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模型不是一套规则,而更像是一个帮助工程师表征系统的模型。RS485接口很好地包含在OSI 模型的前三层中,总线的实际实现在应用层中进行了表征。这一层涵盖了设备使用的地址或命令集以及数据的解释。它还包括设计人员期望获得多少数据,以及对总线本身的控制。 OSI 模型不是一套规则,而更像是一个帮助工程师表征系统的模型。RS485接口很好地包含
转载 2023-12-21 10:58:38
120阅读
Linux操作系统中,RS485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RS485是一种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支持多点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而在Linux上使用RS485通信协议,则需要借助于红帽(Red Hat)操作系统的支持。 红帽(Red Hat)是一家专门提供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的公司,它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Linux中使用RS485通信协议的过程,可以通过红帽
原创 2024-02-01 11:29:37
481阅读
Linux RS485是一种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串行通信的协议。它是一种基于RS-485物理层的通信方式,允许在远距离范围内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本文将介绍Linux RS485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在Linux系统中使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RS-485通信协议。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支持多点半双工通信,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具
原创 2024-02-02 10:27:30
677阅读
1、基本的RS485电路:上图是最基本的RS485电路,R/D为低电平时,发送禁止,接收有效,R/D为高电平时,则发送有效,接收截止。上拉电阻R7和下拉电阻R8,用于保证无连接的SP485R芯片处于空闲状态,提供网络失效保护,提高RS485节点与网络的可靠性,R7,R8,R9这三个电阻,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改变大小,特别是使用120欧或更小的终端电阻时,R9就不需要了,此时R7,R8使用680欧电阻。
在《Linux串口编程编程一文中介绍了串口应用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如:串口打开关闭、串口设置、数据收发等。本篇文章主要基于常规串口操作进行了扩充,主要介绍如下操作:Linux系统使用非标准波特率同步方式串口发送select I/O复用串口数据读写串口参数VTIME和VMIN的作用RS485串口功能应用串口同步等待Modem信号变化与上一篇文章类似,为方便用户使用我们将以上串口操作均封装成了独立的函
转载 2024-01-04 19:52:31
121阅读
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包括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串口通信,而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在Linux系统中,使用红帽公司提供的工具和技术能够很方便地实现RS485通信。 红帽公司是一家以开源软件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其产品和技术在Linux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在Linux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基础的通信方式,而RS485
原创 2024-05-28 11:19:26
143阅读
Linu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内核,具有开源的特性,灵活性强大,可运行于各种硬件平台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Linux操作系统与RS485通信协议和Modbus通信协议配合使用,为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便利。 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具有较远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Modbus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自动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支持点对点和多点网络
原创 2024-05-29 11:17:08
221阅读
rs485 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
转载 2016-06-13 09:14:00
361阅读
2评论
转载自正点原子ppt 串口是一种接口标准,它规定了接口的电气标准,简单说只是物理层的一个标准
原创 2022-12-07 01:15:17
545阅读
485是两线传输的,9600BPS的时候,1000米。A即正端,B是负端,A比B高5V,即1,B比A高5V,即0. 直接对接A(A+)、B(B-)、G(GND),但是G
原创 2023-10-08 09:15:27
1469阅读
  项目上用到了RS485总线,实话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总线,虽然听得还是挺多的,但是对电气没有研究,此篇文章将介绍RS485总线的电气概略,限于时间原因,后面会将深入研究结果总结出来。规定一个收发器必须能够驱动高达 32 单位负载的总共模负载,同时能够给 RD = 60Ω 差分电阻提供 VOD = 1.5 V 的差分输出电压。另外,该
我正在尝试在我的程序中设置半双工通信.我的RS485收发器使用RTS标志(TIOCM_RTS)在发送和接收之间来回切换.要发送/接收数据,我需要手动更改RTS标志:  >将RTS设置为高.>发送数据.>将RTS设置为低. int setRTS(int level) { int status; ioctl(ser_port, TIOCMGET,
串口知识之RS485 日常生活中用的也是比较少的(相对于RS232)232 比较早,市场上比较多的设备接口基本上都是RS485,RS232,下面着重说一下RS485。串口RS485485(一般称作RS485/EIA-485)是隶属于OSI模型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为2线,半双工,多点通信的标准。它的电气特性和RS-232大不一样。用缆线两端的电压差值来表示传递信号。RS485仅仅规定了接受端和发
转载 2024-05-14 15:33:41
245阅读
http://wpp9977777.blog.163.com/blog/static/4625100720138495943540/ 串口通讯是电子工程师和嵌入式开发工程师面对的最基本问题,RS232则是其中最简单最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是初学者往往搞不清有关的名词如UART和RS232或RS485之间
转载 2017-01-19 16:49:00
344阅读
简单介绍:RS485总线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标准,采用平衡发送与差分接收的方式,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应用场合: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场合,可以应用于多节点的场合 典型电路介绍: 一、非隔离型的RS485传送电路 当然,上图并不是完整的485通信电路图,我们还需要在A线上加一个4.7K的上拉偏置电阻;在B线上加一个4.7K的下拉偏置电阻。中间的R16是匹配电阻,一般是120Ω,当然这个具体要看
RS232 RS232是一种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 。RS232最经常使用的连接方式是三根线: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 电平信号:逻辑1(MARK)=-3V~-15V,逻辑0(SPACE)=+3~+15V 传输距离: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同意有2500pF的电
RS485接口 百科名片 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RS485。 布网引出线应尽量短 注意阻抗的连续性 注意终端负载电阻 区别HART网络 现场总线网络 RS485网络: 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 6V~- 2...
转载 2013-06-07 20:36:00
296阅读
# Java RS485通信简介 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RS485通信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它允许多个设备通过同一根传输线进行双向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Java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库来实现RS485通信。本文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RS485进行通信,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 什么是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协议是指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标准,用于实现设备之间
原创 2023-08-26 04:47:50
594阅读
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 6V~- 2V表示“1”。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
转载 2024-01-16 22:33:09
309阅读
树莓派python485设备通信1、程序设计简单概述 树莓派通过Modbus-Rtu协议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数据以及门磁的状态,以及控制继电器动作。 本demo完整工程2、程序设计逻辑分析在temp_hum_door.py文件中实现整个控制逻辑:温湿度和门磁状态获取函数里面引用类(从new_relay_control文件中引用relay ),执行相应的控制逻辑;通过控制id_value值执行不同的逻辑
转载 2023-09-04 20:14:47
65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