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容器复杂应用部署程序介绍:一个简单python程序,但是需要去连接redis获取数据,并会进行数据写入操作。这是在单台主机操作,为接下来跨主机网路通信做准备。 1.1 准备python程序注意程序里面连接REDIS主机配置为REDIS_HOST一个变量![root@docker01 chapter4]# cat app.py from flask import F
内置跨主机网络通信一直是Docker备受期待功能,在1.9版本之前,社区中就已经有许多第三方工具或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Macvlan、Pipework、Flannel、Weave等。虽然这些方案在实现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异,但其思路无非分为两种: 二层VLAN网络Overlay网络简单来说,二层VLAN网络解决跨主机通信思路是把原先网络架构改造为互通大二层网络,通过特定网络设备直接
概述overlayFS是被称为联合文件系统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在2014年,发布了第一个版本并且合并到了Linux内核3.18版本中,此时,在docker被称为是overlay文件驱动。后来在Linux 内核4.0 版本中进行了改进,称为overlay2。(overlay存在诸多性能和不稳定问题,不推荐使用overlay,直接使用默认overlay2即可)overlay2工作原理如下图。ov
转载 2024-06-20 16:43:11
348阅读
Docker 使用 Google 公司推出 Go 语言进行开发实现,基于 Linux 内核 cgroup、namespace 以及 OverlayFS 类 Union FS 等技术,对进程进行封装隔离,属于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技术。由于隔离进程独立于宿主和其它隔离进程,因此也称其为容器。https://vuepress.mirror.docker-practice.com/introd
转载 2023-11-24 17:59:39
67阅读
文章目录一、原理说明及服务器规划二、安装Consul集群三、修改docker环境四、创建docker network并启动容器 一、原理说明及服务器规划overlay网络是什么overlay就是覆盖意思,指就是在物理网络层上再搭建一层网络,基于VXLAN技术封装实现Docker原生网络,可以被称为逻辑网。2台服务器能够通过逻辑网通信前提是,它们之间物理网络也是能够通信,因为overl
Docker Overlay 部署条件要想使用Docker原生Overlay网络,需要满足以下任意条件:1、Docker运行在Swarm模式2、使用键值存储Docker主机集群本次部署使用键值存储Docker主机集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集群中主机连接到键值存储,Docker支持Consul、Etcd和Zookeeper;2. 集群中主机运行一个Docker守护进程;3. 集群中主机必须具
转载 2024-08-15 09:06:46
120阅读
ICLR2014 OverFeat: Integrated Recognition, Localization and Detec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Networks ILSVRC2013 winner本文提出了一个框架,将 图像识别、定位、检测 问题集成到一个 CNN网络中,训练该网络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和 检测定位精度。大体思路就是对第5层卷积特征池化后特征
目录1、简介overlay:2、安装etcd与配置:(1)安装etcd:(2)修改etcd.conf文件:(3)操作etcd服务:① 启动:② 停止:③ 查看状态:④ 开机自启:⑤ 关闭开机自启:3、修改docker服务文件:4、重新加载服务配置文件:5、重启docker服务:6、创建一个dockeroverlay网络:(1)查看docker网络列表:(2)创建一个dockeroverlay
目录引言Union File System定义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overlay2运作方式overlay2实操修改lowerdir文件删除lowerdir文件overlay2与Dockeroverlay和overlay2为什么overlayoverlay2消耗更多inode参考 引言之前大一看《鸟哥Linux私房菜》时,了解到mount命令。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将一个块设备挂载到目录
转载 2024-01-10 17:58:05
89阅读
 一、镜像与分层一个镜像由多个分层组成。Dockerfile中写有每个分层,比如:FROM ubuntu:18.04 COPY . /app RUN make /app CMD python /app/app.pydockerfile中每一行指令都会创建一个层次。每一层保留只有与前一层有差异部分,一次次进行叠加。当你创建一个‘容器’时,顶层将会创建一个读写层。这个读写层就称之为“容器层
         Overlay网络模式,在多个docker daemon 主机之间穿件一个分布式网络,该网络overlay)位于docker主机层次之上,允许容器(同一集群服务容器)之间加密通讯,因此,docker需要处理每一个主机(docker daemon)和每个分布容器之间包路由。      每当初始
1、overlay环境准备为支持容器跨主机通信,Docker 提供了 overlay driver,使用户可以创建基于 VxLAN overlay 网络。VxLAN 可将二层数据封装到 UDP 进行传输,VxLAN 提供与 VLAN 相同以太网二层服务,但是拥有更强扩展性和灵活性。Docerk overlay 网络需要一个 key-value 数据库用于保存网络状态信息,包括 Networ
docker原文:https://docs.docker.com/storage/storagedriver/overlayfs-driver/ OverlayFS是和AUFS相似的联合文件系统(union filesystem),它有如下特点:设计简洁;内核3.18开始已经并入内核主线可能更快因此,它在社区迅速获得广泛关注并被很多人认为是AUFS继承。但是它任然很年轻, 因此在生产环
转载 2023-06-16 09:25:50
737阅读
DOCKER内置OVERLAY网络内置跨主机网络通信一直是Docker备受期待功能,在1.9版本之前,社区中就已经有许多第三方工具或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Macvlan、Pipework、Flannel、Weave等。虽然这些方案在实现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异,但其思路无非分为两种: 二层VLAN网络Overlay网络 简单来说,二层VLAN网络解决跨主机通信思路是把原先网络
转载 2023-08-02 14:16:31
183阅读
1点赞
overlay网络驱动程序在多个Docker守护进程主机之间创建一个分布式网络。 这个网络位于特定主机网络( overlays )之上,允许连接到它容器( 包括 swarm服务容器 )安全地通信。 Docker透明地处理每个数据包与正确Docker守护进程主机和正确目标容器之间路由。当你初始化一个swarm或将一个Docker主机连接到一个现有的swarm时,将在该Docker主机上创建
Flannel网络原理overlay网络简介overlay(又叫叠加网络、覆盖网络)简单理解就是把一个逻辑网络建立在一个实体网络之上。就好比C/S架构是overlay internet、最开始网络overlay 电话网络、现在语音通信overlay ip 网络。我们现在说overlay是将二层数据包重新封装在UDP中。比如IPsec over GRE就是一种嵌入式封装。覆盖网络就是应用层网络,它
基本框架: Zynq是基于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称为处理系统或PS-Processing System)SOC,集成了FPGA结构(称为可编程逻辑或PL-)。PS子系统包括许多专用外设(内存控制器、USB、Uart、IIC、SPI等),并且可以在PL覆盖中通过附加硬件IP进行扩展。 而对于现在手上这块PYNQ-Z2而言,系统包括ARM Cortex-A9 PS和三个标准GP
注意,本篇为干货,是经过了大量资料查询以及公司实际项目验证才有的经验。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一步登天,不走弯路。 一,前提条件图像使用qt实现,视频则使用gstreamer。图像运行在fb0图层上,视频则是fb1。备注:fb1是fb0overlay层。也就是说如果图像和视频都存在的话,视频是在图像之上。二,细节那么有一些细节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下,比如图像如何运行在fb0图层上,qt4通
overlay(覆盖)式网络会在多个docker守护进程所在主机之间创建一个分布式网络。这个网络会覆盖宿主机特有的网络,并允许容器连接它(包括集群服务中容器)来安全通信。显然,docker会处理docker守护进程源容器和目标容器之间数据报路由。当你初始化一个集群(swarm)或把一个docker宿主机加入一个已经存在集群时,宿主机上会新建两个网络:一个叫ingressoverlay
转载 2023-09-20 11:14:05
183阅读
# Docker Overlay网络:容器跨主机互连 在容器化时代,Docker已经成为最流行容器管理平台之一。虽然Docker自身提供了丰富网络功能,但在某些场景下,如多个主机之间容器通信,还需要更灵活和强大网络解决方案。这时候,Overlay网络便成为了一个理想选择。本篇文章将介绍Docker Overlay网络基本概念、配置方法以及应用场景。 ## 什么Overlay网络
原创 2024-09-24 06:20:14
2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