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一篇paper给出的代码时遇到了这样一行h_ij0 = z_ij @ rel_var这让我很费解,因为之前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作为运算符进行二元运算的情况。之前遇到的@都是作为装饰器的标志符号(有关python装饰器的讲解已经烂大街了,有兴趣的可以直接去搜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python中@作为二元运算符的作用。当然,直接搜百度,搜bing甚至搜StackOverflow都没有找到想
转载 2023-06-26 14:16:39
183阅读
1. 第四章 运算符与表达式本章的主题是 Python 语言的内建运算符及表达式求值的优先级。1.1. 数值操作所有数值类型都提供下列运算:运算 描述x + y 加x - y 减x * y 乘x / y 常规除x // y 地板除x ** y 乘方 (xy )x % y 取模 (x mod y )-x 改变操作数的符号位+x 什么也不做~x ~x=-(x+1)关于常规除 / 与地板除 //: 地板
1. 模块:能够实现某个功能的一组python代码组合;有标准库模块,开源模块和自定义模块三种; 包:带有__init__.py的文件夹;2. 几种导入模块的方式和区别;·import module:实际上跟定义变量一个意思,定义module;引用的时候需要使用module.func1的方式进行调用,如果有多个地方使用到,会有性能损耗;·from module import func1:将func
转载 2023-08-25 20:38:37
254阅读
计算器内部算法的练习:1、熟练基本运算、算术运算、赋值运算、按位运算2、定义函数、while语法3、检验字符串中是否包含另一字符串,用in 1.基本运算符基本运算符:+ - * / ,和普通数学运算符一样,容易理解2.算术运算符%,取模,即余数,例如:5%3=2**,取幂,即多少次方,例如:2**3=8//,取整除数,例如:10//3=33.赋值运算符在每个基本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后边加上
2-1.运算1.数值运算在python中能直接进行数值运算:字符串加法运算:2.逻辑运算在二进制体系中,可以用1和0代表“真”和“假”两种状态。在python中,我们使用True和False两个关键字来表示真假,True和False这种数据被称为布尔值(Boolean)。“与”运算就像是连接的两座桥,只有在两座桥都顺畅时,才能通过;“或”运算就像两座并行的桥,只需要任意一座桥通畅,就能到达对岸。逻
RSA加密算法Python实现1.RSA算法简介2.RSA算法涉及的数学知识2.1互素2.2 欧拉定理2.3求模逆元2.4 取模运算2.5 最大公因数2.6 最小公倍数2.7 欧几里得算法2.8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3.RSA算法数学实现3.1理论3.2实践4.RSA算法代码实现4.1RSA算法代码实现14.1RSA算法代码实现2 1.RSA算法简介1977年,三位数学家 Rivest、Shamir
转载 2023-09-28 10:34:34
109阅读
四、数据预处理1. 属性归约因为分析主要对象热水器用户,分析的主要目的为热水器用户洗浴行为的一般规律,所以“热水器编号”属性可以除去;因为“有无水流”可以通过“水流量”属性反映出来,“节能模式”属性取值相同均为“关”,对分析无用,可以去除。删除“热水器编号”、“有无水流”、“节能模式”后数据如下所示: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
转载 2024-04-18 07:12:48
66阅读
1.sdut-分段计算居民水费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采取按用水量阶梯式计价的办法,居民应交水费y(元)与月用水量x(吨)相关,请编写程序实现水费的计算。 (1)当x不超过15吨时,y=4x/3; (2)超过后,y=2.5x−17.5。 输入格式: 在一行中给出非负实数x。输出格式: 在一行输出应交的水费,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输入样例112输出样例116.00输入样例216输出样例222.
 @staticmethod@classmethodhttps://zhuanlan.zhihu.com/p/28010894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中,类中定义的方法可以是@classmethod 装饰的类方法,也可以是 @staticmethod 装饰的静态方法,用的最多的还是不带装饰器的实例方法。 class A(object): def m1(self, n):
转载 2023-09-17 11:46:51
64阅读
 作业要求一   作业要求博客链接作业要求二  PTA作业第三次作业  题目7-3  分段计算居民水费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double x,y; scanf("%lf",&x); if(x<=15){ y=4*x/3; } else{
转载 2024-04-10 12:48:14
99阅读
关系判断与数理关系彰显计算思维的不同方式王爱胜【关系判断方式与编程思维】我们知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是由构建数学模型、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程序等环节所构成的,这种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最受肯定的基于计算思维学习方式。学习者往往在接触编程语言之初,更侧重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语法格式学习,即使因为模仿的作用设计算法,也仍然是根据程序思考过程来进行。如此,不容易体会到计算思维的特质——计算
Python如何高效存储计算结果,以方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计算1-100之间的7的倍数和为例。数据存储结构这里选用的是Pandas中的DataFrame,一种表格式的数据结构。下面展示一些代码片段。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index=(),columns=())核心代码片段import pandas as pd i = 0 sum = 0 res
文章目录1、运算符优先级2、练一练 1、运算符优先级所谓运算符的优先级,是指在应用中哪一个运算符先计算,哪一个后计算,与数学的四则运算应遵循的“先乘除,后加减”是一个道理。Python的运算符的运算规则是:优先级高的运算先执行,优先级低的运算后执行,同一优先级的操作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像四则运算那样使用小括号,括号内的运算最先执行。 在编写程序时尽量使用括号来限定运算次序,避免运算次序
作者:裘宗燕 2.3 内置函数和数学函数包算术运算符提供了最基本的算术计算功能,通过写出复杂的表达式,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计算。另一方面,有些很常用的计算,虽然可以通过简单计算的组合完成,但如果语言能通过某种易用的方式提供这种功能,编程序的人们就更方便了。Python语言里提供方便使用的复杂功能的概念称为函数,这个概念与数学里的函数概念有相似之处。每个函数有一个名字,可以在表达式(或后面的其他结构)
以下代码用于实现简单计算器实现,包括两个数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定义函数def add(x, y): """相加""" return x + y def subtract(x, y): """相减""" return x - y def multiply(x, y): """相乘""" return x * y def divide(x, y): """相除""" return x / y 用户输入
一、前言       最近在对实验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需要对代码进行相应的修改来对IOU进行计算,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IOU的资料,对IOU有了一定的理解,于是就想做一个随笔以提醒自己。二、IOU介绍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IOU是什么东西。交并比(Intersection-over-Union,IoU),是产生
Python中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定义一个变量并赋值: 变量名 = 表达式 比如,我可以定义一个名为 \(a\) 的变量并将其赋值为 \(3\),对应的代码如下: a = 3 使用算术运算符可以进行一些常用的算术运算,算术运算符有: + - * / // % 他们分别表示:加(+)、减(-)、乘(*)、除(/)、整除(//)、取余(%)。 其中,//、% 是针对整数运算的,a //
转载 2023-06-24 23:48:56
146阅读
oneR即“一条规则”。oneR算法根据已有的数据中,具有相同特征值的个体最可能属于哪个类别来进行分类。 以鸢尾data为例,该算法实现过程可解读为以下六步: 文章目录一、 导包与获取数据二、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三、定义函数:获取某特征值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及错误率四、定义函数:获取每个特征值下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错误率五、调用函数,获取最佳特征值六、测试算法 一、 导包与获取数据以均值为阈值,将大
为了学习python,前段时间从网上看到一个题目(百练题号4132),求解输入的四则运算式。输入是一个包含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式,输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一、实现思路 1. 从键盘读取四则运算式,这里读的是一个字符串S。 2. 将字符串S划分为单个的运算符和运算数。这里把加“+”、减“-”、乘“*”、除“/”称为运算符,数字称为运算数,运算数可以为整数、小数。3. 将划分出的运算符和运算数
一、数值计算这里主要复习一下通过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然后通过函数来计算平均值、方差、中位数的过程,比较简单,代码如下:def getnum(): nums = [ ] inumstr = input("请输入数字(回车退出):") while inumstr != '': nums.append(eval(inumstr)) inumstr =
转载 2023-09-25 19:14:56
14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