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MyAQL进阶查询1.1:按关键字排序1.11:按单字短排序1.12:按多字段排序1.2:对结果进行分组1.21:常用的聚合函数包括:1.22:GROUP BY分组1.22:GROUP BY集合ORDER BY1.3:限制结果条目1.4:设置别名1.41:AS的用法1.42:进行多表相连1.43:定义列别名1.5:通配符1.51:通配符的用法1.52:两者集合使用1.6:子查询1.6
1. SQL语句查询 1. 排序 通过order by语句,可以将查询出的结果进行排序。放置在select语句的最后。 格式: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排序字段 ASC|DESC; ASC 升序 (默认) DESC 降序 #1.使用价格排序(降序) SELECT * FROM product ORDER BY price DESC; #2.在
今天在数据库的课上学习了SQL语句INDEX,INSERT和SELECT,通过例子的练习来加深对他们的理解。一、INDEX练习例题: 【3.13】CREATE UNIQUE INDEX Stusno ON Student(Sno); CREATE UNIQUE INDEX Coucno ON Course(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Cno ON SC(Sno
转载 2024-04-15 13:31:55
79阅读
1. 排序子句 order by使用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默认是升序//语法 order by 指定排序的列 asc 升序、desc 降序 //举例 select * from order_table where user_id in (1,4) order by price; //升序排列select * from order_table where user_id in
分类:DQL语句 数据查询语言 select DML语句 数据操作语言 insert delete update DDL语句 数据库定义语言 create drop alter TCL语句 事务控制语言 commit rollback一些命令以及方法net start mysql ----- //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启动 mysql -u root -p ----- 登录数据库 ues
数据库系统软件:SQL Server 2019 Express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文章目录将查询结果排序:ORDER BY实例聚合函数COUNTMAX、MINSUM、AVG分组查询:GROUP BY筛选条件:HAVING子句 本节继续学select查询的用法。 本节用到的数据库: teaching.bak 将查询结果排序:ORDER BY我们使用 ORDER BY 关键词对查询结
转载 2024-04-30 22:32:14
1473阅读
四大操作语句-增删改查1.增 INSERTINSERT INTO 表 (字段列表) VALUES(值列表)2.删 DELETE DELETE FROM 表 WHERE 条件 3.改 UPDATE UPDATE 表 SET 字段=值,字段=值,... WHERE 条件 4.查 SELECTSELECT * FROM 表 WHERE 条件WHERE子句用我自己的话来描述where子句就是限制一个范围来
转载 2024-04-29 12:29:36
101阅读
 oracle索引一般分为B树索引和位图索引,用的比较多的都是B树索引。  B树索引,比如普通索引,反转索引,降序索引,函数索引,这些索引都是B树索引,结构都是一样的,位图索引的存储结构和B树是不一样的,对于B树索引,可以进行一般的索引唯一扫描,索引范围扫描,快速索引扫描和索引全扫描,位图就简单很多,他只有全扫描,才能找到对应的行。顾名思义,B树索引其实就是一棵树,普通的都是
注意降序dec或升序 里面如果不是循环while的话,取得都是一个数据。 如果是降序,只取一个(没有循环)取的是一个 最大的数; 如果是升序,只取一个(没有循环)取的是一个 最小的数 SQLite Where 子句 SQLite的 WHERE 子句用于指定从一个表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条件。如果满足给定的条件,即为真(true)时,则从表中返回特定的值。您可以使用
转载 2023-11-09 08:51:10
133阅读
所谓普通索引,就是在创建索引时,不附加任何限制条件。该类型的索引可以创建在任何数据类型的字段上。创建表时定义索引语法:CREATE TABLE tablename( propName1 type1, propName2 type2, ... INDEX|KEY [indexname] (propName [(lengt
转载 2024-03-19 12:09:07
87阅读
 一、索引的建立,修改与删除  当表的数据量比较大时,查询操作会比较耗时,建立索引是加快查询速度的有效手段。根据需要可以在基本表上建立一个或多个索引,以提供多种存取路径,加快查找速度。  数据库索引有多种类型,常见文件的索引包括顺序文件上的索引、B+数索引、散列索引、位图索引等。1.索引的建立一般格式为:CREATE [UNIQUE] [CLUSTER] INDEX <索引名&gt
索引:索引一种数据库存储数据的物理结构,所以索引会占据磁盘空间,创建越多的索引,就会占据更多的空间。当你修改,增加,删除数据的时候,都需要维护这种结构(索引),所以并不是创建越多的索引就越好,反而有时候索引越多,修改数据的时候越慢。索引类似于字典的拼音或者部首索引,比如说您查新华字典,你要查找“程”这个字,根据拼音,你会先找C这个开头的,然后在一步一步去查找,索引就是这样的作用。适时的创建索引可以
MySQL语法笔录前言information_schema使用ORDER BYGROUP BYDisinct及Binary查询AND&OR查询查询数据库状态及查询结果导出group_concat & concat & concat_wc 函数limit排序用法 前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是
转载 7月前
30阅读
索引的CRUD--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 --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创建和删除索引在大数据时都是极其耗时的操作,因为要用大量空间来创建(删除)对应的数据结构。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创建表的最开始准备好索引索引的数据结构索引的存在是为了让数据查找的效率更高,
数据库DDL语句书写规范1.SQL语句编写说明编写SQL语句应遵循统一的规范,包括大小写、空格、换行、缩进等等,只有完全一样的SQL才能在数据库中共享,从而减少硬解析。字段类型、长度:根据数据情况定义合适的字段数据类型及长度。对于无法确认字段长度的情况,采用变长的数据类型,比如使用varchar2代替char。char类型为固定长度,对于长度不足的数据会用空格补齐,这种情况下会造成空间浪费。对于日
转载 2024-03-26 21:35:42
86阅读
一.序列定义:是oracle数据库专门用来产生连续且自动增长的数字的对象创建语法:create sequence 序列名(sq_表名) nocache(无缓存)   create sequence sq_student nocache使用方法:通过两个属性来访问:nextval(下一个值),currval(当前值)使用场景:一般是用来维护主键的自动增长:  insert into st
django中数据库mysql的增删改查操作 django中数据库mysql的增删改查操作建模型(表)创建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并保存F和Q删除 首先,你要将模型建好,添加你想要的字段。并在数据库中完成建表。这里可以参考我的博客[Django创建项目的基本流程 虚拟环境的创建 setting中的相关匹配置 媒体静态文件的配置以及数据库与模型的配置]:建模型(表)class Student(models.
转载 6月前
19阅读
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索引,它会根据表中的数据行的键值的物理存储顺序来组织表中的数据。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可能有不同的实现和限制,但聚簇索引的基本概念和优势在大多数系统中是相似的。### 聚簇索引的特点- **数据行顺序**:在聚簇索引中,表中的数据行是按照索引键(Key)的顺序存储的。这意味着,数据表中的物理顺序与索引键的顺序相同。 - **直接访问*
一.什么是索引官方定义:一种帮助mysql提高查询效率的一种数据结构,通俗的说,数据库索引好比是一本书前面的目录,能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一般来说索引本身也很大,不可能全部存储在内存中,因此索引往往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中的。索引的优点大大加快了查询速度通过索引列对数据进行排序,降低数据排序的成本,降低了CPU的消耗如果按照索引列的顺序进行排序,对应order by语句来说,效率就会提高很多索引的缺
1、连接数据的字符串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string connString = "Server=CAIWENWEN-PC\TEST_SQL;DataBase=SMDB;Intergrated Sercurity = true"//连接本地数据的 private stat ...
转载 2021-11-02 19:32:00
222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