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性,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界面传递数据的多少。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的概念,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设计,主要是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
转载
2023-11-09 08:58:34
138阅读
1、概述多变量控制系统:当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都不止一个,且每一个被控参数受多个控制参数的影响,每一个控制参数对多个被控参数有影响。耦合:指在一个闭环系统中,当设定值x变动后,除了对应的输出变量y1响应外,其余的输出变量y2等也随之相应,这个过程就表明内部存在耦合现象,也称关联,响应程度表明耦合程度。2、表示方法传递函数阵: 3、控制方法(1)多变量方法: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用状态空间
转载
2023-08-05 22:47:05
1402阅读
# 实现“Java 日志系统解耦”教程
## 概述
在Java开发中,日志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模块,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程序的运行状态。但是,直接在代码中直接使用具体的日志框架会导致代码与日志框架的耦合度较高,不利于代码的维护和扩展。因此,我们需要实现日志系统的解耦,使得日志框架可以被灵活替换,而不会对业务代码产生影响。
## 整体流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Java日志系统的解耦:
原创
2024-03-11 03:23:21
83阅读
架构解耦设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设计思想,它旨在降低系统各模块之间的依赖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解耦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使得各个模块能够独立部署和更新,减少变更对其他模块的影响。以下是我对架构解耦设计问题的整理过程,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 背景描述
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系统的复杂性逐渐增加,导致原有的架构设计难以满足新的要求。架构解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叫做耦合 耦合:指的是程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类之间的依赖和方法间的依赖} 例如,我们常用的new 就是一种耦合,以及一个类调用另一个类中的方法,也是耦合【2】解耦 &
转载
2023-06-25 19:42:27
139阅读
一,扩展性 耦合性低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二,完全解耦通俗来讲耦合就是依赖关系;某某耦合说明这两者的依赖性很强,谁也离不开谁;而解耦就是要把这层依赖关系给破坏掉; 尽最大程度的降低程序的耦合性可以是程序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易于修改。 较为具体的说明就是有的时候程序需要修改,我只需要改正一部分,单是如果程序的耦合性很强的话就需要从头再写一遍很不划算,而正常的开发中都是改那部分,重写那部分,把配置文件一改
转载
2023-08-21 09:41:00
206阅读
一.当使用父子类来实现以下东西时,其实是用了向上转型,这段代码的确简单了很多,复用性也很好,但是我们会发现Apply.process()和Processor类耦合过紧,其实apply.process()代码的复用性可以更好的。package interfaces.classprocessor;
import java.util.*;
class Processor{
public St
转载
2023-06-06 11:32:56
120阅读
我只想把抽象的东西说的具体,或者说,听起来简单些,明白些。。。 学过java的人都知道,java是单继承的,也就是说一个class只能继承一个类。 例如我们想制作一台有播放器的手机,那么我们先得制作一个播放器吧,再把播放器放进手机里。在java会怎么实现呢?如果使用继
转载
2023-07-25 10:24:07
49阅读
**java:面向接口编程(解耦)** 1、面向接口编程 (1)概念 接口是一种规范,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实现,面向接口编程可以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最好的方式是修改配置文件而不 修改源代码,因为java代码需要编译,而配置文件不需要 )的情况下对功能进行切换。 (2)好处 解耦(耦合是指两种事物相互依赖的程度) 学过java的人都知道,java是单继承的,也就是说一个class只能继承一个类 例如我
转载
2023-08-19 22:30:36
89阅读
今天我才正真的认识接口.....interface接口不仅仅是一种多实现,更是这些多实现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接口的这两个特点保证了接口具有良好的解耦功能。
耦合:类和类、模块和模块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如果修改了某个实现就需要改一堆已经编写好的代码,这就是代码耦合度较高。
解耦是目的为了动态的选择性(可维护和可扩展)。定义接口是解耦的必要前提。分层、注入、面向接口编程都是解耦的具体表现。 接
转载
2023-08-21 10:24:59
129阅读
DAO是用于访问数据的对象,数据可以保存到数据库、文件、网络、缓存中,存储介质多种多样即便是同种存储介质也有不同的访问方法,例如数据库,可以用不同的持久化框架和JDBC来实现数据的数据库存储。为了实现业务层和数据访问之间的解耦,定义DAO接口,用具体的技术实现DAO接口,业务层调用DAO接口进行数据的访问,当要切换不同的数据访问技术时,业务层无需改动,用新的访问技术去实现DAO层的实现即可。DAO
转载
2024-01-28 14:35:29
82阅读
public String name() {
ret
转载
2024-06-04 07:57:58
77阅读
作者:陌北有棵树,Java人,架构师社区合伙人!本文所介绍的三个Java底层技术,有着逐渐递进的特点,Java注解中使用了JDK动态代理,而JDK动态代理中运用了Java反射。Java注解当我们阅读框架源码时,会看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注解,注解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可以生成一些通用的“模板化”代码,来避免重复性的工作。使用注解的工作模式是,通过注解来描述我们的意图,然后用注解解析工具对注解进行解析。
转载
2023-09-21 09:05:14
64阅读
解耦设计手法小结
设计是一个平衡的产物,需要在各个约束条件下(组织目标,业务目标,开发流程,技术能力,学习及维护成本等)不断地进行演进。 我们虽然不提倡做大而全的设计,但会坚持进行基础性设计,以保证我们的设计一直在正确的方向上演进。设计演进的过程既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
基本设计原则
业界普遍被接受的设计原则不再赘述。这里特别针对基于开源项目的软件,其总体主旋律将是:跟随
转载
2021-08-18 10:44:10
1208阅读
鄙人不才,上次更新鸿蒙都过去了半年多了,首先附上上次的鸿蒙链接客观评价华为鸿蒙系统好了,系好安全带,秋名山码神发车了,基操勿6 首先,像以前网传的微内核,还有一些问题,据我网上考证:华为终于没有采用微内核,而是采用与 Android 相同的宏内核——Linux 内核。 值得我们所以人高兴的应该是:在国产自研操作系统短缺的窘境之下,天惊一声雷,「鸿蒙」踏风来。 不由赋诗一首: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
一、Autosar cp 总体架构 *服务层: 服务层部分主要为应用程序、RTE以及基础模块提供服务如:操作系统功能、网络通信与管理服务、存储服务、诊断服务、ECU管理、看门狗管理ECU抽象层: ECU抽象层包含许多外部设备驱动,使得更高层软件与ECU硬件分布无关。如外部CAN Transceiver驱动、外部EEPROM驱动微控制器抽象层(MCAL): 微控制器抽象层包含许多内部驱动,使得更高层
转载
2024-09-09 09:58:11
131阅读
1. SpringMVC基本理解SpringMVC是一个基于MVC设计模式的请求驱动类型的轻量级web框架,通过将Model-View-Controller分离解耦合,实现前端展现与后端业务逻辑处理的分离。mvc设计模式的好处分层设计,实现了业务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解耦有利于业务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有利于系统的并行开发,提升开发效率。2. 主要组件HandlerMapping是用来查找Hand
转载
2024-06-04 11:08:13
75阅读
目录一、三层架构二、分层解耦三、IOC & DI 入门四、IOC控制反转详解五、DI依赖注入详解一、三层架构在 JavaWeb开发 —— 请求响应 最后案例中我们编写的程序代码都是写在 Controller 当中。单一职责原则。这样就可以使接口、类或者方法复杂度更低、可读性更强。基于此,Web开发才有了三层架构:Controller:控制层,接收前端发送的请求,对请求进
转载
2024-01-14 09:36:31
89阅读
1、接口的好处
可维护,可扩展
2、解耦
高内聚,低耦合
什么是耦合
只有类与类之间有四种关系,就会形成耦合 关联、继承、实现、依赖
解耦
紧密耦合--->松散耦合
3、如何判断对象是不是某种类型
引用 instanceof 类名
4、策略模式
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相互替换,使这些算
转载
2024-04-10 13:16:30
61阅读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框架,他有两大核心思想IOC和AOP。IOC(控制反转):简单来说,就是将对象的创建权交给第三方容器。在项目中,我们一开始是自己通过实体类new一个对象,有了Spring以后,Spring容器会自动帮我们创建对象,不需要我们自己去new一个对象,我们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注入对象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控制反转呢?降低类与类之间耦合性,在java中,所有的程序药品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
转载
2023-12-07 09:40:47
6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