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一门课,叫做“C++与并行计算”。要用到多CPU(进程)并行的原理,实现语言是C++的MPI接口。联想到上学期用到CUDA C/C++来做并行计算,就对这两门语言做一个总结,分享下自己关于并行计算的认识。1 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并行计算一般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指令(Instruction)或程序(Program),另一个是数据(Data)。这样,就可以归纳出各种并行模式(S代表Single,M
转载 2024-01-11 11:40:20
99阅读
目前民用的cpu都是基于电子原理生产了,本身并不能进行并行处理(同一时间干一件时), 所谓的并行 1.单cpu用软件模拟多线程 2。多cpu用软件分配cpu处理(大型计算机技术)   目前在实验室阶段的光子计算机由于光子的特点(不带电,质量为零,速度为光速),所以制造出的cpu是可以并行计算的,哈哈,当民用的话,程序员又哭了,对于线程安全又加深了一层控制,很容易乱
转载 2010-04-08 16:24:00
205阅读
2评论
一、并发与并行:无论是并行还是并发,在用户看来都是“同时”运行的,不管是进程还是线程,都只是一个人物而已,真正干活的是CPUCPU来做这些任务,而一个CPU同一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一 并发:是伪并行,即看起来是同时运行。单个cpu+多道技术就可以实现并发,(并行也属于并发)你是一个cpu,你同时谈了三个女朋友,每一个都可以是一个恋爱任务,你被这三个任务共享 要玩出并发恋爱的效果, 应该是你先跟
程序 : 一组命令的集合,为了完成指定的功能,程序是静态概念,一般保存在硬盘当中进程 : 正在运行的程序,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保存在内存当中,操作系统会分配对应的PID,当我们直接关闭某个进程的时候,该进行会在运行内存中被销毁线程 : 一个程序中,不同的执行分支,如果同一个时间节点允许多个线程同时执行的时候,我们称为支持多线程在Java中,main方法开始执行,就是一个线程,称为主线程并行 : 多
转载 2024-02-17 10:19:30
92阅读
# Java 并行线程数与 CPU 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环境中,充分发挥 CPU 的潜力变得愈加重要。Java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开发的编程语言,提供了强大的多线程支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 Java 中有效管理并行线程数,以便更好地利用 CPU 的计算能力,提升程序的性能。 ## 什么是线程 在计算机科学中,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传统上,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
原创 2024-08-07 10:49:55
49阅读
理解CPU并行性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CPU : 核心数量、线程数据量,(C/T), 越多越强大, 每个核心拥有自己的L1, L3目前能搞32M以上。S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和芯片组的基材,高速缓存,以速度为目标。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主存基材,以更高带宽和存储为目标,读取耗时。内存带宽: 以千兆字节每秒为单位,越高意味着I/O速度越高。核心: 按序核心即指令按照顺序串行执行
目录下载(可选 —— 二选一)添加环境变量新建项目和配置配置包含目录配置库目录添加库(可选 —— 二选一)添加dll文件的路径测试 平台:Windows 10 20H2 Visual Studio 2015 OpenCV 2.4.13.6本文参考自最新opencv-c++安装及配置教程(VS2019 C++ & opencv4.4.0) —— /我爱西红柿炒鸡蛋/ 及vs2013 配置
  现今这个时代,并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几乎是每个公司面试的必问点. 其中会被问到为什么ArrayList在线程中不安全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原因吧list 不安全package com.unsaf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
转载 2023-11-24 21:08:30
44阅读
cpu的处理计算机的核心为cpu,它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大大的提升了cpu的性能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中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就翻一翻过于密集的晶体管虽然提高了cpu的处理性能,但也带来了单个芯片发热过高和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受限于材料技术的发展,芯片中晶体管的数量增长已经放缓也就是说,程序已经无法简单的依赖硬件的提升来提高运行速度多核cp
1 概述计算机性能指标处理器性能 = 主频* IPC处理器时间 = (程序指令数*CPI)/主频性能提升的主要手段提升工作主频:Khz增长到GHz 1)生产工艺提升发掘并行处理能力 1)指令流/数据流/线程级并行性 2)软硬件协同循环级并行 使一个循环中的不同循环体并行执行提高并行性的技术途径(1)时间重叠。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
1、CPU线程       一个CPU核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线程指令,CPU的多线程机制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实现,是一种软件粗粒度多线程。当一个线程中断,或者等待某种资源时,操作系统就保存当前线程的上下文,并装载另外一个线程的上下文。所以,切换线程的代价十分昂贵,通常要数百个时钟周期。    
CPU的使用率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CUP单位时间片里执行代码使用时间之比。例如,CUP分配给A进程时间片为20ms,但执行完这个进程的时间为5ms,那么CPU使用率为5/20等于25%。时间片:分配给进程的时间段,也是进程可以运行的时间。如果在给定的时间段里,进程没有运行完,CPU会收回资源分配给下一个进程;如果在给定的时间段里,进程提前结束或阻塞,CUP将切换到下一个进程。Windows的轮回
Python在多进程,多线程以及协程的使用还是很丰富的,为了加强学习,网上找到一电子手册。1. 介绍本章将介绍一些并行编程的架构和编程模型。对于初次接触并行编程技术的程序员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概念;对于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本章可以作为基础参考。 本章中讲述了并行编程的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基于系统架构的,第二种解释基于程序示例F。 并行编程对程序员来说一直是一项挑战。&n
大纲什么是并发编程?进程,线程和时间片交织和竞争条件线程安全策略1:监禁策略2:不可变性策略3:使用线程安全数据类型策略4:锁定和同步如何做安全论证总结什么是并发编程?并发并发性:多个计算同时发生。在现代编程中无处不在: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中的多台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多个应用程序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应用程序计算机中的多个处理器(今天,通常是单个芯片上的多个处理器内核)一个CPU上的多核处理器并发
本文主要以并行语句parfor为例进行探索。1. 适用条件(1)每次循环之间是相互独立的;(2)循环执行完之后的结果和循环执行的先后次序无关;(3)不适用于频繁读写内存的算法。2. 设置并行环境%% 设置并行计算环境 poolobj = gcp('nocreate'); if isempty(poolobj) poolsize = 0; CoreNum = 4; % 设置CPU核心数量 parpo
最近在看JVM的时候,看到了并发线程方面的知识点,在这里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并发:多个任务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并行:多个任务在某一时刻同时执行。1》在并发,并行技术没有出现之前,即单核单CPU时代:软件的运行模式全都是以串行的方式运行。执行的时候根据代码的固定顺序来执行,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某一条程序指令需要等待IO操作,此时的CPU就处于空闲状态,后面的代码也无法执行。这就是串行的缺点,
转载 2024-10-08 20:14:26
100阅读
Mat - 基本图像容器世间的图像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到了计算机的世界里所有的图像都简化为了数值矩以及矩阵信息。作为一个计算视觉库,OpenCV的主要目的就是处理和操作这些信息,来获取更高级的信息,也就是潜在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学习OpenCV是如何存储并操作图像的。Mat2001年OpenCV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基于C语言接口而建。 为了在内存(Memory)中存放图像, 当时采用的是名为Ipl
 并行处理(Parallel Processing)   是计算机系统中能同时执行两个或更多个处理机的一种计算方法。处理机可同时工作于同一程序的不同方面。并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节省大型和复杂问题的解决时间。   为使用并行处理,首先需要对程序进行并行化处理,也就是说将工作各部分分配到不同处理机中。而主要问题是并行是一个相互依靠性问题,而不能
1.前言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来说的。它是一种一次可执行多个指令的算法,目的是提高计算速度,及通过扩大问题求解规模,解决大型而复杂的计算问题。在当下,CPU速度提升遇到一定的瓶颈,而GPU速度很高,也在不断的去帮CPU承担更多的计算。GPU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成为可以更好提高我们电脑性能,运行速率的。2.结构 从上图结构我们可以看出,CPU的计算单元(ALU)较复杂,但是个数较少;GPU的计算
常常在任务管理器当中可以看到进程,系统进程什么的,但是究竟这个是什么东东?有仔细想过吗?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其实不然,正在运行的程序不一定有一个进程,还可以有多个进程支持,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一个或多个进程来支持运行,当应用程序运行时会伴随进程的启动。一个进程是一个应用程序的执行路径。多个进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应用程序中,多个进程是在同一时间内一起执行,即并发执行。并行是表面上的同时执行,实际上达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