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 数据恢复指南 MongoDB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 NoSQL 数据库,因其灵活的数据模型和高性能而受到开发者的青睐。在日常开发和运维中,数据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掌握 MongoDB 的数据恢复(restore)技能相当必要。本文将深入探讨 MongoDB 的恢复操作,带有代码示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同时,我们还将通过饼状图和甘特图来呈现一些相关数据和时间安排。 ##
原创 2024-09-07 04:00:14
25阅读
一、mongodb的冷备mongodb的冷备就是:复制库的相关文件。因此在冷备前,要关闭服务器,本全中使用平滑关闭server的命令。>use admin   >db.shutdownServer()  或者可以通过fsync方式使MongoDB将数据写入缓存中,然后再复制备份 >use admin   &gt
原创 2016-08-04 21:26:21
1012阅读
1点赞
1评论
# MongoDB Restore 下载教程 ## 简介 在开发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从备份中恢复数据,这就需要用到 MongoDBRestore 功能。本教程将向你展示如何使用 MongoDBRestore 功能来下载备份数据。 ## 整体流程 下面是整个过程的流程图: ```mermaid pie title 整体流程 "准备环境" : 30 "下载备份文件" : 30 "恢
原创 2023-09-17 03:59:03
456阅读
远程备份mongo mongodump --host <dbhost> --port <dbport>  -o <dbdirectory>缺省 -d <dbname> 可备份数据库整体缺省 --username <dbusername> --password <dbpassword> 当没有创建用户密码时用
总体实验步骤:环境准备——》部署Mongodb——》部署Config Server——》部署Shard——》部署mongos——》启动分片功能——》分片基本操作和功能验证目录实验操作代码:配置文件和安装包和安装流程PDF: 资源下载处环境准备部署Mongodb部署Config Server 部署Shard部署mongos启动分片功能分片基本操作和功能验证实验操作代码:#1 bi
转载 2024-07-09 19:31:31
22阅读
1,通过rman 备份数据控制文件,及恢复! ---归档模式下 备份:     rman target /      ---归档下  -open    backup current controlfile format '/u01/app/%U_%T.controlfil';  &nbsp
转载 2024-04-19 12:28:51
54阅读
数据文件恢复通过数据文件和归档日志和联机重做日志(正在使用中的)达到恢复效果 恢复数据库其实是做两个操作 一restore(恢复数据文件)//完全恢复哪个文件有问题恢复哪个,不完全恢复数据库完全恢复 二recover(写日志) 1. redo(roll forward)//前滚 照着归档日志完全回放 2. undo(roll back) //撤销 回滚没有提交的工作 数据文件
转载 5月前
28阅读
继续记录自己的学习笔记,昨天学习的是备份和还原课程大纲1 备份概述2 dump和restore命令要做实验前请先查看是否安装了dump服务包命令是:rmp -q dump如果没有请安装yum -y install dump 我们实验的目录如下Linux 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root/home/vra/spool/mail/etc/安装服务的数据apache需要备份的数据1配置文件2网页主
转载 2024-03-05 10:05:48
86阅读
restore命令文件备份和恢复restore命令是dump命令的逆过程,用于还原dump命令生成的备份文件。倾倒操作可用来备份文件,而还原操作则是写回这些已备份的文件。语法restore(选项)选项-b<区块大小>:设置区块大小,单位为Byte; -c:不检查倾倒操作的备份格式,仅准许读取使用旧格式的备份文件; -C:使用对比模式,将备份的文件与现行的文件相互对比; -D<文件
原创 2015-08-19 14:41:28
683阅读
# 如何设置MongoDB用户同时具备backup和restore权限 ## 1. 流程概述 在MongoDB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用户角色来控制用户的权限。为了实现用户同时具备backup和restore权限,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自定义的角色,并将其赋予给指定用户。 ## 2. 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创建自定义角色 | 使用`db.crea
原创 2024-04-12 07:28:05
91阅读
接到朋友恢复请求,由于客户的误操作(生产库遇到问题,无法正常open,在没有确认备份和归档日志完全正常的情况下,直接restore database操作),导致原库数据文件被备份中的数据文件还原,而且中间归档丢失,无法一直应用归档把数据文件追到最新.通过Oracle Database Recovery Check脚本check数据库结果如下这里很明显红色框中数据文件被还原,发现一个可喜的地方,被还
名称NAMEgit-restore - 恢复工作树文件概要SYNOPSISgit restore [<options>] [--source=<tree>] [--staged] [--worktree] [--] <pathspec>… git restore [<options>] [--source=<tree>] [--stage
转载 2024-04-03 13:39:40
108阅读
         每个系统都应该有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功能,以防各种情况下的数据库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功能挺简单,但在代码实现过程中也多多少少遇到了些问题,我把错误都总结了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先给出正确的代码实现:Imports System.Data.SqlClient Public Class Form1
public void Create( string mdbPath ) { if( File.Exists(mdbPath) ) //检查数据库是否已存在 { throw new Exception( "目标数据库已存在,无法创建 "); } // 可以加上密码,这样创建后的数据库必须输入密码后才能打开 mdbPath
转载 2024-05-23 10:49:32
70阅读
restore和recover区别restore 是还原物理文件,recover 是用日志恢复到一致,用了RMAN备份后就必须要用restore还原,然后才用recover恢复 restore——还原,与backup相对,从备份读出恢复备份的数据。recover——恢复,把restore回来的数据经过一番处理变成正常数据。 如果restore,而不recover的话,数据库是打不开的!因为各文件都
1、使用RMAN(不使用FRA)从自动备份中恢复控制文件ORACLE 会默认地在$ORACLE_HOME/dbs 或者 $ORACLE_HOME/DATABASE 目录中创建服务器参数文件与控制文件。假设已经还原了实例参数文件和启动了实例,还原控制文件时,一般过程是先设置ORACLE_SID 和 登陆 RMAN, 然后设置DBID, 使RMAN知道需要查找哪一个数据库的控制文件。如果使用默认的位置
转载 2024-05-25 23:41:06
197阅读
深度备份还原工具是深度操作系统中的备份还原小工具,可以用来克隆磁盘或分区,备份和还原磁盘或分区中的数据。深度备份还原工具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包括:btrfs, ext2, ext3, ext4, f2fs, fat12, fat16, fat32, hfsplus, minix, nilfs2, ntfs, reiser4, vfat,若不支持某一文件系统,则会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全量备份。深度备份还原
.NET Reactor 4.0 (Beta) 相对于以前的版本有很大的提升,就连最常用的 "Suppress ILDASM " 都升级成 "Suppress Decompilation / Anti ILDASM "。本文就是用这个功能做案例,来锻炼自己对元数据表结构的认知。1. 加密 找个目标程序集,用 4.0 加密,注意不要选择其他选项,仅选中 "Quick Settings" 中的
转载 2024-06-23 13:52:59
26阅读
本文主要记录一下redis内部命令。命令总览:1.MIGRATE2.DUMP3.RESTORE4.SYNC5.PSYNC 命令介绍:1.MIGRATE可用版本: >=2.6.0时间复杂度: O(N)命令格式: MIGRATE host post key destination-db timeout [copy] [replace]作用:将key原子性的从实例传送到目标实例的指定数据
转载 2023-07-09 23:35:48
337阅读
live-server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实时重载功能的小型开发服务器。用它来热加载你的HTML / JavaScript / CSS文件,但不能用于部署最终的网站。优点一键安装,实现自动刷新,架设本地服务器环境。比起 gulp 构建 实现自动刷新,架设本地服务器环境,需要安装自动刷新插件gulp-livereload,架设本地服务器插件gulp-server。live-server简直一步到位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