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 Bias-Variance Tradeoff发表于 2017 年 03 月 25 日 Algorithm and Computer Science 1467 次准确是两个概念。准是 bias 小,确是 variance 小。准确是相对概念,因为 bias-variance tradeoff。——Liam Huang在机器学习领域,人们总是希望使自己的模
# Python 相对偏差实现指南 ## 1.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 Python 相对偏差的整体流程表: | 步骤 | 描述 | |------|------| | 1 | 导入数据 | | 2 | 计算平均值 | | 3 | 计算相对偏差 | | 4 | 可视化结果 | ## 2. 具体步骤及代码 ### 步骤1:导入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数据,假设数据保存在一名为`data.
原创 2024-05-24 05:44:19
88阅读
目录一、机器学习的一些概念1、有监督2、无监督3、泛化能力4、过拟合和欠拟合5、交叉验证二、线性回归的原理三、线性回归的损失函数、代价函数、目标函数1、损失函数2、代价函数3、目标函数四、优化方法1、梯度下降法2、牛顿法3、拟牛顿法五、线性回归的评价指标六、sklearn参数详解一、机器学习的一些概念计算机程序利用经验 E 学习任务 T,性能是 P,如果针对任务 T 的性能 P 随着经验 E 不断
# 学习如何实现“相对偏差” 函数的流程 在科学和工程中,相对偏差(Relative Deviation)是一种衡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来比较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以 Python 语言为例阐述如何实现一相对偏差的计算。文章将给出清晰的步骤、示例代码以及状态图,帮助你理解这一概念。 ## 一、整体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相对偏差计算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0月前
38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务实、简洁地盘点一番当前机器学习算法。文中内容结合了个人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收集到的前人总结,同时添加了部分自身总结,在这里,依据实际使用中的经验,将对此类模型优缺点及选择详加讨论主要回顾下几个常用算法的适应场景及其优缺点!机器学习算法太多了,分类、回归、聚类、推荐、图像识别领域等等,要想找到一合适算法真的不容易,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启发式学习方式来实验。通常最开始我们都
标准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学习和python实现一、SD和RSD的定义、公式、深层意义(1)定义(2)公式(3)RSD的必要性(4)多学一点(关于n-1)二、Python实现1.求SD2.求RSD 一、SD和RSD的定义、公式、深层意义(1)定义 RSD定义: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又叫标准偏差系数、变异系数、变动系数等,由标准偏差
转载 2023-10-15 21:59:34
558阅读
验证曲线的作用我们知道误差由偏差(bias)、方差(variance)和噪声(noise)责成。偏差:模型对于不同的训练样本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方差:模型对于不同训练样本集的敏感程度噪声:数据集本身的一项属性同样的数据(cos函数上的点加上噪声),我们用同样的模型(polynomial),但是超参数却不同(degree=1, 4, 15),会得到不同的拟合效果:第一模型太简单,模型本身就拟合
 概率类模型的评估指标布利尔分数概率预测的准确程度被称为“校准程度”,是衡量算法预测出的概率和真实结果的差异的一种方式。布里尔分数,它被计算为是概率预测相对于测试样本的均方误差表示为: 布里 尔分数的范围是从0到1,分数越高则预测结果越差劲,校准程度越差,因此布里尔分数越接近0越好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brier_score_loss #注意,
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相对偏差是一重要概念,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相对偏差的计算公式通常以以下形式表示: $$ \text{Relative Bias} = \frac{\mathbb{E}[\hat{\theta}] - \theta}{\theta} $$ 这里,$\mathbb{E}[\hat{\theta}]$ 是模型的预测期望值,而 $\theta$ 是真实值。本文将全面记录“
原创 7月前
118阅读
XNA Primitives画线,向量反射(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分析的)    由于学习XNA的时间很仓促,加上以前也没有图形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我对Primitives的东西也了解的少。下面就主要讲下我昨天和今天做的东西。     第一是在2D平面上画出XY坐标、和以坐标原点(0,0)[这里实际是屏幕的中心
pt1 = (a.x, a.y) pt2 = (b.x, b.y) depth = depth pt1 = np.array(pt1) pt2 = np.array(pt2)##将pt1和pt2转化为可以进行数学操作的类型,比如NumPy的数组。NumPy的数组支持元素级别的操作,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direction = pt2 - pt1 # Create a unit vecto
方差分析与样本T检验。1。首先可以看到方差分析(ANOVA)包含样本T检验,把样本T检验作为自己的特例。因为ANOVA可以比较多个总体的均值,当然包含两个总体作为特例。实际上,T的平方就是F统计量(m自由度的T分布之平方恰为自由度为(1,m)的F 分布。因此,这时候二者检验效果完全相同。T 检验和 ANOVA 检验对于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同:1)各个组的
PAC极简例子PAC动机例子问题分析算法A算法分析 PAC动机给定一分类器,它在训练集中的误差可以知道,但在未见实例中的误差(即泛化误差)却是未知的。一旦训练出分类器,则其在测试集中的表现就是“听天由命”。 但有人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思考这样一事实:如果训练集够大,分类器“见多识广”,即使用kNN这种简单的模型,都可以获得很小的泛化误差。进一步地,能否从定量的角度,获得训练集大小与分
# 如何用R语言画直方图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乐意教你如何使用R语言画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下面是整个过程的步骤和所需代码的详细说明。 ## 步骤概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的概述。 ```mermaid gantt title 画直方图的步骤 section 数据准备 准备数据 :a1, 2
原创 2024-01-02 09:32:44
74阅读
样本不平衡时,如果简单采用准确率来评估模型,比如正负比例为1:99,那么只要简单的把所有样本都判定为负类,准确率都可以达到99%。这显然不合理。有时对少数类错分情况的后果很严重,比如癌症患者被误诊为健康人。所以需要的分类器应该是在不严重损失多数类精度的情况下,在少数类上获得尽可能高的精度。一般对于样本不平衡问题,有类解决办法。数据层面过采样(over-sampling)直接从少数类样本里随机重复
1、误差的大来源机器学习中有两个主要的误差来源:偏差和方差。理解它们将协助合理安排时间去执行策略来提升性能。首先了解一下数据集的分类:训练集(training set) 用于运行你的学习算法。验证集(hold-out cross validation set) 用于调整参数,选择特征,以及对学习算法作出其它决定。测试集(test set) 用于评估算法的性能,但不会据此改变学习算法或参数。偏差
## 文章:如何使用Java比较两个文本的相似度 ### 1. 简介 在开发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比较两个文本的相似度,以便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Java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功能。本文将以一步骤指南的形式向你介绍如何使用Java比较两个文本的相似度。 ### 2. 流程概述 下表展示了整个流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读
原创 2023-08-29 14:14:08
826阅读
一、适用范围Heckman阶段模型适用于解决由样本选择偏差(sample selection bias)造成的内生性问题。在经济学领域,样本选择偏差的典型例子是研究女性的受教育情况对女性工资的影响。按照这个思路,一般会去问卷收集或在哪个网站下载部分女性的受教育情况,工资,及其他特征数据,例如年龄,毕业院校等级等个人特征,然后做回归。不过这样做有一问题,就是登记的女性,都是在工作的,但是许多受教
数据千万条,甄别第一条,数据不规范,老板行泪。对产品经理而言,数据无疑是工作中需要常常借鉴的对象,毕竟这是个数据推动发展的时代。数据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一种符号,因此在统计数据面前,许多人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条件信任它。但现实是,许多看似靠谱的数据,都是别有用心的机构利用了数据的客观性,为我们输出了一与现实大相径庭的结论。虽然数据本身不会说谎,但说谎者需要数据。数据都说
一、样本不平衡介绍1. 样本不平衡现象: 训练数据中各种类别样本数量差别过大,导致训练的模型对各个类别预测或分类的精度偏差比较大,比如电池故障预测,故障的数据量远远少于正常数据量,但是这些故障数据反而更重要。2. 样本不平衡影响: 训练样本不平衡,那么模型更容易偏向样本量多的类别,因为模型把样本量的大的类别预测对,整体精度也会高,就不会在意少量样本类别,但这是不对的。即模型会学习到按照样本类别比例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