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Spring 3.1起,提供了基于注解的Cache支持(之前是用aop实现的),且提供了Cache抽象。Spring Cache优点:提供基本的cache抽象,方便切换各种底层cache。通过注解Cache可以实现逻辑代码透明缓存。支持事故回滚时也自动回滚缓存。支持复杂的缓存逻辑。API及默认实现Cache接口:主要是缓存的增删查功能。package org.springframework.
转载 11月前
63阅读
这段时间不太忙,记录一下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个问题,有一次经理给我说线上服务器收到报警,内存已经达到了90%,而且还有增长的可能,平时的内存基本上在50%左右,一下子增加将近一倍的量,首先猜想可能是某个对象没有被释放掉或者说泄漏了,而且内存泄漏一般发生在内存的情况也比较多一点,下面介绍处理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1、首先先在服务器中执行top -c 命令,
转载 11月前
645阅读
0 实战参考FastJson内存泄漏1 现象及原因内存java 8下是指除了Xmx设置的java(java 8以下版本还包括MaxPermSize设定的持久代大小),java进程使用的其他内存。主要包括:DirectByteBuffer分配的内存,JNI里分配的内存,线程栈分配占用的系统内存,jvm本身运行过程分配的内存,codeCache,java 8里还包括metaspace元数据空间
转载 2023-08-30 10:19:09
322阅读
1. spring框架的核心Spring使创建Java企业应用程序变得容易。它提供了在企业环境中使用Java语言所需的一切。spring的出现使现有的技术变得更加的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本身变成了一个大杂烩,整合现有的框架技术。 spring框架是一个分层架构,由 7 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Spring 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 bean 的方式 .核心容器:核心容
转载 2024-04-15 18:23:54
36阅读
1、统一网关Gateway1.1、为什么需要网关?网关有如下功能:身份认证和权限校验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请求限流权限控制:网关作为微服务入口,需要校验用户是是否有请求资格,如果没有则进行拦截。路由和负载均衡:一切请求都必须先经过gateway,但网关不处理业务,而是根据某种规则,把请求转发到某个微服务,这个过程叫做路由。当然路由的目标服务有多个时,还需要做负载均衡。限流:当请求流量过高时,在网关中按
转载 2024-04-16 16:07:22
582阅读
# Java 内存释放:深入理解与实践 Java虚拟机(JVM)的内存管理是Java开发者经常讨论的话题。除了Java内存,JVM还允许使用内存,也称为直接内存或非内存内存不受JVM垃圾回收机制的控制,因此需要手动管理。本文将探讨Java内存释放,并提供代码示例。 ## 内存简介 内存通常用于提高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数据量或需要频繁访问部资源时。它通过`ja
原创 2024-07-20 06:41:11
46阅读
在整体应用架构中,非生产环境情况下,一般 1GB 或者 2GB 的 RAM 就足够了。如果我们将这个应用程序划分为 20 或 30 个独立的微服务,那么很难期望 RAM 仍将保持在 1GB 或 2GB 左右。特别是如果我们使用 Spring Cloud 的时候。首先,准备三个服务,Eureka 服务 + 提供 REST API 的两个简单的微服务,并将微服务注册到 Eureka。此处,不以任何方式
转载 7月前
37阅读
# Java内存释放 Java内存,也被称为直接内存或非内存,是Java虚拟机(JVM)之外的内存区域。它主要用于存储大量数据,以提高内存访问速度和降低垃圾回收(GC)的开销。然而,如果不正确地管理内存,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和性能问题。 ## 内存的分配与释放 在Java中,内存的分配通常使用`ByteBuffer.allocateDirect()`方法,而释放则需要手动
原创 2024-07-23 08:32:03
48阅读
1 SpringCloud Gateway 简介SpringCloud GatewaySpring Cloud 的一个全新项目,该项目是基于 Spring 5.0,Spring Boot 2.0 和 Project Reactor 等技术开发的网关,它旨在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统一的 API 路由管理方式。SpringCloud Gateway 作为 Spring Cloud 生
转载 4月前
362阅读
https://www.journaldev.com/4098/java-heap-space-vs-stack-memory 及栈:为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如函数参数、局部变量、临时变量等等;:为成员分配和释放,由程序员自己申请、自己释放。否则发生内存泄露。典型为使用new申请的内容;静态存储区: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它主要存放静态数据、全局数
转载 2023-09-01 09:25:33
122阅读
System.gc();运行垃圾收集器。调用gc方法表明,Java虚拟机将花费更多精力来回收未使用的对象,以使它们当前占用的内存可用于快速重用。当控件从方法调用返回时,Java虚拟机将尽最大努力从所有丢弃的对象中回收空间。不建议。在Java诞生的20多年来,垃圾收集器一直在稳步改善。此时,如果您要手动调用垃圾收集器,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方法:如果你强迫机器上数量有限GC,它可能是值得拥有的负载均衡点
1. 简介Java 程序运行时,需要在内存中分配空间。为了提高运算效率,就对空间进行了不同区域的划分,因为每一片区域都有特定的处理数据方式和内存管理方式。分配:通过关键字new创建对象分配内存空间,对象存在中。 释放 :对象的释放是由垃圾回收机制决定和执行的JVM的内存可分为3个区:(heap)栈(stack)方法区(method,也叫静态区):2. 内存区域的划分一个java程序运行的数据区
## Java 中的内存及其不释放问题 ### 引言 在 Java 中,内存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开发者熟悉内存和栈内存的概念,但对于内存的理解却往往不够深入。本文将深入探讨 Java 中的内存以及其不释放的问题,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 ### 什么是内存内存是指不在 JVM 管理的内存区域中分配的内存。Java 在处理中大型数据集(例如图像和音频等)
原创 10月前
33阅读
现象描述:redis5.0.5集群要对集群进行扩容,先扩从节点,由于是docker swarm管理的镜像启动,策略是一直重启,产生以下几点现象:1.当从节点没有启动起来并且每次重启都会加载出一个core.xxxx文件,文件大小与dump和aof文件同大小2.Redis aborting for OUT OF MEMORY   及  Out Of Memory allocatin
转载 2024-04-18 18:33:26
140阅读
# Java内存如何释放 Java的内存管理机制帮助开发人员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必过多考虑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然而,Java的内存管理主要集中在内存上,对于内存的管理,尤其是如何释放,开发者需要更加注意。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释放Java内存,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代码示例来说明解决方案。 ## 1. 内存简介 在Java中,内存是指Java虚拟机(JVM)外部的
原创 2024-10-05 06:39:31
188阅读
概述名称特点内存用来存放运行时创建的对象(一般来说,通过new关键字创建出来的对象都放在内存中)栈内存用来存放基本数据类型(例如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boolean以及char等)和引用变量方法区用来存放类的信息JVM为Java程序提供并管理所需要的内存空间,JVM内存分为:“”、“栈”和“方法区”三个区域。一、内存内存用来存放运行时创建的对象
生产环境网关模块偶发的OutOfDirectMemoryError错误排查起来困难且曲折,2021-02-0
转载 2023-06-02 11:11:31
4208阅读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就是一个服务的各项 JVM 的配置都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它的 GC 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分析之后发现有 2 个对象特别巨大,占了总存活内存的 90%以上。其中第 1 大对象是本地缓存, GC 之后对象一直存活。然后不久应用就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那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这次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技术:缓存。哈哈哈,顾名思义就是在Java之外的
内存溢出问题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内存溢出的错误,如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也就是内存溢出,这个时候就得排查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内存溢出,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种情况内存预分配空间不足内存泄露内存分配空间不足,说明启动程序之前对程序整体的空间没有一个很好的预测导致内存空间太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更多的情况下可能是发生
内存简介 DirectByteBuffer 这个类是 JDK 提供使用内存的一种途径,当然常见的业务开发一般不会接触到,即使涉及到也可能是框架(如 Netty、RPC 等)使用的,对框架使用者来说也是透明的。内存优势 内存优势在 IO 操作上,对于网络 IO,使用 Socket 发送数据时,能够节省内存内存的数据拷贝,所以性能更高。看过 Netty 源码的同学应该了解,N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