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四种集群模式:NAT、DR、TUN、FULLNAT介绍Cluster:集群,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将多台计算机组合起来形成的单个系统 LB:Load Balancing,负载均衡,多个主机组成,每个主机只承担一部分访问请求LVS负载均衡核心概念LVS:Linux Virtual Server,负载调度器,内核集成,工作在传输层,四层负载均衡开源软件,可以实现Linux平台下的负载均衡, 由章文嵩
lvs原理详解 LVS原理详解LVS简介  Internet的快速增长使多媒体网络服务器面对的访问数量快速增加,服务器需要具备提供大量并发访问服务的能力,因此对于大负载的服务器来讲, CPU、I/O处理能力很快会成为瓶颈。由于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总是有限的,简单的提高硬件性能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采用多服务器和负载均衡技术才能满足大量并发访问的需
转载 2024-02-26 20:37:19
32阅读
一、负载均衡LVS基本介绍 LB集群的架构和原理很简单,就是当用户的请求过来时,会直接分发到Director Server上,然后它把用户的请求根据设置好的调度算法,智能均衡地分发到后端真正服务器(real server)上。为了避免不同机器上用户请求得到的数据不一样,需要用到了共享存储,这样保证所有用户请求的数据是一样的。 LVS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LVS是什么?LVS是基于4层的负载均衡技术,它是Linux内核的一个模块。LVS的四种模式:1)NAT模式客户端访问LVS时,LVS通过重写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且根据预设的调度算法,将请求分派给后端真实服务器,真实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处理后,发出响应报文也需要通过LVS返回,返回时需要修改报文的源地址,然后返回给客户,完成整个负载调度过程。NAT 模式就是使用 DNAT(目标地址转换,改变的是目标地
转载 2024-02-29 14:44:39
32阅读
LVS健康检查 #!/bin/bash RIP1=192.168.2.100 RIP2=192.168.2.200 VIP=192.168.4.5:80 while 1 do for IP in $RIP1 {IP} &> /dev/null web_state=$? ipvsadm -Ln | grep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
生产环境该如何选择lvs的工作模式,和哪一种算法?在生产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lvs的工作模式以及算法呢?首先咱们先了解下lvs都有哪些工作模式和算法。lvs的工作模式:1.nat模式工作原理:当请求到来时,Director Server上处理的程序将数据报文中的目标地址(VIP)改成具体的某台Real Server,端口也改成Real Server的端口,然后把报文发给Real Server。R
LVSLVS是一个开源的软件,可以实现LINUX平台下的简单负载均衡,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缩写,意思是Linux虚拟服务器,目前有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VS/NAT、VS/TUN和VS/DR);八种调度算法(rr,wrr,lc,wlc,lblc,lblcr,dh,sh):LVS工作在一台server上提供Directory(负载均衡器)的功 能,本身并不提供服务,只是
一、写在前面        在前面组建好单个服务器后,现在开始规划集群网络流量负载平衡的方案,这也是集群当中很关键的一部分。  二、应用场景分析——HAProxy or LVS?        这里以HAProxy和LVS两个负载平衡工具,从流量流经之路来分析,讨论适合Gerri
转载 2024-05-05 16:07:28
62阅读
生产中,我们需要检测RS状态,当RS服务异常时,应该将RS移出集群,而当RS恢复之后,再将RS加入到集群中。下面是脚本内容#!/bin/bash VIP=192.168.10.3 ##集群服务端口号 CPORT=80 RS=(192.168.10.7 192.168.10.8) ###RS主机的状态,1表示状态正常 RSTATUS=(1 1) #权重 RW=(2 1)
原创 2016-09-03 23:29:33
3376阅读
1.在lo上配置vip  ip addr add 192.168.50.246/32 dev lo label lo:02.抑制arp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ignore  echo 2 &
原创 2017-05-25 16:09:08
1917阅读
由于实验室拟态存储的项目需要通过NAT模式来映射NFS服务器已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通过调研了多种负载均衡机制,笔者最终选择了LVS的NAT模式来实现需求,接下来通过博客来记录一下LVS-NAT模式的配置流程。1.LVS服务的简介: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写,意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在1998年5月由章文嵩先生主导开发。LVS集群实现了IP负
转载 2024-05-11 23:29:40
0阅读
Lvs负载均衡的配置 作者:china_Linux_hyrhel6 自带 LVS 软件包 安装 ipvsadm 软件包即可使用yum install ipvsadm -y(注意这里需要先配置yum源)三种 IP 负载均衡技术的优缺点归纳在下表中:注:以上三种方法所能支持最大服务器数目的估计是假设调度器使用 100M 网卡,调度器的硬件配置与后端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相同,而且是对一般 Web
转载 2024-05-26 14:16:35
70阅读
1.LVS1.1LVS 简介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简写:LVS)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由章文嵩博士在1998年5月成立的一个开源项目,是国内最早出现的自由软件项目之一。现在已经是Linux标准内核的一部分。 LVS是一种基于TCP/IP的负载均衡技术,采用IP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内容请求分发技术,工作于OSI七层网络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是一个虚拟的
转载 2024-06-21 10:45:51
71阅读
一、LVS简介 1.LVS(Linux Virtual Server),负载调度器,内核集成2.LVS体系结构 LVS架构的服务器集群系统有三个部分组成:Loader Balancer(负载均衡层),Server Array(中间的服务器群组层),Shared Storage(数据共享存储层)。3.LVS工作原理当用户访问 www.sina.com.cn 时,用户数据通过层层网络,最后通过交换机进
转载 2024-03-28 15:19:30
100阅读
 1、负载均衡集群介绍1.1、什么是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集群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来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负载、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搭建负载均衡器的需求:1)把单台计算机无法承受的大规模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2)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
转载 2024-05-06 09:57:19
47阅读
一、LVS简介LVS是章文嵩博士发起和领导的优秀的集群解决方案,许多商业的集群产品,比如RedHat的Piranha,Turbo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等,都是基于LVS的核心代码的。在现实的应用中,LVS得到了大量的部署,请参考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deployment.html关于Linux LVS的工作原理和更详细的信息,请参
转载 2024-05-27 20:11:33
76阅读
一、基础知识。1、传输控制层中。netstat -natp 可以查看有哪些程序用了哪些端口号连接到哪些地址2、网络层。rount -n查看路由表。3、链路层。arp -a 查询ip对应的MAC地址。二、LVS原理。各种乱七八糟定义。以及负载均衡器的几种实现方式(包含LVS的)等等,balabala.理论知识,有空再补。3、LVS搭建。隐藏VIP方法:对外隐藏、对内可见1、目标MAC地址全为F,交换
转载 2024-04-08 18:29:03
40阅读
1 keepalived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File for keepalivedglobal_defs {#   notification_email {#     acassen@firewall.loc#     failover@firewall.loc#     sysadmin@firewall.
原创 2014-07-10 09:32:15
297阅读
LVS的介绍与配置1. LVS简介2. lvs的三种工作模式2.1 第一种工作模式基于NAT模式的LVS模式负载均衡2.1.1LVS-NAT的优点与缺点2.2 第二种工作模式基于TUN的LVS负载均衡2.2.1 TUN的优点与缺点2.3 第三种工作模式基于DR的LVS负载均衡2.3.1 DR的优缺点3. LVS的八种调度方法3.1 静态调度方法:仅依据算法本身进行轮询调度3.2 动态调度方法:4
一、nat模式配置环境说明:网卡(自动获取也可以,充当vip):                        192.168.254.13  &nb
转载 2024-05-14 08:58:11
7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