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 Redis 高并发排队 在现代的软件开发中,高并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尤其是在需要处理大量用户请求的场景下,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背景下,Redis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被广泛用于实现高并发排队机制。本文将通过 Java 代码示例,介绍如何使用 Redis 实现高并发排队。 ## Redis 简介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
原创 2024-07-18 08:48:20
108阅读
## 深入了解Java中的并发排队执行 在现代计算中,尤其是在多线程环境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并发执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Java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框架,帮助开发者管理线程的行为,确保任务依次执行。本文将探讨Java中的并发概念,通过代码示例来展示如何实现任务的排队依次执行,同时帮助你掌握甘特图和状态图的使用。 ### 1. 理解并发执行 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管理多个任务。Java的多线程
原创 10月前
66阅读
最近遇到比较多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并发请求时,没及时处理的原因,故用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业务场景【活动秒杀】来模拟一下这个这种高并发所产生的问题。众所周知,电商系统的秒杀活动是高并发的很好应用场景,这里用的demo模拟的基本框架是springBoot+mybatis+redis+mysql,搭建的过程,我这里就不提了,有需要的可以自行百度。1.搭好的项目目录:2.建了一张表(记录商品名称
        在并发队列上,JDK提供了两套实现:        1. 以ConcurrentLinkedQueue为代表的高性能队列非阻塞。        2. 以BlockingQueue接口为代表的阻塞队列。    &nb
转载 2024-02-22 10:43:04
243阅读
# Java并发排队执行的方案 ## 1. 问题分析 在Java中,实现并发排队执行的方案可以有多种,比如使用线程池、使用信号量等。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并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2. 方案一:使用线程池 ### 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 | 2 | 提交任务到线程池 | | 3 | 任务执行完毕
原创 2024-04-27 04:42:06
52阅读
前言在现在的大型分布式系统中,接口要处理的访问并发次数可能会十分的庞大,在Java中开发者应对这样的情况,在并发量较大的业务中都会使用线程池技术,以期达到增加接口的响应速度的效果!试想一件事本来只有一个人在累死累活的做,现在突然多出来二十个人一起做,那么时间会不会大大的缩短了。当然如果使用不当,人和人之间产生矛盾什么的,会不会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呢?二十个人他们什么时候干活什么时候收工,是不是也要个统
  并发队列常见于生产者消费者的场景,例如log4j2,logback的异步日志,例如类似于链路日志的收集上送,以上二者之所以要使用并发队列的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日志异步化处理,避免影响业务接口的吞吐量。   当程序引入了异步队列这个机制,就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控制队列的长度,是否会带来额外的内存负担,队列满了的策略:是阻塞业务线程还是丢弃,机器突然宕机了,队列里
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多个并发用户同时向同一张表中插入数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需要对插入操作进行排队处理。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QL Server实现对同一张表的插入操作进行并发排队。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示例表来演示并发排队的过程。可以使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名为"order
原创 2023-09-28 06:57:24
462阅读
目录具体实现功能设计背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详细设计原理图程序仿真实现全部资料获取具体实现功能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按键模块+LCD1602液晶屏+蜂鸣器呼叫模块+电源构成。具体功能:1、主机通过按键完成叫号,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被叫的号码及服务的柜台号;同时,蜂鸣器响,以提醒顾客接收服务;2、从机按下按键实现取号,并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排队取号功能;3、从机还可以实时显示自己的排队
文章目录java并发包&并发队列1. 并发下集合(list,map,set)1.1 list 的线程安全问题1.2 Set 的线程安全问题1.3 Map 的线程安全问题2. 并发包3.1 CountDownLatch 计数器3.2 CyclicBarrier3.3 Semaphore java并发包&并发队列1. 并发下集合(list,map,set)引言:我们都知道 在多线程操
转载 2024-10-23 18:50:15
51阅读
一、背景并发基础学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实战一把业务背景:下载多个文档,如果使用单线程一个个下载,太慢了,我们实现一个并发框架二、业务要求可以查询进度,下载了多少个,以及有多少个成功完成后缓存一段时间,过期清理三、着手3.1 接口ITaskProcesser回想使用其他框架,如spring等,都会提供一些接口,我们开发人员只需要使用对应的接口,即可完成相应的功能。这里我们的并发框架同样提供一个接口,给
# Java 并发:请求排队机制 在高并发环境下,系统如何有效地管理请求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在 Java 中,特别是在 web 应用程序中,常常需要实现请求排队的机制,以确保系统在负载过高时能够保持稳定。本文将探讨如何在 Java 中实现请求排队的机制,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以帮助您理解该概念。 ## 什么是请求排队? 请求排队是指当请求达到系统时,如果当前系统资源(如线程、连接等)不足以
原创 2024-09-26 07:06:40
73阅读
并发,其实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字面意思就是“同时做多件事”,不过方式有所不同。在NET的世界里面,处理高并发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异步编程异步编程就是使用future模式(又称promise)或者回调机制来实现(Non-blocking on waiting)。如果使用回调或事件来实现(容易callback hell),不仅编写这样的代码不直观,很快就容易把代码搞得一团糟。不过在.NET 4.5
并发编程一直是Java基础中的高地,但很多只要有两三年Java基础的工程师,会在简历中很明确的标明“熟悉多线程编程、有高并发编程经验”,来突显自己编程能力有多厉害,但实际上可能只是看了《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的几个章节而已。其实对很多业务研发工程师来说,高并发编程经验并不是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多需要加锁或者统计的场景,大都可以交给外部系统如Redis来做,即
最近系统中出现两个典型的BUG,记录于此,总结错误,在以后编程中以参考。一个是关于跨年的,一个是关于linq to sql的并发错误的,虽然这些都比较低级,放在关键位置就能导致系统崩溃。1.       跨年的BUG事情概况,元旦前一天,即2010-12-31号,有客户投诉说双色球中奖了,我们没有给他开奖。经过检查发现,我们的程序在201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中定义的 List 实现有 Vector ,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你能够使用java.util.Collections 类中的 sort() 方法 对 List 元素进行排序。你既可以给方法传递一个 List 对象,也可以传递一个 List 和一个 Comparator  
  前面我们说了完整的开发流程应该有这四步: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分析和设计这两步可以用xmind完成。 xmind最终能体现程序怎么写,体现了有哪些程序模块。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估时间,估完时间后可以把任务列到trello看板上进行排期管理,在开发时可以用番茄工作法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开发。下面具体说明一下。 估时间 图1-47 在xmind上估时间   估时间
转载 2016-09-16 20:52:00
516阅读
2评论
# Java项目开发排期 ## 介绍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合理的排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表格来创建Java项目开发排期,并提供代码示例。 ## Excel表格介绍 Excel是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广泛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任务。在项目开发中,我们可以使用Excel表格来创建排期,方便管理项目的进
原创 2023-10-30 04:13:53
246阅读
通过实现Callable和Runnable接口都能够创建线程的执行体,但是Runnable接口并不返回任何值,如果你希望任务在完成的时候能够返回一个值那么就可以通过实现Callable接口来实现。在JavaAPI中是这样描述Callable接口的:Callable和Runnable相似,他们的类实例都能够被其他Thread执行,但是Callable接口能够返回一个值或者抛出一个异常,Runnabl
有关排队系统的应用是很多的,本文是针对医院的排队挂号流程进行的简易设计。要设计排队系统,首先要分别设计出病人和专家的类,然后编写服务器类模拟出若干等侯的病人。最后分别编写出专家与病人的客户端。具体步骤及代码如下:1.病人类。package com.TinySK; public class Pro { private int proId; private String proName; priva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