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之前项目中一直使用dubbox,最近dubbo社区又开始进行维护,公司正好又有一个新项目启动,本来想用spring-boot,正好进行下相关学习,奈何领导这关没过,还是让用最原始的spring-xml的配置方式,但是spring社区已经推荐用java代码配置的方式取代xml,所以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采用最新的spring配置dubbo的方式,关于spring-boot的学习只能在课下进行了。
一、集群容错1.服务路由服务路由包含一条路由规则,路由规则决定了服务消费者的调用目标,即规定了服务消 费者可调用哪些服务提供者,dubbo提供三种服务路由实现,分别为条件路由ConditionRouter、脚本路由ScriptRouter、标签路由TagRouter1)条件路由规则的格式: [服务消费者匹配条件] => [服务提供者匹配条件] host = 10.20.153.10 =&gt
文章目录前言一、spring 自定义标签解析过程:二、dubbo的配置文件处理:三、spring容器在实例化ReferenceBean 时、进行服务引用:四、spring容器初始化后通知ServiceBean 进行服务暴露:五、综上所述dubbo的流程可以简化为:六:为了方便后续讲解原理对各种config配置对象及其参数的理解;这里整理了dubbo常用配置详解:七、zk上注册的节点:总结 前言文
   上一节我们主要讲解了利用dubbo-admin如何进行参数的动态修改,本节将重点介绍集群实现中另外一个实现细节:路由机制,Dubbo的路由机制主要解决的目的就是服务调用时,从已知的所有服务提供者中根据路由规则刷选服务提供者。1、Dubbo路由机制概述   以下内容来源于官方文档:    以上是Dubbo 路由机制的基本知识,接下来从源码的角度分析一下其实现原理。2、Router相关类图:Ro
文章目录Dubbo调用过程大致流程调用请求的具体信息协议序列化器调用流程图调用流程源码分析——客户端路由和负载均衡调用的三种方式调用流程源码分析——服务端总结 Dubbo调用过程大致流程客户端根据远程服务的地址,客户端发送请求至服务端,服务端解析信息并找到对应的实现类,进行方法调用,之后将调用结果原路返回,客户端解析响应之后再返回。调用请求的具体信息客户端发送给服务端的请求中应该包含哪些具体信息
1. Dubbo是什么?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SOA服务治理方案。简单的说,dubbo就是个服务框架,如果没有分布式的需求,其实是不需要用的,只有在分布式的时候,才有dubbo这样的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需求,并且本质上是个服务调用的东东,说白了就是个远程服务调用的分布式框架(告别Web Service模式中的WSdl,以服务者与消费者的方
# 如何实现Java Dubbo接口 ## 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Dubbo接口的定义 | | 2 | 实现Dubbo接口 | | 3 | 配置Dubbo服务 | | 4 | 启动Dubbo服务 | | 5 | 调用Dubbo服务 | ## 详细步骤 ### 步骤一:创建Dubbo接口的定义 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Dubbo接口,这个接口
原创 2024-04-14 04:43:29
30阅读
学习目标:通过纯java代码实现dubbo的调用,只涉及消费者部分调用。tips:不涉及spring的版本学习内容:本人通过dubbo的泛化调用,结合网上的一些参考文档,总结了本文章。 dubbo中文文档:https://cn.dubbo.apache.org/zh/docs3-v2/java-sdk/advanced-features-and-usage/service/generic-refe
转载 2023-10-04 15:46:11
188阅读
使用jmeter测试dubbo接口 和使用 jmeter测试 java请求是类似的jmeter测试java接口: 1.创建一个Maven工程 pom.xml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
转载 2023-11-13 15:54:10
138阅读
引言背景单一应用架构垂直应用架构分布式服务架构流动计算架构为什么要用 Dubbo?什么是分布式?为什么要分布式?Dubbo 的架构Dubbo 的架构图解Dubbo 工作原理Dubbo 的负载均衡策略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负载均衡再来看看 Dubbo 提供的负载均衡策略Random LoadBalance(默认,基于权重的随机负载均衡机制)RoundRobin LoadBalance(不推荐,基于权重的
# 如何在Java中调用Dubbo接口而不使用Dubbo接口 在现代的微服务架构中,Apache Dubbo作为一种高性能的RPC框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得服务的调用变得更加简单且高效,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调用Dubbo接口,但我们并没有相应的接口定义。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而安全地实现这一需求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背景 在传统的情况下,我们通
原创 11月前
53阅读
一、dubbo核心机制1.基础概念1.为什么要用 Dubbo?随着分布式服务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越来越多,服务之间的调用和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诞生了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也因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技术,如对服务提供、服务调用、连接处理、通信协议、序列化方式、服务发现、服务路由、日志输出等行为进行封装的服务框架。因此,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调用和治理框架就出现了,Dubbo 也就这样产生了。2
转载 2023-10-13 23:54:14
25阅读
  上一篇写的是spring boot在自己的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简单配置dubbo的步骤,那种配置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超时时间、是否检查)等等,配置起来也挺麻烦的,而我们也习惯传统的那种XML形式的dubbo配置。这一篇写的是spring boot与传统的dubbo xml文件的结合。一、dubbo发布方配置1、首先引入依赖,但是这些依赖就不是上一篇的那个spring boot dubb
转载 2024-02-15 09:29:24
98阅读
dubbo的调用模块也即是一个完整的RPC框架应有哪些模块 1.透明代理:通过动态代理技术(dubbo使用的是javassist来实现),屏蔽远程调用细节以提高编程友好性,将远程调用和普通的接口调用同样的实现方式 2.负载均衡:当有多个提供者时,如何选择使用那个进行调用的负载算法 3.容错机制:当服务调用失败时采取的策略 4.调用方式:支持同步调用和异步调用1.透明代理通过动态代理的方式进行实现
1.主要调用流程解析        一个简单的RPC框架调用,涉及代理与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等技术的应用,RPC调用需要将调用信息从客户端传递到服务端,其中信息包括了调用接口、调用方法名、方法参数类型和参数值等,在传递方法参数值时需要先序列化对象转化为二进制流并经过网络传输到服务端,在服务端需要按照客户端的序列方法反序列化二进制字节流。Dubbo的一次完整的R
转载 2023-09-03 01:23:07
180阅读
如何构建一个Dubbo接口测试的通用框架 从上面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测试类大致的一个结构:使用json文件来构造测试数据java程序只对json文件进行解析接口调用成功后,用json文件中的期望数据来对接口返回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调用是否成功json文件的定义{ "Connection": { "URL": "101.219.255.73:50883", "SERVICE_NAM
需求:项目增加幂等场景:1.三个项目:a 、b、c2.a项目加幂等3.b项目dubbo调用项目a的时候超时没有获取返回结果,增加重试机制(非立即重试,3min or 5min 后重试)4.c项目是一个异步的job项目,用来接收mq,异步处理,管理task等。方案:1.a项目设置请求流水id,将请求先存入redis缓存,处理完成之后更新redis中的状态,同一个流水id认为是重复提交,不进行业务处理
转载 2023-06-02 10:34:04
229阅读
WebSocket接口需要下载dubbo插件才能使用本次版本为jmeter-plugins-dubbo-1.3.6,下载方法见文章末尾由于工作需要,最近需要对dubbo接口进行测试,查询了很多资料,最后调试通过,记录下以前也用Jmeter对dubbo接口进行过测试,需要使用java语言编写方法调用dubbo接口,然后创建一个Maven项目,生成依赖的jar包,在把jar包放到Jmeter的lib目
简单介绍dubbo是阿里开源出来的一个rpc框架,主要是用于微服务分布式项目的远程调用,它提供了三大核心能力:面向接口的远程方法调用,智能容错和负载均衡,以及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下面是调用的原理图: dubbo框架的整体设计: 图例说明:1,图中左边淡蓝背景的为服务消费方使用的接口,右边淡绿色背景的为服务提供方使用的接口,位于中轴线上的为双方都用到的接口。 2,图中从下至上分为十层,各层均为单向依
1、什么是Dubbo最开始是应用于淘宝网,由阿里巴巴开源的一款优秀的高性能服务框架,由Java开发,后来贡献给了Apache组织下面以官网的一个说明来了解一下架构的演变过程,从而了解dubbo的诞生原因: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数据访问框架(ORM)是关键。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