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项目的后期IM应用,最近在研究libjingle,中间看了也收集了很多资料,感慨网上很多资料要么太过于纠结协议(如STUN、ICE等)实现细节,要么中间有很多纰漏。最后去伪存真,归纳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以后的同行有些许帮助。    如果有什么需要讨论或者指正的,欢迎留言或者邮件。     &n
转载 2024-02-11 14:51:28
106阅读
在服务器的配置文件“AnyChatCoreServer.ini”中网络配置部分,“RoutingPolicy”字段表示了P2P数据路由传输策略的配置信息,可取值分别表示:1 服务器转发模式, 所有数据传输均由服务器转发(禁止P2P);2 P2P直传模式,NAT穿透成功的用户之间互传,穿透失败的用户由服务器转发,该策略适用于局域网使用;(默认)3 P2P路由模式,P2P网格传输,由服务器以
一、P2P镜像分发简述随着云原生架构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企业应用中容器集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当容器集群达到一定的规模且单容器应用副本数达到一定级别时,集群中容器镜像的分发将面临挑战。   P2P(Peer-to-Peer,点对点)镜像分发借鉴了互联网P2P文件传输的思路,旨在提高镜像在容器集群中的分发效率,以更快的镜像拉取速度来对kubernetes集群进行优化。 本篇主要讲述 Kraken+H
转载 2024-03-21 14:47:22
160阅读
  IPTV直播系统如果是使用的公网来给用户发数据,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对于带宽和服务器的配置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我们熟知的P2P技术可以实现的就是节省带宽和提高用户体验。那么在IPTV直播系统用P2P直播加速能节省带宽吗?     点量小编(DolitQin520)根据长期和技
一、问题在使用Docker运行容器化应用时,宿主机通常先要从Registry服务(如Docker Hub)下载相应的镜像(image)。这种镜像机制在开发环境中使用还是很有效的,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很方便地共享同样的镜像。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当大量主机需要同时从Registry下载镜像运行容器应用时(比如发布新版本,打补丁等情形),Registry 服务往往会成为镜像分发的瓶颈,应用镜像需要较长时
转载 2024-03-07 13:27:55
89阅读
快速迭代更新的刷脸支付设备助力刷脸支付成为了支付行业新的技术革新焦点。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刷脸支付服务商和他们旗下的代理商纷纷努力抢占市场。然而在刷脸支付市场高速增长时,刷脸支付设备却赶超服务商和代理提前进入了红海市场。刷脸支付设备市场价格不断走低,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自刷脸支付落地商用以来,刷脸支付设备价格在不断地下降。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蜻蜓”一代,价格为2599元。
视频运营者如果把自有的视频点播资源,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想在全国推广,希望使用本点播系统的用户在看视频时有好的体验,如果用CDN的话,需要在全国布点,成本很高。那如果使用P2P技术的话,也还需要部署很多服务器吗?具体的实现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如果想利用CDN方案,实现点播视频在全国各地播放都快,需要大量布点,这个是由CDN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用户在发起请求的时候,如果做了CDN布点,是会返回给
     捣鼓了几天,终于弄好了这小东西,记录一下学习过程。          P2P的概念很久就听说了,什么P2P游戏加速之类的,感觉挺难的,所以也没打算自己动手去做= =。直到不久前,看到迅雷下载电影时,有什么高速通道加速P2P加速之类的,又让我想起了P2P,同时,学长也给我简单的说了说P2P下载加速
转载 2023-08-24 10:43:54
103阅读
一、配置阿里镜像加速器URL:https://cr.console.aliyun.com/cn-hangzhou/mirrors此处需要一个阿里云的账号,没有的话可以使用支付宝登录,登录进去会跳转到容器镜像服务,需要密码二、在安装完成docker的系统上进行配置即可sudo mkdir -p /etc/docker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
转载 2024-03-11 11:25:20
68阅读
P2P,即Peer-to-Peer,指点对点、对等网络,它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不同,在P2P网络中,参与者既是资源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跟传统C/S结构相比,P
第六章 P2P原理与实践6.1 p2p概述p2p概念 P2P含义为“点对点”或者“端对端”学术界常称它为“对等计算”。p2p是一种以非集中式化方式使用分布式资源来完成一些关键任务的系统和应用。P2P技术 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每个节点地位都是对等的, 每个结点既充当服务器,又充当客户端。p2p技术特点 p2p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网络中的资源和服
      最近要研究一下P2P技术,所以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可是网上关于P2P技术的文章不是很多,所以我想记录下来。方便以后自己查看,也可以为他人提供些便利。        P2P(peer to peer)成为对等连接或者是对等网络。peer在英文中是“伙伴”、“同事”的含义,它表
原创 2010-07-12 16:08:34
1154阅读
```mermaid journey title P2P技术 Java实现流程 section 整体流程 开始 --> 创建P2P网络 --> 连接其他节点 --> 传输数据 --> 结束 ``` # 实现P2P技术 Java的流程及代码解析 P2P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而无需经过服务器中转。在Java中实现P2P技术需要以下
原创 2024-03-24 03:58:49
38阅读
ios 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ios 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ios 控制wifi摄像头外设的拍照、录像、删除照片等等都可以通过tcp/ip 发送定义好的json指令实现。 但是不知道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内网穿透,p2p传输技术,udp协议 ios
转载 2016-08-29 01:26:00
244阅读
2评论
P2P,即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中译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它区别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最大的不同是降低了对服务器的依赖,在P2P网络中各Peer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Peer同时具有Client和Server的特点。它们可以直接通信,进行文件传输,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完成。它在宽带网络方面具备强大的应用潜力并解决了互联网模型中的弱链
原创 2013-05-28 15:00:27
4775阅读
http://hwycheng.blogchina.com由于想学习p2p流媒体所以在网上到处逛发现了一些好的p2p流媒体开源项目,和大家一起分享。Icecasthttp://www.icecast.org/index.phptheorahttp://www.theora.org/peercasthttp://www.peercast.org/freecasthttp://www.freeca
原创 2021-07-30 14:29:49
417阅读
  1,什么是P2P 对等网络(P2P)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技术。 (1)一种思想:分布式 (2)一种工具: 2P2P的发展历史  (1).P2P正式步入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几乎就是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阶段。在一段介绍此时P2P技术的时间表中这样写着:“Hotline Communications i
史上第一个Flash P2P源代码来啦! 2008-12-17 05:27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努力,史上第一个Flash P2P源代码终于被我老虫搞出来啦!先看效果图:再来看使用方法:在A、B两台具有静态IP的机器上打开本页后,程序首先生成一个随机的用户名myName并自动连接到Adobe官方的stratus服务器,连接成功后,程序会自动获取一个myID号。将A中的
转载 2023-07-28 16:24:38
131阅读
一、P2P技术概述   对等网络(P2P,Peer to Peer)是一种资源(计算、存储、通信与信息等)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架构相对应。P2P可以用来进行流媒体通信(如话音、视频或即时消息),也可以传送如控制信令、管理信息和其它数据文件,具体的应用如Napster MP3音乐文件搜索与共享、BitTorr
转载 精选 2008-02-06 14:52:13
1707阅读
## P2P加速 架构图实现教程 ### 1. 流程概述 在实现P2P加速 架构图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整个流程。下面是实现P2P加速 架构图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P2P加速 架构图设计 | | 2 | 搭建P2P网络 | | 3 | 实现数据传输 | | 4 | 进行性能优化 | | 5 | 测试和验证 | ### 2. 具体
原创 2024-05-09 06:04:00
3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