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X90614
系列红外测温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曾德志 摘要: MLX90614
系列模块是一组通用的红外测温模块。在出厂前该模块已进行校验及线 性化,具有非接触、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被测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能通过单通 道输出,并有两种输出接口,适合于汽车空调、室内暖气、家用电器、手持设备以及医疗设 备应用等。本文以
MLX90614AAA
MLX90640 红外热成像仪测温传感器模块开发笔记(七) 小结-注意事项 Red Eye Camera(以下简称“IDF-x” 或“设备” )是基于红外阵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以及先进软件算法的非接触式热成像仪器,可对视场范围内任何物体进行红外成像,成像分辨率512*384 像素,温度灵敏度 0.1℃,绝对精度±1.5℃,刷新频率最高 64Hz。自带存储和实时时钟,具备数据实时输出显示、拍照存
# Python 检测温度的教程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温度检测在很多场景中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任务复杂,但是只要掌握了流程,就能轻松实现。本文将带你一步一步实现Python检测温度的功能。
## 流程步骤
下面是整个任务的流程步骤表:
| 步骤 | 描述 |
|-------|----------------------
# Python温度传感器测温度程序实时温度实现指南
在现代科技的应用中,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尤其在物联网(IoT)和智能家居系统中。通过使用Python,你可以轻松地实时读取温度数据。本文将指导你逐步实现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程序,以便你更好地理解整个流程。
## 流程概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项目的步骤。以下是该项目的具体流程表:
| 步骤 | 说明
原创
2024-08-21 08:18:55
431阅读
# 用Python实现视频测温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视频监控进行测温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本文将指导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视频中物体的测温。接下来,我们将分步骤介绍整个过程,并附上必要的代码和解释。
## 流程概述
| 步骤 | 说明 |
|------|------------------------------|
| 1
原创
2024-08-30 08:52:29
98阅读
文章目录0 前言1 数据集介绍2 开始分析2.1 单变量分析2.1.1 温度变量2.2 将特征和标签切片2.3 建模2.4 训练模型2.5 多变量分析2.5.1 压强、温度、密度随时间变化绘图2.5.2 将数据集转换为数组类型并标准化2.5.3 多变量建模训练训练3 最后 0 前言? Hi,大家好,这里是丹成学长的毕设系列文章!? 对毕设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学长哦!这两年开始,各个学校对毕设的要求
转载
2024-07-25 15:10:57
441阅读
点赞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TARGET_TEMP = 50
TIME = pd.Timestamp.now()
# 出炉时长: 距离当前时间的出炉时长
# 时长: 某时间点距离当前时间的时长
# 预测温度: 当前时间的物料温度
#
原创
2024-02-27 16:34:12
0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代码示例,并解释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建模时间序列数据的思路。本文展示了如何进行多步预测并在模型中使用多个特征。本文的简单版本是,使用过去48小时的数据和对未来1小时的预测(一步),我获得了温度误差的平均绝对误差0.48(中值0.34)度。利用过去168小时的数据并提前24小时进行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摄氏温度1.69度(中值1.27)。所使用的特征是过去每小时的温度
转载
2023-11-16 20:09:23
166阅读
一、使用RNN识别手写数字1、什么是RNN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是一类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序列数据,摘取百度百科词条: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反映了某一事物、现象等随时间的变化状态或程度。这是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当然这里也可以不是时间,比如文字序列,但总归序列数据有一个特点——后面的数据跟前面的数据有关系。
转载
2024-07-11 09:57:24
64阅读
# Android CPU温度监测实现指南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了解设备性能和温度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监测CPU温度。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流程来分步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概要
我们可以将整个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下面以表格形式展示:
| 步骤 | 描述 |
|-------
摘要本次项目主要目的是实现鱼缸温度自动控制,水循环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本次设计不再采用本地温度调节,一个按键用于配网即可。物料准备:2个温度传感器:(防水型DS18B20)用于检测循环箱和鱼缸温度3个继电器:一个用于常温水蓄水罐抽水和废水放水(合用一个,保证水位平衡),一个用于循环水送水(可接制氧机),一个用于循环水升温。方案优势:支持手机远程控制采用ESP8266 SOC方案,节省
------Flink初级1、简单介绍一下 Flink2、Flink相比传统的Spark Streaming区别?3、Flink的组件栈有哪些?4、Flink 的运行必须依赖 Hadoop组件吗?5、你们的Flink集群规模多大?6、Flink的基础编程模型了解吗?7、Flink集群有哪些角色?各自有什么作用?8、说说 Flink 资源管理中 Task Slot 的概念9、说说 Flink 的常
# Android 开发:检测温度
## 概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你需要教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在 Android 应用中检测温度的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步骤来指导他完成这个任务。
### 步骤概述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设置权限 |
| 2 | 获取传感器 |
| 3 | 获取温度数据 |
| 4 | 显示温度数据 |
原创
2024-07-14 05:51:09
80阅读
文章目录1 简介2 主要器件3 实现效果4 设计原理MLX90614 红外温度传感器5 部分实现代码6 最后 1 简介Hi,大家好,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学长做的单片机项目基于STM32的人体红外测温枪温度采集系统大家可用于 课程设计 或 毕业设计? 项目分享与指导:https://gitee.com/sinonfin/sharing2 主要器件STM32GY-906 温度传感器OLED 显示器红外
转载
2024-06-02 07:36:18
220阅读
? 本文为?365天深度学习训练营 中的学习记录博客? 参考文章:第R2周:LSTM-火灾温度预测(训练营内部可读)? 作者:K同学啊 任务说明:数据集中提供了火灾温度(Tem1)、一氧化碳浓度(CO 1)、烟雾浓度(Soot 1)随着时间变化数据,我们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某一时刻的火灾温度做出预测(本次任务仅供学习)?要求: 1了解LSTM是什么,并使用其构建一个完整的程序
转载
2023-12-27 18:58:02
148阅读
一、目的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合宙ESP32 C3,连接LU90614人体红外测温模块,连接128x64点阵屏模块SPI接口液晶屏,进行温度显示实验。二、环境 ESP32 C3开发板(MicroPython v1.1
转载
2024-01-23 15:51:33
176阅读
## 神经网络预测温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神经网络已经成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工具。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工作原理的算法,它可以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通过学习和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来进行预测和分类任务。其中,神经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神经网络来预测温度。
### 数据收集和处理
要构建一个可以预测温度的神经网络模型,
原创
2023-08-27 11:50:39
166阅读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新能源、太阳能等等新兴技术的出现,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销售行情不好,各生产矿井地面储煤场或圆筒储煤仓都程度不同地出现煤炭积压。长期堆积的煤炭暴露在煤场内或仓内,时常出现自燃,煤炭一般是从氧化层开始自燃,即煤层表面2~5米的位置。煤堆自燃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间接地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企业形象。为了有效的防治煤堆自燃,我公司通过研究地面煤堆氧化自燃的原因和过程
原创
2023-10-20 10:00:47
149阅读
一、快速体温计方案介绍 电子体温计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特别适合于家庭等场合使用。 二、快速体温计方案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利用了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直接
转载
2024-08-22 14:48:50
90阅读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RFID测温标签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种标签结合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物体的温度,为温度敏感的行业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数据。本文将探讨RFID测温标签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势所在。 RFID测温标签的
转载
2024-06-06 07:58:39
2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