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又称费氏数列,是数学家Leonardoda Fibonacci发现的。指的是0、1、1、2、3、5、8、13、21、34、······这样的数列。即从0和1开始,第n项等于第n-1项与n-2项之和。需要注意的是0是第0项,而不是第一项。用Python中简单的赋值语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赋值逻辑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其实就是将前两项的值相加并得到当前项的值,用for循环和while
转载
2023-09-14 21:30:16
69阅读
一,递归方法public class Febonacci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n){
if (n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 + "必须大于零");
}
if (n==0 || n==1
转载
2023-06-02 09:35:09
39阅读
先来看斐波那契数列的公式:可以看出每一项等于前一项和前前一项的加和。看两种实现:这种递归的版本虽然很方便阅读,但是程序的执行的效率很低。因为在计算的时候,重复计算了太多的中间结点,重复计算了太多的子问题。并且随着n的增大,重复计算的问题更加的严重。int jumpFloor(int number)
{
if(number == 1 || number == 0)
return 1;
转载
2023-05-28 19:57:11
47阅读
1 案例1:斐波那契数列
1.1 问题编写fib.py脚本,实现以下目标:
转载
2023-06-01 21:03:31
96阅读
# 学习如何用Java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 介绍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经典的数学序列,定义为:前两项是0和1,之后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 F(0) = 0
- F(1) = 1
- F(n) = F(n-1) + F(n-2) (n >= 2)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引导你逐步完成用Java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过程。我们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来实现这个目标。
## 流程
斐波纳契数列
转载
2021-07-28 22:19:00
400阅读
2评论
斐波拉切数列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1)=1,F(2)=1, F(n)=F(n-1)+F(n-2)(n>=3,
原创
2023-05-20 18:11:44
125阅读
简单来讲就是:数列中某一项的值,等于它的前一项加上前前一项的和代码实现如下:# -*- coding: utf-8 -*-
# 定义函数
def fab(n):
# 判断n的有效性
if n <= 0:
return '传递的参数必须是大于0的正整数!'
# 当n为1时,返回斐波那契的第一个数0
elif n == 1:
re
转载
2023-05-28 17:08:08
64阅读
0 引言斐波那切数列是指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 - 1)+F(n - 2)(n≥ 2,n∈ N*)。斐波那切数列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通过对斐波那切数列学习后,有利于我们对递归函数的理解。1 问题请用函数写出斐布拉切数列第n个数的值。2 方法递归函数算法,套用循...
原创
2022-08-20 00:36:23
471阅读
# 斐波纳契数列 II:Python
## 1. 引言
斐波纳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是一个经典的数列,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这个数列的定义如下:
```
F(0) = 0
F(1) = 1
F(n) = F(n-1) + F(n-2) (n > 1)
```
即,数列的第0个元素为0,第1个元素为1,之后
原创
2023-07-24 12:48:18
831阅读
def fbi(n): if n<=2: return 1 f1, f2 = 1, 1 for i in range(3,n+1): f1, f2 = f2, f1+f2 return f2 n = eval(input())print(fbi(n)) ...
转载
2021-09-29 23:29:00
95阅读
2评论
function sumFibs(num) { var f=[1,1]; var i=1; var sum=0; while(f[i]<=num){ i++; f.push(f[i-1]+f[i-2]); } for(var j=0;j<f.length-1;j++){ if(f[j]%2!=0)sum+=f[j]; } ...
原创
2021-11-16 15:31:34
154阅读
1 packagecom.liuzhen.ex_one;2
3 public classFibonacci {4
5 //迭代法
6 public static int iteration(int n){ /*此处(包含下面所有方法)声明为静态方法,原因是在本类main()方法中调用7 类中方法,对于一般的非static成员变量或方法,需要有一个对象的实例才能调用,所以要先生成对象的实例,他们才会
转载
2023-08-24 15:01:10
58阅读
# Java 斐波那契数列的探索
## 引言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而又有趣的概念。这个数列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于1202年首次在他的著作《算盘》中提出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通常从0和1开始。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为:
```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
在
描述查找斐波纳契数列中第 N 个数。所谓的斐波纳契数列是指:前2个数是 0 和 1 。第i个数是第i-1 个数和第i-2 个数的和。斐波纳契数列的前10个数字是:0, 1, 1, 2, 3, 5, 8, 13, 21, 34 ... 在测试数据中第 N 个斐波那契数不会超过32位带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样例样例 1: 输入: 1 输出: 0 样例解释: 返回斐波那
原创
2022-06-29 17:32:38
77阅读
题目斐波纳契数列 1,1,2,3,5,8,13,21,34,55,89……这个数列则称为“斐波纳契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斐波纳契数”。输入一个整数N(N不能大于40)输出由N个“斐波纳契数”组成的“斐波纳契数列”。样例输入6样例输出1 1 2 3 5 8代码规律:当前数=前一个数+前前一个数。如2=1+1, 5=3+2, 8=5+3。有两种方法求解,...
原创
2021-06-02 11:18:48
348阅读
# Java求斐波那切数列:深入理解及实现
斐波那切数列是数学中一个著名的数列,其定义为:数列的前两个数为0和1,后续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即:
- F(0) = 0
- F(1) = 1
- F(n) = F(n-1) + F(n-2) (n >= 2)
斐波那切数列的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 斐波那切数
直接使用递归的方法会导致TLE,加个缓存就好了: 或者使用迭代法: 题目来源: http://www.lintcode.com/zh-cn/problem/fibonacci/
原创
2021-07-27 13:52:48
122阅读
描述Find the Nth number in Fibonacci sequence.A Fibonacci sequence is defined as follow:The first two numbers are 0 and 1.Theith number is the sum ofi-1 th number andi-2 th number.The first ten numbers
原创
2022-06-29 17:29:35
77阅读
写一个斐波纳契数列:其中代码 a, b = b, a+b 的计算方式为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然后同时赋值给左边,等价于:这个例子介绍了几个新特征。第一行包含了一个复合赋值:变量 a 和 b 同时得到新值 0 和 1。最后一行再次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到,右边的表达式会在赋值变动之前执行。右边表达式的执行顺序是从左往右的。end 关键字关键字end可以用于将结果输出到同...
原创
2021-07-07 15:16:52
1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