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层交换1.三层交换技术使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vlan间通信三层交换=二交换+三层转发(1)当三层设各接收到一个数据帧, 会拆除原数据帧, 重新封装新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并且因为帧头部信息发生变化,最后帧校验CRC也应当随之改变。(2)在这个流中多个数据包,其中只有第一个数据包是由三层交换机三层引擎来处理, 处理方式是软件方式,与路由器相同, 三层引擎获取了新2
转载 2023-07-20 14:45:59
410阅读
# ENSP三层架构科普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三层架构”是一种常见设计模式,它将系统分成个层次:表示(UI)、业务逻辑(BLL)和数据访问(DAL)。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三层架构是一个具体应用三层架构例子,它为网络模拟提供了清晰结构,便于开发与维护。 ## 三层架构概述 1. **表示(UI)**:负责与
原创 2024-09-12 03:44:12
99阅读
# 实现 Ensp 三层架构指南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三层架构(通常分为表现、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是一种广泛采用设计模式,它有效地解耦各个层次,提高了代码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 ENSP(网络仿真平台)中实现三层架构,适合刚入行小白开发者。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概述一下实现三层架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理:VLAN将一个物理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VLAN内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在现实网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跨VLAN相互访问情况,工程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方法来实现不同VLAN间主机相互访问,例如单臂路由。但是单臂路由技术中由于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带宽、转发效率等,使得这项技术应用较少。三层交换机在原有二交换机基础之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同时由于数据没有像单臂
转载 2023-07-09 14:24:36
1008阅读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跨vlan进行通信,我们解决办法有单臂路由,但是单臂路由存在很大局限性,带宽,转发效率等,所以单臂路由用就有点少,所以就有了本章节三层交换机在原有的二交换机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同时由于数据没有像单臂路由那样经过物理线路进行路由,很好解决了带宽瓶颈问题,为网络设计提供了一个灵活解决方案。VLANIF接口是基于网络接口,可以配置IP地址。借助VLANIF接口
三层交换技术一.三层交换技术二.实验1.实验要求2.实验拓扑3.实验配置.总结 一.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网络瓶颈问题。当三层设备接收到一个数据帧,会拆除原数据帧,重新封装新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并且因为帧头部信息发生变化,最后帧校验CRC也应
# ENSP最简单三层架构实现指南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开发者,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最简单ENSP三层架构。本指南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整体流程、每个步骤详细说明和相应代码注释、类图和序列图展示。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ENSP最简单三层架构整体流程。我们将分为个步骤:数据访问(Data Access Layer)、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 Layer)和表示
原创 2023-12-10 03:56:08
59阅读
基于eNSP计算机网络实验(二)本次实验一下两个内容:基于trunk和access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上一篇第四个内容为使用了VLAN接口配置ip,所以能够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这里是另一个方法)使用hybrid端口实现两个二交换机不同VLAN间互通背景知识    要进行下面的实验,我们需要首先需要熟悉下面的这些基础知识,就是要掌握,不然做实验时候会云里雾里,之前我也是这样,不
文章目录1 路由器原理1.1 路由器工作原理1.2 路由表形成2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2.1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配置命令2.2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封装过程3 实例 1 路由器原理1.1 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在OSI三层,即网络。是使用IP地址寻址,实现从源IP到达目标IP地址端到端服务,其工作原理如下:主机1.1要发送数据包给主机4.1,因为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所以主机会将数据包
转载 2024-06-27 21:46:05
122阅读
目录 一.NAT概述         二.NAT技术类别.网络拓补图四.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五.验证静态NAT和动态NAT以及地址映射一.NAT概述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所有路由器运行相同路由协议,之后,路由器之间彼此沟通,交流计算出未知网段路由信息。IGP根据算法进行分类 距离矢量型协议— DV —通过传递路由条目信息来获取未知网段路由信息—贝尔曼.福特算法—“依据传闻路由协议”— RIP链路状态型协议—LS —通过传递拓扑信息(链路状态信息—LSA),之后获取到整个网络拓扑结构,再之后根据获取到
# ENSP三层网络架构与代码示例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架构在现代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其中,ENS(Enterprise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三层网络架构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大型企业网络设计中备受关注。本篇文章将就ENS三层网络架构基本概念进行科普,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现其应用。 ## 三层网络架构概述 ENS三层网络架构通常分为
原创 2024-09-14 05:16:52
863阅读
## 如何实现 ENSP 三层交换机架构 ### 一、引言 在网络工程中,三层交换机架构是非常常见一种设计,它结合了路由和交换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性能与可管理性。本文将帮助刚入行小白实现 ENSP(仿真网络实验平台)中三层交换机架构。我们将分步骤进行讲解,并为每一步提供详细代码和注释。 ### 二、实现流程 以下是实现 ENSP 三层交换机架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8月前
195阅读
目录原理: 三层交换机实现步骤:一、用一台交换机连接pc机,将他们划分进不同vlan,实现隔离。1、创建好要用到vlan2、将连接pc机接口设置为access接口(设置前要进入该接口 int命令)3、将接口划分进入vlan里(设置前要进入该接口)4、将连接另一台交换机接口设置为trunk接口(设置前要进入该接口)5、给trunk接口开放通行需要同行vlan(设置前要进入该接口)
转载 2024-02-08 07:16:59
285阅读
当当当当~~~~欢迎大家阅读,今天我们学习三层架构 一、什么是三层架构1、三层架构含义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UI(表现)、BLL:(业务逻辑)、DAL:(数据访问)三层架构。额外还有一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载体,在各层之间传递数据。2、高内聚: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紧密程度。高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
实验报告:ENSP虚拟专用网络分析实验拓扑图Requirment某企业办公总部与生产车间分别位于不同地域,而办公总部与生产车间之间时而有内网数据传输,之前采用专线形式互联。如今该企业为了节省经营支出,又为了能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稳定及可靠传输,采用IPsec-VPN部署。 如图所示,并根据实验拓扑连接各网络节点。企业办公总部存在172.16.1.0/24、172.16.2.0/24两个内
转载 2023-12-15 08:39:03
776阅读
文章目录三层架构WLAN无线网络天生缺陷链路聚合技术原理ensp配置VRRP工作过程配置 三层架构园区 :工厂,政府机关,写字楼,校园,公园等,这些公共场所内为实现数据互通所搭建网络都可以称为园区网。不同园区网搭建侧重点可能不同。三层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功能,每层都存在冗余,通过网络冗余备份来保证网络可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
转载 2023-08-15 16:36:31
207阅读
javabean&三层架构各层功能三层架构优缺点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内聚是什么意思?低内聚高内聚:系统架构完整尽可能少依赖外部资源。低耦合:系统内部各个模块间依赖关系尽可能低。高内聚低耦合: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各层功能1、表现: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界面,他担当者接受用户信息和给用户显示用户信息功能,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
转载 2023-07-07 10:46:39
101阅读
    最近在学习三层结构,将所学知识总结如下。一:什么是三层结构;    所谓三层开发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业务逻辑―数据访问-数据库等,有的还要细一些,明确地将客户端表示、业务逻辑访问、和数据访问及数据库访问划分出来,十分有利于系统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二:为什么要使用三层结构,即使用三层结构好处;&nbs
转载 2023-11-22 12:44:34
105阅读
应用程序架构设计是开发中极其重要一个环节,刚刚接触三层架构这一概念,谈谈我自己理解:三层架构是基于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为实现分解应用程序需求,而逐渐形成一种标准模式模块划分方法。此模型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个层次:①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向用户输出,但并不负责解释其含义。有时候出于对效率考虑,这一可能会在向上传输用户输入之前进行合法性验证。这一通常采用前端工具(如VB、VC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