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D架构中的命令(Command)解析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是一种将业务需求和领域模型紧密结合的软件开发方法。在DDD中,四架构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旨在将不同的关注点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从而更好地管理复杂性。本文将探讨DDD架构中的命令(Command)一,并通过代码示例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 DDD架构概述 DDD
 Go 微服务开发框架 DMicro 的设计思路DMicro 源码地址:Gitee:dmicro: dmicro是一个高效、可扩展且简单易用的微服务框架。包含drpc,dserver等背景DMicro 诞生的背景,是因为我写了 10 来年的 PHP,想在公司内部推广 Go, 公司内部的组件及 rpc 协议都是基于 swoole&
目录DDD分层架构是什么?领域和应用的区别是什么?中台业务建模过程?怎么抉择一个实体是不是聚合根?操作数据库应该放到哪里?聚合根中应该包括哪些业务行为?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流程细节没考虑到位,或者忽略了某个细节流程,而导致在程序落地过程中,发现原有的建模不够严谨,对于这种场景,有什么补救措施吗,或者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DDD从设计到落地的大概流程?DDD分层架构是什么?4架构:由
在分解复杂的软件系统时,分层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在领域驱动设计中,层次和包的划分看起来与我们的结构又有一定区别,本文主要讨论DDD中的分层架构及每层的意义,以及与传统的三架构的区别。 1. 为什么要分层软件设计中分层的设计随处可见,但是分层能带来什么好处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分层架构呢?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分层可以提供一个相对高层的视角来分解和简化我们的问题,此外分
第一部分简介: 简单来说,DDD 的本质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而微服务架构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微服务架构虽好,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如何对复杂系统进行分解的具体方法论,而 DDD 正好就是解决方案。DDD 强调领域模型和微服务设计的一体性,先有领域模型然后才有微服务,而不是脱离领域模型来谈微服务设计。中台本质是领域模型,微服务是领域模型的系统落地,DDD 是一种设计思想,它可以同时指导中台领域建模型和微服务
分层架构分层架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层只能与位于其下方的发生耦合。分层架构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即严格分层架构和松散分层架构。在严格分层架构中,某只能与位于其直接下方的发生耦合,而在松散分层架构中,则允许某与它的任意下方发生耦合。DDD分层架构中比较经典的三种模式:四架构、五架构和六边形架构。四架构Eric Evans在《领域驱动设计-软件核心复杂性应对之道》这本书中提出了传统的四架构
DDD全名,领域驱动设计。是一门软件设计理论,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是设计出低耦合、高内聚的软件产品,通过分层的设计思想,是软件达到扩展、性能、易读性;业务建模和大数据建模的桥梁;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技术话题,完全错了,ddd的核心是业务,产品思维转变到技术思维;高手DDD可以通过客户的语言表述,清晰准确的理解客户90%的诉求。并且量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通过文档、图形、表格来量化出需
什么是DDDDDD全称领域驱动设计,是一种设计思想,可以用来指导微服务的落地。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领域是核心,至关重要,所有的设计必然是基于领域。为什么要用DDD?三架构相信绝大多数从事java开发的人员,基本上接触的都是三架构,其中视图层是比较薄的, 而数据访问主要是基于Mybatis、JPA等持久化框架,业务逻辑和对数据的操作都是放到逻辑。在实际开发中,三架构很容易导致逻辑越来
1.背景2.如何进行分层2.1阿里规范2.2优化分层3.分层领域模型的转换4.总结1.背景说起应用分层,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个不是很简单嘛 就controller,service, mapper三。看起来简单,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把他们职责划分开,在很多代码中,controller做的逻辑比service还多,service往往当成透传了,这其实是很多人开发代码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反正功能也能用,至于
转载 2024-10-13 17:51:28
126阅读
DCI架构 DCI是数据Data 场景Context 交互Interactions的简称 DCI是一种特别关
原创 2022-10-02 00:00:36
101阅读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简称DDD)是一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将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与业务领域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理解和建模业务领域,从而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业务领域的核心概念和业务逻辑抽象为领域模型,通过良好的领域模型设计和实现,使得软件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领域模型是指描述业务领域概念、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的一种模型
从三演变成DDD分层。确实如此,我们的三实体类就是只有属性,业务只有方法,根本没做到面向对象设计。不过最大区别就是我们一般是从数据开始来做开发,从需求列功能,确定字段,建表,再写数据访问,实体,业务(更多写在表示)而DDD分层,从需求就开始做领域,做好实体,业务之后,才会给关联数据,应用。   我认识的:就是三架构的业务,拆出来成为领域和应用,都
转载 2023-07-19 17:03:22
154阅读
架构 └── demo ├── sscheduler | ├── context # 环境 | ├── transaction
原创 2022-10-02 00:00:37
59阅读
参考:https://insights.thoughtworks.cn/ddd-in-distributed-system/  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DDD  DDD的类命名规范 DDD 的四架构: 接入、应用(Application Servier)、领域(Domain Service)、基础设施- 接入:在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接入和应
风格1 └── demo ├── application | ├── assembler # dto与do转换 | ├── dto
原创 2022-10-02 00:00:25
271阅读
引言相信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介绍,大家对于 DDD 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的套路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理解 DDD 理论和实践手段是一回事,能不能把这些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本文通过实际的业务分析把之前文章中涉及的理论和手段全部带着大家走一遍,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实际的感受下 DDD 落地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项目需求信息这里还是大家比较熟悉
模式一:四架构 1.User Interface为用户界面层(或表示),负责向用户显示信息和解释用户命令。这里指的用户可以是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不一定是使用用户界面的人。 2.Application为应用,定义软件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指挥表达领域概念的对象来解决问题。这一所负责的工作对业务来说意义重大,也是与其它系统的应用进行交互的必要渠道。应用要尽量简单,不包含业务规则或者知识,而只为下
转载 2023-12-16 20:53:25
96阅读
DDD的项目实践中,我们会使用一些常用的架构模式,来进行系统架构的合理设计。 以下是DDD常用架构模式:DDD分层架构整洁架构六边形架构DDD分层架构 vs 整洁架构 vs 六边形架构Event Driven 架构CQRS(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 架构微服务内领域事件设计模式微服务间领域事件设计模式DDD分层架构DDD 分层架构包含用户
DDD(领域驱动设计)基础篇1、DDD简介DDD(Domain-Driven Design 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一种设计思想,他可以同时指导中台业务建模和微服务设计。DDD强调的是领域模型和微服务设计的一致性。DDD 核心思想是通过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定义领域模型,从而确定业务和应用边界,保证业务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2、微服务设计采用领域驱动设计软件架构模式的演变大体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单机
DDD不是银弹,只是微服务最佳实践的一种代码结构风格从DDD角度来看MVC从代码角度来说实体模型:MVC使用的是贫血模型,业务逻辑全在service。而DDD使用的是充血模型,与仓储无关的业务逻辑放在领域模型中,与仓储有关的业务逻辑放在领域编程:MVC面向数据模型编程;DDD面向领域编程(领域模型与领域中的所有业务都有关系)实体关系:MVC实体之间关系复杂,有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对外接
转载 2023-07-14 17:24:04
88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