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的读写分离1.1 Amoeba实现读写分离1.1.1 定义Amoeba是一个以MySQL为底层数据存储,并对应用提供MySQL协议接口的proxy优点:配置读写分离时较为简单.配置文件编写方便可以做到整个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占用的资源较少.缺点:不能实现高可用现在不更新维护了1.2 搭建amoeba1.2.1 安装JDK说明:Amoeba的使
一、读写分离1.1 what 读写分离读写分离,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从数据库处理SELECT查询操作。数据库复制被用来把事务性操作导致的变更同步到集群中的从数据库。1.2 why 那么为什么要读写分离呢因为数据库的“写”(写10000条数据到oracle可能要3分钟)操作是比较耗时的。 但是数据库的“读”(从oracle读1
# 实现Redis集群支持读写分离的步骤 ## 1. 创建Redis集群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Redis集群,可以通过Redis官方提供的工具redis-trib.rb来实现。以下是创建Redis集群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步骤一 | 下载redis-trib.rb工具并安装 | | 步骤二 | 在终端中执行`redis-trib.rb c
原创 2024-03-16 06:31:41
51阅读
因为篇幅原因,AlwaysOn可用性组被拆成了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战部分。而实战部分又被拆成了准备工作和AlwaysOn可用性组搭建。三篇文章各自的链接:SQL Server ->> 高可用与灾难恢复(HADR)技术 -- AlwaysOn(理论篇)SQL Server ->> 高可用与灾难恢复(HADR)技术 -- AlwaysOn(实战篇)之建立活动目录域、DNS服务器
atlas+mysql主主集群实现读写分离前言:目前线上系统数据库采用的是主主架构。其中一台主仅在故障时切换使用,(仅单台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当一台出现问题,切换至另一台)。该结构很难支撑较大并发。另外双主中的另外一台机在非故障时没得到有效利用。 结合以上情况,拟采用数据库中间件提供读写分离功能(一主读写,一主读)。既可以提高读并发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服务器。后期可继续增加主主集群的从服务器
  一、读写分离架构适用的应用       1)读远大于写的场景              如果只有一台服务器,当select很多时,update和delete会被这些select访问中的数据堵塞,等待select结束,并发性能不高。 对于写和读比例相近的应用
转载 2024-05-09 12:39:15
73阅读
数据库的这些性能优化,你做了吗? 在互联网项目中,当业务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库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去优化,比如之前文章提到的缓存方案,SQL优化等等,除了这些方式以外,这里再分享几个针对数据库优化的常规手段:「数据读写分离」与「数据库Sharding」。这两点基本上是大中型互联网项目中应用的非常普遍的方案了。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看,一、从读写分离到CQR
前言: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在高并发的场景中,关于数据库都有哪些优化的手段?常用的有以下的实现方法:读写分离、加缓存、主从架构集群、分库分表等,在互联网应用中,大部分都是读多写少的场景,设置两个库,主库和读库,主库的职能是负责写,从库主要是负责读,可以建立读库集群,通过读写职能在数据源上的隔离达到减少读写冲突、释压数据库负载、保护数据库的目的。在实际的使用中,凡是涉及到写的部
转载 2024-03-25 20:25:10
49阅读
Redis 主从架构主从读写分离架构Redis高可用性一般来说有两方面,一个是数据尽量少丢失,这个可以通过 AOF 和 RDB 来保证。另一个则是服务尽量少中断,不会出现单点故障,这个Redis的做法就是增加副本冗余,Redis 提供了主从库模式,以保证数据副本的一致,主从库之间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方式。缓存一般都是用来支撑读高并发的,Redis 单机并发最多可能也就几万QPS,如果想要支持更高的并
读写分离是架构分布式系统的一个重要思想。不少系统整体处理能力并不能同业务的增长保持同步,因此势必会带来瓶颈,单纯的升级硬件并不能一劳永逸。针对业务类
原创 2021-07-02 10:06:42
4584阅读
一、简介1、什么是主从复制 主机数据更新后根据配置和策略,自动同步到备机的master/slave机制 Mats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简单来说如下图2、主从复制的好处读写分离:Mats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容灾的快速恢复:当一台从服务器发生宕机,可以快速切换到其他的从服务器提供读操作二、搭建一主多从由于我本地只有一台虚拟机,所以我打算开启三个redis进程来模拟一主多从前提:
介绍: 从库可以有多个,主库进行增删改,从库进行查。 准备工作:两台Linux虚拟机 安装了MySQL并启动服务(可以参考的之前的博客,有详细教程!!!)主库:192.168.58.100从库:192.168.58.101配置主库:第一步:修改MySQL数据库的配置文件/etc/my.cnf[root@192 /]# vim /etc/my.cnf 在 [mysqld] 下加入
转载 2011-04-14 14:06:00
148阅读
     在MySQL作为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时,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架构,一拖二、一拖三等等。这是用MySQL的读写分离技术,实现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分别在不同的库上,提升了数据库服务能力。   同样,在           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架构中,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基于RAC架构的,使用其中某个节点作为读库;  有基于Streams数据复制技术的,实时将
转载 2021-02-09 19:04:33
369阅读
2评论
mysql读写分离的优缺点 数据库读写分离的好处: – 减轻单台服务器的压力,增加并发量,提高了硬件利用率数据库读写分离的缺点: – 单点故障 – 当访问量大时,调度器的性能会成为瓶锦读写分离环境: 51为主 52为从 57为调度器1 部署Mysql主从同步结构,一主一从 2 部署192.168.4.57 作为读写分离服务器 2.1 装包 2.2 配置 2.3 根据配置文件设置添加对应的用户 2.
我们一直在等待的 MySQL现在终于可以使用了!在规模上,我们在副本之间分配读取,但这必须在应用程序中以某种方式进
原创 精选 2024-03-12 21:59:39
164阅读
MySQL InnoDB ReplicaSet启动 MySQL Router 8.2结论我们一直在等待的 MySQL 读/写分离功能 现在终于可以使用了!在规模上,我们在副本之间分配读取,但这必须在应用程序中以某种方式进行管理:指向在某个地方写入并在其他地方读取。在 MySQL 8.2 中,MySQL Router 现在能够识别读取和写入,并将它们路由到主实例(如果是 InnoDB 集群),或者路
原创 2024-10-11 10:44:05
144阅读
主服务器可以读写 而子服务器只能用来操作读 在配置文件中 找到一下图片 修改为主服务器IP 过程: 1:当一个从数据库启动时,会向主数据库发送sync命令, 2:主数据库接收到sync命令后会开始在后台保存快照(执行rdb操作),并将保存期间接收到的命令缓存起来 3:当快照完成后,redis会将快照文件和所有缓存的命令发送给从数据库。 4:从数据库收到后,会载入快照文件并执行收到的缓存的命令。修改
docker官网示例 – 单节点准备工作创建一个docker bridge 网路用于测试docker network create -d bridge --subnet 192.168.0.0/24 --gateway 192.168.0.1 pgnetwork # 查看 docker network ls设置了网段为 192.168.0.0,规划主从库IP端口如下: 主库 192.168.0.1
redis当前作为一款非常热门的缓存中间件,是现在面试必问的知识了。所以今天就说下redis的主从复制了下面讲下操作redis去实现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的两种方式: ①:通过命令行开启:slaveof host port ②:通过配置文件写死,这样可以一启动redis就实现了,不用我们再去手敲可以通过info replication命令查看主从信息:踩过的坑:①配置文件里面bind ip 只设置了本地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