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盘常见问题,持续更新。1、优盘中的文件全部变成快捷方式解决办法打开优盘,查找updat.vbs文件脚本,此文件脚本为病毒脚本,若找不到文件脚本则开启隐藏文件查找功能,查看隐藏文件中有没有这个文件,删除就可以了。2、删除U盘时提示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的解决办法安全删除U盘时,大家常常会遇到提示“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请稍候再停止该设备。” 这种情况下可以强行拔下U盘吗?当然不可以!这时候如果强
转载
2024-07-29 09:43:45
87阅读
####系统基础磁盘信息####/dev/hd0 #系统串口硬盘
/dev/sda #系统并口硬盘
/dev/cdrom /dev/sr0 #系统光驱
/dev/mapper/ #系统当中虚拟出来的设备
dfisk -l #
当我们需要将u盘从电脑中安全弹出时,有时会遇到u盘被占用的情况,导致无法安全地弹出u盘,这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第一部分:u盘被占用不能安全弹出怎么解决u盘被占用不能安全弹出来里面的文件会丢失吗?当u盘被占用而不能安全弹出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风险。我们可以先尝试下面的方法解决u盘被占用不能安全弹出来的问题:●方法1.关闭使用u盘的所有程序如果u盘被打开的文件或程序占用了,首先尝试关闭它们,
插入U盘之后,按照下面的步骤:1.fdisk -l /dev/sd* fdisk -l 列出指定设备的分区表信息。由于usb盘是被模拟为scsi设备访问,所以会被自动命名为sd*。 通常这一步就能找到U盘,如果U盘有指示灯也会亮,表示被找到。2.如果执行上一个命令没有反应,或者某些信息显示模块没有加入
转载
2024-05-30 23:40:54
100阅读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客户使用完U盘后,小心翼翼的检查是否相关程序已经关闭,以免在安全退出U盘时,又会遇到讨厌的提示“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请稍后再停止该设备”。该故障解决方案很简单,小方在本文介绍其中的四种。解决方法:方法一: 我们大部分使用U盘的情况,都是“复制”“粘贴”数据文件,而如果复制的是U盘上的文件,这个文件就会一直放在系统的剪切板里,处于待用状态。而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退出U盘的话,就
转载
2023-12-25 13:40:42
87阅读
Centos6.4的U盘安装方法,优盘便于携带且高效。它一定是你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以CentOS-6.4-i386为例,接下来为你带来分晓。 准备工作,需下载UltraISO( 软碟通)、Centos6.4镜像、。这些百度里一搜都是一大把的。安装好软件,插入优盘,打开UltraISO软件,找到Centos6.4安装镜像(如图操作)删除其他文件仅保留images、isolinux两文件
转载
2024-04-26 09:26:30
77阅读
1、Linux命令1、关机、重启关机 :init 0重启 :init 62、rm1、rm -rf 文件/目录r :递归删除文件夹内的子文件夹f :强制删除,force2、练习1、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AID03目录cdmkdir AID032、在AID03下创建三个目录:Ubuntu 、CentOS 、RedHatcd AID03mkdir Ubuntu CentOS RedHat3、在Ubuntu目
转载
2024-10-21 10:43:52
114阅读
用过U盘的朋友们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想退出U盘时,点击右下方的“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现在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请稍后再停止该设备”。有的朋友怕直接拔下U盘后,U盘里的数据会丢失。实际上这个时候并没有打开U盘中的文件,U盘也是正常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直接拔出U盘里的数据会不会丢失呢?绿色软件下么还是建议你能按照windows旗舰版正常步骤进行,毕竟我们ghostx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备受关注,而U盘作为一种流动性强、方便携带的存储设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Linux操作系统则以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著称,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么,如何在Linux系统下使用U盘,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呢?
首先,针对U盘在Linux系统下的使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在插入U盘之后,Linux系统会自动挂载U盘并将其识别为一个设备,一般为/
原创
2024-03-06 10:54:31
157阅读
1 安装前准备 操作系统安装盘一张,本次使用红旗Linux server 3 Sp4。用于制作Raid驱动U盘一个。 2 Raid配置 根据服务器硬盘个数,确定Raid级别。待补充Raid配置截图。 3 系统安装 使用光盘安装或将系统镜像写入到U盘。使用UltraISO工具可将操作系统镜像写入到U盘,简要步骤见以下截图。1、打开需要写入U盘的操作系统镜像,如示例中打开
转载
2024-05-13 20:34:20
380阅读
用完优盘能不能直接拔掉?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个疑问,不过看后面一些人也都是需要点击弹出,然后再拔掉。当然也有人直接拔掉的。那么你用优盘的时候是否是直接拔掉呢?或者说是能不能U盘用完之后,直接拔掉呢?答案是:可以的。 U盘 我们身边不少人也是需要弹出然后再拔掉,造成很多人养成在用完U盘之后弹出再拔掉的原因,多是因为听说或者认为直接拔掉电脑的U盘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硬件损坏。那么会是这样
转载
2023-07-05 12:49:12
1648阅读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电脑桌面右下角不能显示u盘图标解决方法,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把,u盘插入电脑,结果右下角不显示u盘**入的图标。现象:任务栏小喇叭和u盘图标显示有问题,每次开机后,在右下角看不到小喇叭图标,插上u盘后,也看不到u盘的图标,但在资源管理器那儿,还能看到有那个U盘,并且也能在里面存取文件,u盘在别的机器上可用,并试过不同类型u盘和***存储设备。在
转载
2024-06-26 09:01:27
79阅读
Linux机器硬件及软件说明:Inter i386CPU,1.5GHz,512M内存 IDE硬盘(非常重要,如果是SATA硬盘,硬盘名称会有区别)使用的U盘容量大于3.7GB 一、首先需要制作U盘安装盘1.下载ISO镜像文件,我下载的是CentOS-5.3-i386-bin-DVD.iso2.提取boot.iso,解压下载的镜像文件,或直接用压缩软件打开下载的镜像
转载
2024-01-28 05:55:33
332阅读
win10安装Linux系统详细教程目前想要再Windows系统上安装Linux系统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安装在虚拟机上(VMWare或者VirtualBox),其二是使用win10最新支持的Linux子系统安装(但是免费的好像只有ubuntu),其三就是使用U盘安装(这种方式可以彻底改装成Linux系统,当然也可以是双系统);1 下载CentOS系统下载链接: 进入到界面中点击如下箭头所示下载到电脑
转载
2024-01-10 14:50:14
137阅读
写过这个功能的童鞋应该很理解我,当初找了大量的资料也只能做到在两者都插入时分辨出哪个是哪个,只插入其中一方,则一脸无奈,当初我甚至在界面上写"检测U盘或SD卡插入,总容量为xx,可用容量为xx"这样的,特别尬. 现在又要写这个功能,而且是分成两个模块
转载
2023-08-31 10:03:08
180阅读
菜单(Player)中有一项是可移动设备,中选择U盘,然后选择连接(断开主机), 然后在命令行中敲入 fdisk -l 正常情况下是sda是硬盘的信息,然后将会看到一个单蹦的sdb4的信息(sdb4可能不会马上出来,需要等一会儿),这个就是设备是U盘 然后在/mnt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usb文件夹 m
转载
2017-08-23 22:03:00
115阅读
2评论
USB闪存存储装置(优盘)一般只有钥匙扣大小,存储容量多为32MB和64MB。由于具有轻巧精致、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特别是对比软盘具有容量较大、安全可靠、读取速度较快等特性,越来越多人使用这种装置取代了软驱与软盘,在PC之间交换文件。目前新出的主板BIOS都支持USB软盘和硬盘的启动方式,这样对于Windows 98的系统维护与安装工作越来越方便。但是,厂家仅提供制作Windows 98启动
二.格式化U盘利用windows自带的格式化功能或第三方工具将你的U盘格式化成FAT格式(FAT32),格式化前备份U盘上的数据.
三.安装syslinux下载syslinux for windows版本(压缩包)http://www.kernel.org/pub/linux/utils/boot/syslinux/1,解压2,进入cmd界面并切换到解压得到的syslinux目录下假设你解压后得
原创
2009-11-27 10:31:00
1484阅读
本文以U盘为例,设备文件为/dev/sdb1卸载U盘umount /mnt/usb格式化U盘mkfs -t ext3 /dev/sdb1
1、编辑/etc/fstab文件/dev/sdb1 /mnt/usb ext3 defaults,usrquota,grpquota 0 02、重新挂载U盘mount -o remount /mnt/usb3、建立磁盘配额文件quotacheck
转载
2009-12-01 15:03:27
2024阅读
利用U盘安装linux
在没有光驱的条件下,只能用U盘来安装系统
准备工作:
1).U盘一个:建议8G,至少4G。由于制做U盘引导时会将U盘格成FAT32格式,所以linux2)ISO文件不能大于4G;
2).UltraISO软件:用于制做引导盘子
3).linux系统镜像文件(大于4G不可用,如果大于4G,建议采用NFS,或FTP的方式)
原创
2012-06-09 14:06:22
9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