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器智能不同,根本上说机器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概念化、系统化、程序化了的反映,而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逻辑构成了各种纷繁复杂着的人类智能,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逻辑+隐/显性的伦理道德法律规定构成了人类的智慧,人的真正智能需要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逻辑的组合、混合、融合,所以真实的智能是缝补联结后的百纳衣,而不是漂亮靓丽的制成品。    经过人工智能的几次高潮低谷之后,理性的权威以及形式化方法背后
原创 2021-03-22 22:22:55
384阅读
与机器智能不同,根本上说机器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概念化、系统化、程序化了的反映,而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逻辑构成了各种纷繁复杂着的人类智能,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逻辑+隐/显性的伦理道德法律规定构成了人类的智慧,人的真正智能需要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逻辑的组合、混合、融合,所以真实的智能是缝补联结后的百纳衣,而不是漂亮靓丽的制成品。    经过人工智能的几次高潮低谷之后,理性的权威以及形式化方法背后
原创 2021-03-22 22:23:00
295阅读
前言:   要学会位运算,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位运算?程序中的所有内容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储存的(即:0或1),位运算就是直接对在内存中的二进制数的每位进行运算操作
## python 逻辑 在编程中,逻辑(not)是一种逻辑运算符,用于反转布尔值的值。当使用逻辑运算符对一个布尔值进行操作时,结果将是相反的布尔值。 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使用关键字`not`表示,它可以用于任何表达式,但通常用于布尔表达式。它可以将`True`转换为`False`,将`False`转换为`True`。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逻辑运算符: `
原创 2023-11-17 17:44:53
226阅读
# Python中的逻辑操作符 在编程中,逻辑操作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允许我们反转布尔值的真假。在Python中,逻辑操作符用感叹号`!`表示,但实际上Python并没有这个操作符。Python使用`not`关键字来实现逻辑的功能。 ## 逻辑的基本概念 逻辑操作符用来反转布尔值。如果一个表达式的结果是`True`,逻辑操作符会将其变为`False`;反之亦然。 ##
原创 2024-07-27 03:31:23
70阅读
# 逻辑Java:理解与应用 在编程语言的世界里,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但逻辑Java的编程概念和技术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实现复杂逻辑和系统架构方面。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包括基本概念、状态图与关系图的展示,以及相关的代码示例。 ## 一、逻辑的基础概念 逻辑编程是一种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编程范式,它强调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化。在传统的编程中,程序员定义步骤,而
原创 2024-09-24 05:27:34
24阅读
# Java中的逻辑操作符 在Java编程语言中,逻辑操作符(!)被用来对布尔类型的值进行取反操作。当应用逻辑操作符时,如果操作数为true,则结果为false;反之,如果操作数为false,则结果为true。逻辑操作符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逻辑运算符,能够帮助我们在编程中进行条件判断和逻辑控制。 ## 逻辑操作符的语法 逻辑操作符在Java中使用一个感叹号(!)表示,其语法如下:
原创 2024-06-21 05:58:27
29阅读
在上一篇数据结构的博文《数据结构(三):非线性逻辑结构-二叉树》中已经对二叉树的概念、遍历等基本的概念和操作进行了介绍。本篇博文主要介绍几个特殊的二叉树,堆、哈夫曼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搜索树、红黑树、线索二叉树,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概念和一些基本操作上进行分类和总结。一、概念总揽(1) 堆堆(heap order)是一种特殊的表,如果将它看做是一颗完全二叉树的层次
目录1. 与(AND)2. 或(OR)3. (NOT)4. 异或(XOR)5. 同或(XNOR)6. 与(NAND)7. 或(NOR) 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又被称作为“布尔运算”,分别为:逻辑与运算、逻辑或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异或运算。此外在门电路中还有:同或运算、与运算、或运算。共七种。这七种逻辑运算中,只有 逻辑运算 是一元逻辑运算(一个运算操作数),其他六种均是二元逻辑运算(两
转载 2024-09-03 10:48:20
48阅读
一、逻辑运算符的应用逻辑运算符:&, |, ^, ! &&, ||逻辑运算符一般用于连接boolean类型的表达式或者值。&逻辑与:有false则false。 * |逻辑或:有true则true。 * ^逻辑异或:相同为false,不同为true。 * !逻辑:false则true,true则false。 * 特点:偶数个不改变本身。 1.&
逻辑运算符 与或它是用来比较两个值为bool类型的数据或者表达的一种运算符,有三种; 逻辑与:&& 逻辑或:|| 逻辑:! 逻辑与:当逻辑与运算符都是true时整个逻辑与表达的结果才是true; 逻辑或:当逻辑或运算符两边的值同时为false时,整个逻辑或表达的结果才是false 短路现象:逻辑或一真即真 逻辑与一假即假 &nb
转载 2023-08-05 13:18:00
121阅读
第1关:算术、比较、赋值运算符任务描述在编程时,我们常常需要对数值或对象进行算术、比较运算和赋值运算,以此来实现我们的功能需求。本关介绍 Python 中的一些基本运算符,并要求对给定的苹果和梨的数量进行算术运算、比较、赋值运算,然后输出相应的结果。相关知识要实现上述功能,需要用到 Python 中的各种运算符。Python 中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转载 2024-08-12 13:04:43
262阅读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笔记。本章主要介绍一种重要的编程思想:面向对象编程,包括了类与对象等概念及操作。1. 概述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 是最有效的软件编写方法之一。面向对象的思想也是人类自古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分门别类”。而在以往的经验里,笔者印象最深刻的面向对象思想就是中学生物课本上对自然界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这里要明白两个
目录第二章1、&—逻辑与 | —逻辑或 !—逻辑2、三元运算符3、流程控制:顺序、分支、循环从键盘获取值第三章 数组笔试题随机生成数数组的复制、反转、查找(线性查找、二分法查找)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第一章 应用程序 = 算法 + 数据结构 int、byte范围:-128 ~ 127 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存储字节 从大到小需要强制转换第二章1、&—逻辑与 | —逻辑
# Java中的逻辑运算符(!)使用指南 在Java编程中,逻辑运算符是用于操作布尔值(true和false)的重要工具。逻辑运算符(!)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将一个布尔值取反。本文将帮助你理解Java的逻辑运算符,包含具体的实现步骤、示例代码、以及相关的图示。 ## 流程概览 为了便于理解整个过程,我们将其分为几个步骤。以下为实现Java逻辑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说明
原创 10月前
35阅读
# Go语言中的逻辑编程 Go语言,通常被称为Golang,是一种开源编程语言,由谷歌开发,旨在简化系统编程和网络服务的构建。本篇文章将讨论Go语言中的逻辑编程,着重介绍状态机和类图的使用,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Go中应用这些概念。 ## 什么是非逻辑编程? 逻辑编程是指那些不以传统的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编程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状态、行为和交互来实现程序的功能。在Go语言中,我们
原创 2024-10-23 03:39:25
28阅读
7. 数据类型在数据库理论中,关系模型和数据类型这两部分内容是正交的(参看《程序员修炼之道》第 8节关于“正交性”的讨论),互不依赖。换言之,关系模型并不关心每个表的字段的数据类型是什么,是整数、字符串等基本类型也好,是组合类型、类等自定义 类型也好,关系模型只要求每个字段是原子的。在数据库理论中,数据类型又被称为域,但域是更为严格的定义。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个数和学生 平均分可能都是int类型,但
1.神奇索引:     在上一个博客中讲到,一些索引的使用方法,但是当遇到一些特殊的需求的时候,就不能实现数据的快速索引和修改了。因此,这里我们引出神奇索引。利用布尔值进行索引。以下是演示的实例。     注意,当我们使用神奇索引来取数据的时候,只能返回一个一维数组。其中满足条件的元素存在在一维数组中。存在降维现象。 2.Numpy逻辑运算  
小书匠 深度学习文章目录:1.保存为二进制文件(.npy/.npz)numpy.savenumpy.saveznumpy.savez_compressed2.保存到文本文件numpy.savetxtnumpy.loadtxt在经常性读取大量的数值文件时(比如深度学习训练数据),可以考虑现将数据存储为Numpy格式,然后直接使用Numpy去读取,速度相比为转化前快很多.下面就常用的保存数据
转载 2024-01-08 11:32:09
61阅读
多项式逻辑回归就是在逻辑回归的基础上将高次项作为特征加进去,以实现高维特征的提取一、模型构建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是由三个子模型组成:(1)添加多项式特征(2)标准化(3)逻辑回归添加多项式特征将各个特征之间相乘得到新的特征,比如原来的特征是\([x_0,x_1]\)二次多项式特征是\([1,x_0,x_1,x_0^2,x_0x_1,x_1^2]\)三次多项式特征是\([1,x_0,x_1,x_0^2
转载 2024-01-06 21:39:39
9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