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方方面面都遵循一个最基本道理:没有银弹,架构分层模型更是如此,每一种都有各自优缺点,所以请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并遵循简单、可演进这两个重要架构原则选择合适架构分层模型即可。 作者:京东科技 康志兴前言从强调内外隔离六边形架构,逐渐发展衍生出层层递进、注重领域模型洋葱架构,再到和DDD完美契合整洁架构架构风格不断演进,其实
优秀分层设计能够让整个数据体系更易理解和使用为什么要设计数据分层?数据有秩序地流转,数据整个生命周期能够清晰明确被设计者和使用者感知。简单说就是使数仓整体看起来层次清晰、依赖关系直观。因此,我们需要一套行之有效数据组织和管理方法来让我们数据体系更有序,这就是谈到数据分层。数据分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数据问题,但是,数据分层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好处:数据结构清晰:每一个数据分层都有它作用
转载 2023-08-04 12:56:08
47阅读
NGUI层级关系有点复杂,这里把从网上搜来关于NGUI层级深度信息合并到一起,算作是对NGUI层级深度理解一个总结。 一、NGUI层级关系与非层级关系 NGUI层级关系就是创建时默认那个层级关系,包括UIRoot , Camera , anchor,panel,非NGUI层级关系是Camera,然后在里面创建控件,但是Camera要挂上UIcamera 和UIpanel脚
对于开发分层好处在于,(1)降低耦合,通过接口规范方式访问,提高效率和共享效率,以及对于调用不需要知道底层实现就可以很好进行切割。  分层:分为代码级别的分层服务器级别的分层。代码级别的分层好处在于降低耦合,上层依赖下层,通过接口访问下层,不需要知道接口实现。服务器级别的分层,在于增强上层负载能力,避免在同一服务器下由于服务某一服务相对比较消耗资源而占用资源过多,导致其他
1.osi七模型:分层目的是利用层次结构可以把开放系统信息交换问题分解到一系列容易控制软硬件模块- 中,而各层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进行修改或扩充功能,同时,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设备互连, 也有利于大家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不同完成不同功能,各层相互配合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    第7应用:OSI中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手段。
转载 2023-07-18 15:12:39
251阅读
简介引言服务不直接执行任何任务。它所做就是合理安排一些列你提供业务对象。服务很清楚业务逻辑,也很清楚领域模型。例如:你使用数据库表模型模式业务逻辑服务会通过DataSet来进行交互。很显然,服务合理安排业务组件,同时也合理安排应用服务、工作流和业务逻辑其他组件。服务职责服务是一个额外,是在两个之间设置一个边界。服务目的是什么?在业界有很多应用原则都很
转载 2016-06-24 17:39:00
218阅读
2评论
1.为什么分层?1.空间换时间2.便于计算3.逻辑清晰2.分层划分业务数据库(mysql,mongdb,oracle数据源)===>也叫srcODS(可操作数据)DW(数据仓库)DWD (数据明细)    负责数据最细粒度数据    经过了ODS清洗(去空),去重,去燥,去除大于或者小于一定阈值明细数据。DWM (数据中间层)&nb
分层结构为什么要分层? 网络中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十分复杂,分层结构可以把大问题分诸多小问题,便于处理。怎么分层?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功能。 2.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每层之间接口一定要说明,他们之间是如何提供服务)。 3.每层要使用最合适技术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该促进标
记得14年初下定决心重构系统那一刻 ,“一切从简”欲望尤为强烈,只因事情已经被“复杂”堵得水泄不通,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过往自身工具化思维局限了问题“最优解”选择。对于一个“入世未深”小伙来说,“简单”仅仅是简单。但无论如何,能把“简法”付诸行动,就已经不很简单了。每当代码打包发布时候,一个上百兆部署文件让我深感忧虑。我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一次又一次瓶颈让我验证了这该死担忧。面对这样
这里写目录标题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1、单应用架构2、应用服务器集群3、数据库读写分离4、缓存技术引入5、应用拆分6、数据库垂直拆分7、数据库水平拆分8 一个典型分布式系统架构二 一个简单微服务架构(不使用SpringCloud微服务容器)1父模块负责统一pom版本号2一个公共服务模块commonApi,负责提供共有的资源,例如实体类Bean3一个生产者模块 provider,负责为消费
文章目录分布式服务框架设计架构原理通信框架长连接还是短链接BIO还是NIO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协议栈服务路由基于服务注册中心订阅发布集群容错服务降级分布式消息跟踪 分布式服务框架设计架构原理通常,分布式服务框架架构可以抽象为三:RPC:包括底层通信框架(例如NIO框架封装、公有协议封装等)、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框架、用于屏蔽底层通信协议细节和序列化方式差异Remoting框架。Filter
我们先来张宏观导图来看看分布式微服务设计架构原理都有些什么?然后再详细介绍一下。 微服务演变历史在了解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设计原理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微服务,以及微服务是如何发展而来。单体架构——》服务化——》微服务1、单体架构JEE架构 早期企业级软件架构为JEE架构,它将企业软件划分为三个层次:web(web容器),业务逻辑(EJB组件),数据存取(ORM组件)。不同层级
Web项目的实现大致过程:Controller调用了Service具体功能方法,ServiceDao方法,其中调用参数是使用Entity进行传递。1、model model即数据库实体,也被称为entity,pojo。 一般数据库一张表对应一个实体类,类属性同表字段一一对应。2、dao dao即数据持久,也被称为mapper。 dao作用为访问数据库,向数据
从底层向上,springboot包括entity、dao、service和controller层级结构1.Entity: 实体,数据库在项目中类。主要用于定义与数据库对象对应属性,提供get/set方法,tostring方法,有参无参构造函数。2.Dao(mapper):持久,主要与数据库交互。DAO首先会创建Dao接口,接着就可以在配置文件中定义该接口实现类; 接着可以在模块中调
服务分层架构分层架构目的是通过关注点分离来降低系统复杂度,同时满足单一职责、高内聚、低耦合、提高可复用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单一职责:每一只负责一个职责,职责边界清晰,如持久只负责数据查询和存储,领域只负责处理业务逻辑。高内聚:分层是把相同职责放在同一个中,所有业务逻辑内聚在领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试想一下假如业务逻辑分散在每一,修改功能需要去各层修改,测试业务逻辑需要测试所有
毋庸置疑,赢得客户青睐是维系自身经济长青基础。想要客户满意,得到最佳客户评价,企业就需要为客户提供超出他们期望服务。 有人将客户服务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把分内服务做精;第二重境界,把额外服务做足;第三重境界:把个性化服务做好。看似短短几句话,但要做到难度可不低,据说只有5%企业做到了客户服务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把分内服务做精,关键词:快速解决问题什么是分
板设计方案分析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1. 什么是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一种很常见架构模式,它也叫N架构。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e EE应用实际标准,因此很多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许多传统IT公司组织架构分层模式十分相似。所以它很自然成为大多数应用架构模式。2. 模式分析  分层架构模式里组件被分成几个平行层次,每一都代表了应用一个功能(展示逻辑或者业务逻辑)。尽管分层架构没有规定自
转载 2024-10-25 17:52:28
22阅读
什么是MVC?话说N多年前,在一个叫SmartTalk国度出现了一个叫MVC家伙,后来流窜到了java国,在Java国里呼风唤雨(java很多有界面的组件,比如swing都是采用MVC模式设计)。这个MVC是个什么样家伙?首先,此人长了三只手。一只叫Model,它负责业务领域状态知识,一只叫View,负责业务领域表示视图,一只叫Controller,负责控制用户输入流和状态。当模型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一 概述1.1 为什么要分层?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采取分层结构,可以将庞大而复杂问题分为若干较小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1.2 怎么分层分层需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功能。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技术来实现。保持下层对上层独立性,上
转载 2024-06-29 08:23:22
36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