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是一款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作为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内核的引导过程是系统启动的第一步。在Linux系统中,引导的过程通常由BIOS或UEFI加载启动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再加载Linux内核,最终将系统启动起来。
红帽是一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支持的Linux发行版公司。红帽公司的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开发,为企业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环境。在红帽系统中,
原创
2024-03-08 10:11:34
83阅读
Linux 内核引导
Linux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其内核引导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过程。内核引导主要是指启动计算机时,将 Linux 内核加载入内存并启动的过程。本文将对 Linux 内核引导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Linux 内核引导过程主要分为 BIOS/UEFI 引导和 boot loader 引导两个阶段。
BIOS/UEFI 引导是计算机启动时的第一步。在此阶段,计算机会
原创
2024-02-05 16:31:19
126阅读
这篇教程分两块 一 、内核编译生成镜像文件 二、 Linux内核的引导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内核的编译。 在这之前需要你下载内核源码和内核编译相关软件包 我这里用Linux-2.6.32.60作为示例。如下图 (将文件放到虚拟系统桌面) 这一步分7个小步骤: 1、安装相应的软件包 然后执行命令 sudo bash ./INSTALL.sh进行安装 2、拷贝源码到/usr/src并解压 源码包就是li
转载
2024-05-18 16:47:51
72阅读
1,当系统上电或复位时,CPU会将PC指针赋值为一个特定的地址0xFFFF0并执行该地址处的指令。在PC机中,该地址位于BIOS中,它保存在主板上的ROM或Flash中 2,BIOS运行时按照CMOS的设置定义的启动设备顺序来搜索处于活动状态并且可以引导的设备。若从硬盘启动,BIOS会将硬盘MBR(
转载
2017-07-16 10:03:00
84阅读
2评论
Linux内核引导uBoot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uBoot(即Universal Boot Loader)是一个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用于启动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内核。而Linux内核作为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在嵌入式系统中也被广泛应用。那么,在嵌入式系统中,Linux内核是如何被引导的呢?答案就是通过uBoot来引导Linux内核。
Linux内核引导uBoot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创
2024-04-16 10:02:45
128阅读
原文链接:http://www.jinbuguo.com/kernel/boot_parameters.html作者的更多资料:http://www.jinbuguo.com/
转载
精选
2015-10-22 19:27:18
581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是一位开源理念的坚定支持者,所以本文虽然不是软件,但是遵照开源的精神发布。无担保:本文作者不保证作品内容准确无误,亦不承担任何由于使用此文档所导致的损失。自由使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阅读/链接/打印此文档,无需任何附加条件。名誉权: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转载/引用/再创作此文档,但必须保留作者署名并注明出处。其他作品本文作者十分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如果你
转载
2021-06-10 11:13:03
329阅读
CentOS 7.0 系统更改内核启动顺序 可以 uname -a查下当前的 由于 CentOS 7 使用 grub2 作为引导程序,所以和 CentOS 6 有所不同,并不是修改 /etc/grub.conf 来修改启动项,需要如下操作: 1. 查看系统内部有多少个内核: 2..配置从默认内核启动
转载
2018-01-24 10:55:00
200阅读
2评论
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 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等等。启动第二步--读取MBR硬盘上第0磁道第一个扇区被称为MBR,也就是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它的大小是512字节,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分区表信息。系统找到BIOS所指定的硬盘的MBR后,就会将其复制到0
转载
2024-09-16 21:38:27
65阅读
Linux 2.6 版内核引导过程浅谈 阅读linux内核源码的过程,是一个将计算机学科的所有理论课程与实际的产品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阅读类UNIX的源码,在国外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曾经伴随了一代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遗憾的是,我学了几年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直到最近才感觉有了一定的积累,进而阅读了linux内核的源码,切实感受到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髓的操作系统的魅力所在。
1.
转载
精选
2011-05-23 23:42:34
714阅读
kernelversion 此目标用于输出内核版本号。 相关变量 变量 说明 VERSION 主版本号 PATCHLEVEL 补丁版本号 SUBLEVEL 子版本号 EXTRAVERSION 附加版本号 KERNELVERSION 内核版本号,详看注解 1 注解: KERNELVERSION 内核版 ...
转载
2021-08-23 16:59:00
829阅读
顶层Makefile的总体框架结构
既然前面我们说过顶层Makefile最为重要,那么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这个文件。在你用VI编辑器打开这个文件时,千万别被它的复杂吓倒。这个文件虽然行数颇多,但其实里面也是有道道可寻的,我们可以抽出其中最重要的框架结构出来,列出如下(稍做整理和缩进):
从上面的框架中可以看出,影响内核构建过程动作的有数个变量,分别是:KB
原创
2011-02-25 11:36:49
617阅读
Linux内核构建系统之八 yihect | 11 元月, 2011 12:59 在编译 vmlinux 以及 modules 的过程中,构建系统已经产生了很多输出:vmlinux elf 映像、System.map符号表文件、各种内部模块等等。这些东西是编译支持任何架构的Linux内核过程中都要产生的,但是如果要想真正去使用Linux内核,光用前面产生的 vmlinux 是不行的。因为前面产生
转载
2022-11-07 19:18:48
171阅读
建系统之五yihect | 09 元月, 2011 10:52对另外构建目标的处理,我们使用两个例子来讲述,那就是配置内核后用来编译内核的命令:"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
转载
2022-11-07 19:19:22
110阅读
ets是必要的。内核构建系统所支持的目
转载
2022-11-07 20:12:31
179阅读
回到我们的主框架上面来,讨论完配置目标的处理后,就轮到框架中 "ifeq ($(config-targets),1)-endif" 块的 else 部分了。这部分是为了处理那些构建目标以及和.config无关的目标,其对这些目标处理的代码都位于框架中的E部分中。在E部分之前,有一个不小的 "ifeq ($(dot-config),1)-endif"
原创
2011-02-25 11:38:33
376阅读
Linux内核构建系统之六 yihect | 10 元月, 2011 16:38 回到处理 vmlinux 的那条规则上面来,在处理好 $(vmlinux-lds) $(vmlinux-init) $(vmlinux-main)等目标后,构建系统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 vmlinux.o 和 $(kallsyms.o) 了。内核构建系统之所以要在链接 vmlinux 之前,去链接出vmlinux.o
转载
2022-11-07 19:18:57
239阅读
make 工具来自动化的管理他们的应用项目工程,就必须正确处理所要编译的目标和生成
转载
2022-11-07 20:11:06
167阅读
译外部模块的命令:"make ARCH=arm CROSS_CO
转载
2022-11-07 20:11:17
100阅读
,就轮到框架中 "ifeq ($(config-targets),1)-endif" 块的 else 部分了。这部分是为了处理那些构建目标以及和.config无关的目标,其对这些目标处理的代码都位于框架
转载
2022-11-07 20:12:04
3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