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系统都服务化,.net core 实现服务化方式有很多,我们通过grpc实现客户端、服务端通信。grpc(https://grpc.io/)google发布一个开源、高性能、通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使用HTTP/2协议,支持多路复用,并用ProtoBuf作为序列化工具,提供跨语言、跨平台支持。下面以.net core演示如何使用grpc框架实现通信。
RPC概述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允许一台计算机调用另一台计算机上程序得到结果,而代码中不需要做额外编程,就像在本地调用一样。现在互联网应用量级越来越大,单台计算机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可扩展计算机集群来完成,分布式应用可以借助RPC来完成机器之间调用。RPC框架原理在RPC框架中主要有三个角色:Provider、Consumer和Regist
一、Http和Rpc误区:http协议支持连接池复用,也就是建立一定数量连接不断开,并不会频繁创建和销毁连接。传输协议 RPC,可以基于TCP协议,也可以基于HTTP协议HTTP,基于HTTP协议,一种对TCP协议应用传输效率 RPC,使用自定义TCP协议,可以让请求报文体积更小,或者使用HTTP2协议,也可以很好减少报文体积,提高传输效率HTTP,如果基于HTTP1
转载 2024-04-05 10:17:57
182阅读
gRPCgRPC 一个高性能、通用开源 RPC 框架,其由 Google 2015 年主要面向移动应用开发并基于 HTTP/2 协议标准而设计,基于 ProtoBuf 序列化协议开发,且支持众多开发语言。由于是开源框架,通信双方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所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通信会更加专注于业务层面的内容,减少了对由 gRPC 框架实现底层通信关注。如下图,DATA 部分即业务层面内容,下面
什么gRPCgRPC 已经成为实现需要大规模快速运行分布式软件系统一项重要技术。简而言之,gRPC 一个 API 框架,它允许一个程序在互联网上一个位置传递数据到另一个位置另一个程序中独特函数进行处理。其他 API 框架(如 REST)通常使用基于文本格式(如 JSON 或 XML)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数据,而在 gRPC 下,数据是以二进制格式在客户机和服务器端目标函数之间传
 上周提到我们要给llama.cpp增加一个grpc入口,这是最终成果仓库,等待进一步测试后提交合并。今天讲讲GRPC CPP开发麻烦事情。参考文档Quick start | C++ | gRPC,参考文档就是官方这篇文档了,安装grpc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GRPC C++ windows下简易安装方法可以看示例仓库动手前其实没有想到grpc cpp开发和golang差这么多,
转载 2024-09-12 10:38:03
79阅读
目录一、软件架构二、分布式系统概述RPC 一、软件架构单一应用架构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应用规模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服务器数量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数据访问框架(ORM) 关键。数据库处理时间影响应用性能。这种结构应用适合小型系统,小型网站,或者企业内部系统,用户较少,请求量不大,对请求处理时间没有太高要求。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到一个服务器
转载 2024-06-28 08:30:14
42阅读
gRPC 一个高性能、开源和通用 RPC 框架,面向服务端和移动端,基于 HTTP/2 设计。 gRPC 特点语言中立,支持多种语言;基于 IDL 文件定义服务,通过 proto3 工具生成指定语言数据结构、服务端接口以及客户端 Stub;通信协议基于标准 HTTP/2 设计,支持双向流、消息头压缩、单 TCP 多路复用、服务端推送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 gRPC 在移动端设备上
转载 2023-07-13 11:03:10
233阅读
  项目中要使用rpc协议框架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接口调用。A系统调用B系统相应接口,因为考虑到http请求会包含更多冗余信息,造成请求过大,因此选用了rpc众多框架中grpc。   grpcgoogle开源rpc框架,目前版本1.0.0,看jar包引入包括netty与okhttp,同时序列化中使用protobuf(google自主研发序列化方式—支持http2.0与多路复
转载 2024-04-04 20:03:38
52阅读
什么gRPC?RPC全称(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指的是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请求另一台计算机上服务,从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细节,RPC构建在已经存在协议(TCP/IP,HTTP等)之上,RPC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gRPC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项目, gRPC 一开始由 google 开发,一款语言中立、平台中立服务间通信框架,使用gR
转载 2024-05-26 16:50:08
30阅读
gRPC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分布式系统常见一种通信方法,已经有 40 多年历史。而gRPC由Google主导开发RPC框架,使用HTTP/2协议并用ProtoBuf作为序列化工具。希望通过它使得各种微服务之间拥有统一 RPC 基础设施。它不仅支持常规平台如 Linux,Windows,还支持移动设备和 IoT,现有十几种语言实现。&n
转载 2024-04-16 17:30:57
97阅读
Go语言网络编程入门:TCP、HTTP、Gin、WebSocket、RPC、gRPC示例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Go语言中网络编程不同方式,包括TCP、HTTP、Gin框架、WebSocket、RPC、gRPC介绍与连接实例,并对所有示例代码都给出了详细注释,最后对每种模式进行了总结。1. TCP网络编程TCP(传输控制协议)一种面向连接、可靠、基于字节流传输层通信协议,提供可靠双向
TcpListener,它负责监听来自客户端消息并处理,并且必须在保持连接情况下与客户端保持互动,下面举个例子,TCP不怎么复杂,只是综合要求较高,如果想编出个象样东西,对多线程,事件委托等等都需要有较高认识,当然,还要对协议本身有深刻理解。咱水平不到,来个课堂实例。 示例一:基于TCP协议网络编程       窗体:
HTTP,TCP, socket,RPC 与gRPC TCP/HTTP与socket首先回顾下计算机网络五(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那么从协议上来讲:TCP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HTTP 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文本信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应用。TCP协议是以二
转载 2024-07-15 21:18:29
49阅读
首先必须明确:TCP/IP模型中有四层结构: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Internet Layer )、链路层(LinkLayer) 其中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位于网络层TCP协议时位于传输层。通
转载 2016-02-05 10:30:00
59阅读
2评论
一:硬件基础知识;TSO,GSO,LRO,GRO,RSS概念:TSO(TCPSegmentation Offload),网卡对tcp数据包分片,减轻cpu负荷一种技术,也需要硬件支持TCP校验计算分散,聚集等功能。GSO(GenericSegmentation Offload):尽可能推迟数据分片直至发送到网卡驱动之前。检查网卡是否支持分片功能,如果支持,直接发送到网卡,如果不支持,则进
网络通信建立必须在通信双方对等层进行,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协议封装,以标识对应层所用通信协议。TCP/IP协议模型传输层有两个极具代表性协议:TCP协议与UDP协议。TCP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UDP传输速度相对较快,因此许多人认为TCP协议比UDP协议更可靠。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通过分析一探究竟。 被误解TCPTCP有着严谨特性,它传输机制虽然复杂,
TCP/HTTP与socket首先回顾下计算机网络五(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那么从协议上来讲:TCP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HTTP 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文本信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应用。TCP协议是以二进制数据流形式解决传输层事儿,但对上层应用开发极不友好,所以面向应用层开发又产生了HTTP
转载 2024-04-29 06:01:07
15阅读
一个gRPC Proxy实现方案导语可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衡量后台服务基本标准,HTTP反向代理,任何一个提供大型Web服务后台所必备,用以提高服务这些基础参数,且通过支持到负载均衡而进一步提升服务性能。然而,随着微服务框架盛行,RPC技术也已经开始承载大量微服务之间通信,在众多RPC技术中,gRPCGoogle开源通用高性能RPC框架,因此,一个支持gRPC反向代理需求
转载 2024-11-01 15:22:56
60阅读
qt远程通信qt和其他远程进程通信可以使用直接tcp udp,也可以使用封装RPC,比如thrift,buttonpc,不过这些东西在程序需要特别简单处理时候就显得没有必要。我们可以使用简单udp通信来代替RPC。我们要设计一种协议方式,避免udp通信过于脆弱。qt udp 通信看如下界面 我们启动一个sokit 来启动udp服务 输入信息,点击发送,server端就收到了信息#inclu
转载 11月前
3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