排序算法的优劣: 1.时间复杂度:分析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记录的移动次数 2.空间复杂度:分析排序算法中需要多少辅助内存 3.稳定性:若两个记录A和B的关键字值相等,但排序后A,B的先后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排序算法分类: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1.内部排序:
冒泡算法: 升序(降序): (1)第一轮: 1.比较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如果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大(小),则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否则不变2.比较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如果第二个数比第三个数大(小),则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否则不变3.比较第三个数和第四个数,如果第三个数比第四个数大(小),则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
转载 2021-09-14 19:55:00
63阅读
2评论
nums = [3,1,2] n=len(nums) for i in range(n-1): for j in range(n-i-1): if nums[j]>nums[j+1]: nums[j+1],nums[j]=nums[j],nums[j+1] print(nums)[1, 2, 3]
转载 2023-06-13 21:17:52
62阅读
一、冒泡排序1.1、冒泡的原理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1、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def bubble_sort(seq):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