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OpenCVOpenCV是一个基于Apache2.0许可(开源)发行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可以运行在Linux、Windows、Android和Mac OS操作系统上。它轻量级而且高效,由一系列 C 函数和少量 C++ 类构成,同时提供了Python、Ruby、MATLAB等语言的接口,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很多通用算法。OpenCV PythonOpenCV的Pyth
转载 2023-09-08 19:32:59
128阅读
# 实现OpenCVlog函数(Python版) ## 介绍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其提供了大量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OpenCVlog函数。 ##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安装OpenCV库。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安装: ```python pip i
原创 2023-12-04 06:32:36
254阅读
Face ID 的兴起带动了一波面部识别技术热潮。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OpenCV、Python 和深度学习在图像和视频实现面部识别,以基于深度识别的面部嵌入,实时执行且达到高准确度。以下为译文:想知道怎样用OpenCV、Python和深度学习进行面部识别吗?这篇文章首先将简单介绍下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识别的工作原理,以及“深度度量学习”(deep metric learning)的概念。接下来我
转载 2024-08-07 11:13:13
22阅读
图像滤波 滤波实际上是信号处理里的一个概念,而图像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维的信号。其中像素点灰度值的高低代表信号的强弱。 高频:图像灰度变化剧烈的点。 低频:图像中平坦的,灰度变化不大的点。 根据图像的高频与低频的特征,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高通与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可以检测图像尖锐、变化明显的地方;低通滤波可以让图像变得光滑,滤除图像的噪声。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OpenCV的一些滤
边缘检测1、Sobel2、Laplace3、Roberts4、CannyMarr-Hildreth简单来说,就是先对图像进行(1)高斯滤波,再进行拉普拉斯变换,(2)由于拉普拉斯变换是二阶偏导,边缘点对应的一阶偏导为局部极值,那么其二阶偏导则为0点,(3)所以最后一步为0点检测下面给出拉普拉斯算子:高斯核模版如下:而这里的算法就是,经过研究, Marr 和Hildreth发现,可以将这两
转载 2024-05-07 12:50:03
118阅读
opencv学习官网学习地址目标如何用 Point 在图像定义 2D 点如何以及为何使用 Scalar用OpenCV的函数 line 绘 直线用OpenCV的函数 ellipse 绘 椭圆用OpenCV的函数 rectangle 绘 矩形用OpenCV的函数 circle 绘 圆用OpenCV的函数 fillPoly 绘 填充的多边形原理MatMat 不但是一个很赞的图像容器类,它同时也是一个通
转载 7月前
17阅读
# Python OpenCV Log Dog斑点检测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本博文中,我将记录实施Python使用OpenCV进行Log Dog斑点检测的全过程。斑点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领域。通过将多个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整合,我们将构建一个高效且可扩展的斑点检测系统。 ## 版本对比 在进行技术选型时,了解不同版本的特性至关重要。以下是OpenCV的不同版
原创 7月前
47阅读
日志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之前一直不太注意这方面,导致生产环境遇到问题无从下手,借着整理把日志这块的功能熟悉下。网上有很多相关的介绍,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浏览下官方相关的资料。官方文档的布局都差不多这里以3.8.12的版本为例:logging — Logging facility for Python — Python 3.8.12 documentation文档对logging模块的功能
转载 2023-09-25 16:59:11
110阅读
allegro怎样制作和添加logo?1、 先制作好bmp格式的文件2、 Allegro中新建一个format symbol文件3、 Logo的调用 软件环境:cadence 16.6 前言:在制作pcb的时候有时会想放置自己的logo来标记自己的产品,下面来介绍一下在allegro制作logo的方法 1、 先制作好bmp格式的文件  allegro制作logo是需要“.bmp”格式的文
Undo logUndo Log介绍Undo:意为撤销或取消,以撤销操作为目的,将数据返回到某个状
原创 2023-04-23 10:20:29
261阅读
Java的log系统比较繁杂。在这里梳理一下。本文只涉及log系统介绍和处理log系统之间的切换。不涉及如何配置和使用。 具体的log系统Log4j:准确的说是log4j 1.x版。是之前使用最广泛的log系统。Logback:Log4j的作者另立炉灶写的新版log,比起log4j性能更好。具体的对比可以参考 JUL:Java Util Logging,是java 1.4以来自
引入:Python中有个logging模块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记录,在debug时用它往往事半功倍 一、日志级别(从低到高):DEBUG :详细的信息,通常只出现在诊断问题上INFO:确认一切按预期运行WARNING:一个迹象表明,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或表明一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例如。磁盘空间低”)。这个软件还能按预期工作。ERROR:更严重的问题,软件没能执行一些功能CRITICA
一、下载在学习 CMake 之前,我们先要去官网把它下载下来。CMake官网 我选择的是压缩包下载:因为我们要编写的是 C/C++ 程序,所以还需要下载 MinGW(如果已经下载了那就不用了)。MinGW下载 前两个也就是 是 适用于Linux的;后两个也就是 才是适用于 Windows的;sjlj表示系统是 32 位的,seh表示系统是 64 位的;最后选择 x86_64-win32-seh
转载 4月前
332阅读
引言HyperLogLog算法经常在数据库中被用来统计某一字段的Distinct Value(下文简称DV),比如Redis的HyperLogLog结构,出于好奇探索了一下这个算法的原理,无奈中文资料很少,只能直接去阅读论文以及一些英文资料,总结成此文。介绍HyperLogLog算法来源于论文《HyperLogLog the analysis of a near-optimal cardinali
转载 2024-03-05 20:16:42
32阅读
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运行后 并不会在 ide的控制台内输出任何信息. 不能在控制台输出。但是android提供的Log类。 在程序输出日志, 使用 android.util.Log 类. 该类提供了若干静态方法 Log.v(String tag, String msg); Log.d(String tag, String msg); Log.i(String tag, Str
转载 2023-07-11 21:40:04
184阅读
今天中午就不休息了,把剩余的草稿写完~一、Java API 自带的日志系统Java自带的日志处理api位于java.util.logging包下,该包下只有少数的一些类,如下图: 其实结构非常地简单,主要由以下三个组件组成: Logger组件:logger组件定义了一些日志的基本操作,如log输出日志,getName获取该日志对象的名称,setLevel()设置日志级别等等,就是一些基本的操作
转载 2023-08-19 21:13:20
35阅读
最近写一个爬虫系统,需要用到python的日志记录模块,于是便学习了一下。python的标准库里的日志系统从Python2.3开始支持。只要import logging这个模块即可使用。如果你想开发一个日志系统, 既要把日志输出到控制台, 还要写入日志文件,只要这样使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mport logging # 创建一个logger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1. 装饰者模式装饰者模式是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之一。通过此设计模式,我们能够在不修改任何底层代码情况下,给已有对象赋予新的职责。python可以用装饰器简单地实现装饰者模式。 1.1 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在C/C++,函数指针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函数。而在python,函数也是对象的一种,函数可以被引用,也可直接作为参数传入函数,以及作为容器对象的元素。pyt
MySQL的redo log和undo log MySQL日志系统中最重要的日志为重做日志redo log和归档日志bin log,后者为MySQL Server层的日志,前者为InnoDB存储引擎层的日志。 1 重做日志redo log 1.1 什么是redo log redo log用于保证事 ...
转载 2021-07-26 15:46:00
376阅读
2评论
## 1. 日志框架  在系统对于记录日志.首先,我们希望日志要能持久化到磁盘,最基本的就是要能够保存到文件;其次,我们希望在开发和生产环境记录的日志并不相同,明显开发环境的日志记录会更多方便调试,但放到生产环境下大量的日志很容易会撑爆服务器,因此在生产环境我们希望只记录重要信息。 使用ommons-logging的Log接口,并由commons-logging在运行时决定使用哪种日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