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址 IP地址采用D类IP地址确定的组,地址范围是224.0.0.0 到 239.255.255.255. 2 组管理协议(IGMP) 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路由器必须支持IGMP协议任何没有开启IGMP的路由器仅简单的丢弃接收到的数据 3 使用IP 1 加入离开组 IP_ADD_MEM...
转载 2012-10-19 22:16:00
79阅读
2评论
IP是实现数据一对通信的模式。从一个源点传送到多个目的地,数据仅
转载 2014-11-11 18:36:00
662阅读
2评论
《》IP技术也叫做IP技术,具体的内容见《计算机网络——谢希仁》,下面只是介绍一下IP的一些原理、概念和特点《》IP技术实际上是由运输层的UDP协议应用程序来使用的技术,因此它是一种无连接的、无差错校验的、不可靠的协议《》IP的实现需要有三方面的支持:      ①组:一个组由一个D类IP地址唯一标识,称为
转载 2023-07-26 08:52:02
178阅读
一,引言什么是单播?只有一个源点网络和一个终点网络。源点网络和终点网络的关系是一对一的。数据报途径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将这个分组仅从一个接口转发出去。图例:什么是?在系统中,有一个源点一组终点。这是一对的关系。在这种类型的通信中,源地址是一个单播地址,而目的地址则是一个组地址。图例:和多个单播的区别?是由源点发送单个分组,然后一路上有各个路由器复制这个分组。所有分组副本的目的地址都是一样的。在多个单播中,从源点开始就发出多个分组。例如,如果有四个终点,那么源点就发送四个分组,且每个分组具有不同的单播终点。例如,向一组人放一份电子邮件报文时,就是使用了多个单播。电子邮件软件把报文
原创 2021-08-05 15:52:23
800阅读
IP(也称多址广播或组)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TCP/IP网络技术。作为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是节省网络带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网络音频/视频广播的应用中,当需要将一个节点的信号传送到多个节点时,无论是采用重复点对点通信方式,还是采用广播方式,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只有才是最好的选择。
摘要: 通信是现在的一大 网络热点技术。本文主要叙述了 IP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编址,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路由算法和已有的选路协议,以及正在研究的新选路协议。还介绍了中的主要问题:安全问题和 QoS问题,并简要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路由 树 1.引言   随着Int
转载 2024-05-27 16:36:40
16阅读
 广播是用于建立分步式系统:例如网络游戏、ICQ聊天构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重要工具。使用广播的程序和UDP向单个介绍方发送信息的程序相似。区别在于广播程序使用特殊的IP地址。目录 一、配置Linux支持IP二、使用LinuxIP广播数据  例如本地计算机的的IP地址是:127.0.0.1二它的地址是: 224.0.0.1。这是由RCF 1390定义的。为发送IP
转载 精选 2008-07-29 10:56:31
1225阅读
文章目录(组)组建立过程组结构图代码serverclient(组)组组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临时的。组组地址中,有一部分由官方分配的,称为永久组组。永久组组保持不变的是它的ip地址,组中的成员构成可以发生变化。永久组组中成员的数量都可以是任意的,甚至可以为零。那些没有保留下来供永久组组使用的ip地址,可以被临时组组利用。224.0.0.0~224.0.0.255 为预留的组地址(永久组地址),地址224.0.0.0保留不做分配,其它地址供路由协议使用;224.0.
原创 2020-10-30 22:38:47
4268阅读
224.0.0.0到239.255.255.255  这些都叫组地址 我举个 不太严谨 的例子有几个主机已经加入了 224.1.1.1 这个组 192.168.1.1---192.168.1.2---192.168.1.3---比如这三个ip地址加入了组224.1.1.1 然后组源10.1.1.1--- 向224.1.1.1 这个组地址发送信息
原创 2016-08-11 14:53:18
10000+阅读
标题:发挥Linux的优势,实现高效网络通信 在现代信息交流的时代,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主流操作系统之一,Linux通过其强大的网络功能一直备受赞誉。其中,LinuxLinux Multicast)作为一种高效的网络通信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将介绍Linux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功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
原创 2024-01-30 21:07:03
122阅读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它们都是动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决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而IP则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同时向多个主机发送相同的数据包,节省网络带宽和减少数据传输次数。 OSPF和ISIS的目的
原创 2024-02-20 10:43:20
97阅读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和OSPF协议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IP地址是一种能够同时向多个主机发送数据包的IP地址,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动态路由协议,能够帮助网络中的设备找到最短路径来传输数据。 在华为网络设备中,IP地址和OSPF协议的使用非常普遍。IP地址可以被用于视频会议、实
原创 2024-02-23 12:33:47
83阅读
 使用广播可以将封包发送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使用则仅将封包发送到网络节点的一个集合。 1.1 地址 为了发送IP数据,发送者需要一个合适的地址,这个地址代表一个组,IP地址采用D类IP地址确定的组,地址的范围是224.0.0.0到239.255.255.255。不过有些地址保留为特殊的目的使用。 224.0.0.0 --------------
原创 2013-05-02 23:11:31
1155阅读
VXLAN (Virtual Extensible LAN) 是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虚拟网络相互通信。在数据中心网络中,IP 组是一种支持将数据包同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的通信机制。结合 VXLAN 和 IP 组,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中心的网络虚拟化和通信。 在华为设备中,通过配置 VXLAN IP 组,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虚拟化和扩展。VXLAN 技术通过在底
原创 2024-03-08 14:12:04
40阅读
# Java组UDP实现IP地址通信指南 在互联网中,组(Multicast)是一种重要的网络通信机制,允许单个源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多个目标设备。Java 提供了对 UDP 组的支持,本文将带你逐步了解如何实现 Java 组IP 地址的设置。 ## 流程概述 我们可以将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说明
原创 11月前
48阅读
。ser.c#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netdb.h>#include <errno.h>#define BUFLEN 255intmain (int argc
转载 2021-08-23 11:14:37
1592阅读
IP 一、IP 的基本概念1.1.简介不使用时需要发送 90 次单播:使用时只需要发送 1 次:1.2.IP 的一些特点多使用组地址:D 类IP地址支持地址只能用于目的地址,而不能用于源地址。永久组地址:由因特网号码指派管理局 IANA 负责指派。的组成员是动态的。可以使用硬件进行二、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因特网号码指派管理局 IANA 拥有的以太网地址
转载 2023-12-17 18:25:17
69阅读
     单播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信,广播用于一个主机对整个局域网上所有主机上的数据通信。单播和广播是两个极端,要么对一个主机进行通信,要么对整个局域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实际情况下,经常需要对一组特定的主机进行通信,而不是整个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这就是的用途。一,  的概念,也称为“组”,将网络中同一业务类型主机进行了
Linux作为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拥有众多功能强大的特性,其中之一就是支持(multicast)功能。而在Linux中,通过使用socket编程,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功能。 在网络编程中,Socket编程是一种通信机制,允许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在使用Socket编程中,通过创建一个socket,可以在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双向通信。而在Linux中,通过使用Socket编程可以轻松实现
原创 2024-03-29 09:58:55
101阅读
Linux系统中,Netlink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通信机制。Netlink是Linux内核和用户空间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机制,可以通过套接字来实现。而Netlink是通过将数据发送到一组指定的进程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Linux系统中,Netlink机制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使得多个进程可以同时接收相同的数据,并且可以同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机制在大规模的网
原创 2024-04-15 14:13:34
9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