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ring 软件架构如何容灾
## 引言
在现代软件架构中,容灾(Disaster Recovery)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对于企业级应用,如何确保系统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服务器故障、网络中断等)时能够持续运行,是架构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Spring框架凭借其灵活性与强大的生态体系,成为实现容灾的理想选择。本文将从Spring框架的角度,详细探讨如何设计容灾架构,并给出相关的代
存储在线专栏文章:容灾的介绍到了最关键的一个产品,就是EMC Symmetrix。Symmetrix采用的容灾复制软件叫SRDF(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远程容灾软件,推出时间为1994年10月,距离今天已经19个年头了,据说已经销售了几万套license,应该不算夸张。SRDF刚开始肯定是只支持大机环境的,但今天我们只谈在开放系统下的方案。
转载
2024-03-27 23:04:26
155阅读
WCDMA核心网三大容灾技术(多归属问题)
容灾的必要性 WCDMA相对于GSM网络,无线侧用户在接入速率上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核心网网元的处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单个MSC、MSC Server、MGW所承担的用户话务和信令负荷大大提升。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竞争的加剧,各厂商推出的设备容量也不断提高。在2G网络中,MSC的容量通常为20~30万,HLR的容量通常为
转载
2024-07-31 21:36:04
47阅读
数据复制技术很多,初步比较如下。 后面重点讨论银行最常用的存储复制和数据库复制。。当然,我最推荐的还是应用方式。。只有应用做好了才能做到真正的多活应用!!!银行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摆脱厂商的束缚,长远来看,肯定是节约成本的。但是目前由于风险问题,还是很少这方面的尝试类别方案描述优点缺点应用应用双写应用同时连接两个数据库将数据写入的方式,或应用将产生的文件写入到两个存储位置。数据保护性最
转载
2024-04-24 13:55:09
29阅读
# 软件系统容灾网络架构实现指南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软件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容灾网络架构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在遇到系统故障、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时,能够迅速恢复服务。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帮助你实现一个基本的容灾网络架构。
## 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实现容灾网络架构的一般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
| 步骤 | 描述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支付宝高可用和容灾能力建设的解决思路,高可用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而减少停工时间,而保持其服务的高度可用性。容灾能力一般特指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处理与恢复能力。在架构设计中,作为系统高可用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容灾设计强调的是系统对外界环境影响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尤其是当发生灾难性事件并对IDC节点产生影响时,能够具备节点级别的快速恢复能力,保障系统的持续可用。2015
转载
2024-04-30 21:21:32
73阅读
velero 简介Velero 是一个云原生的灾难恢复和迁移工具,采用 Go 语言编写,可以安全的备份、恢复和迁移Kubernetes集群资源和持久卷。Velero 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帆船,非常符合 Kubernetes 社区的命名风格。 Velero目前包含以下特性:支持Kubernetes集群数据备份和恢复支持复制当前Kubernetes集群的资源到其它Kubernetes集群支持复制生产环境
转载
2024-05-22 17:17:27
257阅读
云计算因为公有云的兴起而潮水般涌来,但是,公有云大多不能承诺SLA,被企业数据中心广泛诟病。容灾系统怎么才能撑起云计算的风帆成为大家集体期待的云中容灾梦。其实,容灾是一个老话题,比起云计算来说已经须发花白,但作为云计算的移民,承载着传统数据中心高可用的梦想,因此要适应云计算的新标准,跟随云计算的步伐完成华丽转身,打造出云中新的容灾新坐标。容灾系统的“裹脚布”时代在揭开云中容灾的盖头之前,咱们先来回
转载
2024-07-22 15:35:49
46阅读
数据容灾架构一、系统架构设计1.主从架构2.无主架构3.弱主架构4.弱分布式架构二、主要问题1.数据一致性2.数据延时、丢失3.网络故障、磁盘损坏、机器断电4.隔离性5.业务透明6.恢复效率、数据迁移
转载
2023-07-19 16:47:10
148阅读
数据复制技术很多,初步比较如下。 后面重点讨论银行最常用的存储复制和数据库复制。。当然,我最推荐的还是应用方式。。只有应用做好了才能做到真正的多活应用!!!银行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摆脱厂商的束缚,长远来看,肯定是节约成本的。但是目前由于风险问题,还是很少这方面的尝试类别方案描述优点缺点应用应用双写应用同时连接两个数据库将数据写入的方式,或应用将产生的文件写入到两个存储位置。数据保护性最好需要应用开发
转载
2024-02-04 10:13:37
52阅读
1、关键技术 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这里重点介绍远程镜像、快照和互连技术。1. 远程镜像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用到。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产生同一
转载
2023-12-20 10:01:21
78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阿里云的用户除了使用云上的ECS,还会有一些本地数据中心。对于用户本地的数据中心,一旦发生故障,很有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并且如果没有合理完整的灾备策略的话,业务中断的时间很可能会拉长到按天计的级别,在这段时间内造成的损失很可能无法估量。利用阿里云关键业务型容灾(Business Critical Disaster Recovery, BCDR)服务,我们可以把数据中心内的核心业务实时复
转载
2024-01-01 09:31:07
56阅读
注意:在进行云硬盘备份时,云硬盘所属的云服务器上不能同时运行云服务器备份。也就是说,不能在云硬盘备份时进行所属云服务器备份,两者此时不能同时进行;如果不是所属的服务器此时即可同时进行云服务器备份和云硬盘备份一、CSDR1、定义云服务器容灾服务(Cloud Server DR Service,以下简称CSDR)可为云服务器创建容灾,实现异地的容灾保护。(容灾内容包括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系
转载
2024-01-08 12:14:46
105阅读
数据容灾数据备份系统只能保证实际上被安全复制了一份,如果生产系统故障,必须将备份数据尽快的恢复到生产系统中继续生产,就叫容灾。容灾可以分为四个级别:数据级容灾:只是将生产站点的数据同步到远端。与应用结合的数据级容灾:保证对应应用数据一致性。应用级容灾:需要保证灾难发生以后,需要保证原生成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在灾备站点可用。业务级容灾:除了保证数据、应用系统在灾备站点可用,还要保证整个企业的业务系统仍对
转载
2024-03-14 22:51:54
116阅读
从产生数据的第一天起,备份就一并诞生了。在云计算成为互联网又一个新的增长引擎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备份软件开始涌现,这里既有传统IT企业,又有新兴创业团队。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数据量的激增也为备份市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今天笔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下目前市面上八款针对企业用户的备份应用软件,排名不分先后。 1、赛门铁克的BackupExec
备份往往被认为安全的一个子类
转载
2024-03-18 09:59:26
624阅读
根据IPlytics的数据显示,华为是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十大云计算专利拥有者排行榜的中国公司;
华为是唯一一家提供端到端服务能力的云服务商,从底层的物理设备到上层的虚拟化建设都是有华为自主研发的产品;
华为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5线全动态BGP的网络云厂商,可以有效应对故障,自适应网络变化,自动切换网络链路,更好地支撑业务稳定运行。
2022年,华为云占中国云市场份额的
转载
2024-04-22 20:38:12
1144阅读
接到英方软件新产品发布会的邀请才突然意识到,从2011正式成立到2020年,在我印象中那个始终意气风发、敢拼敢闯的英方软件,如今已经十岁了,并且在国内数据复制基础软件领域拥有了响当当的名号。多年前,初次接触英方软件时,它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独创的字节级复制技术,时至今日,这仍是英方软件的安身立命之本;二是英方软件是最早一批扛起“云灾备”大旗的国内厂商。有独创的技术傍身,又抓住了云计算这一风
1. 前言适用版本:【8.2.1.210及以上】当前数仓承载的客户业务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客户对于数仓的可靠性要求不断增加。尤其在金融领域,容灾备份机制是信息系统必须提供的能力之一。本文介绍了在云上环境的双集群(不跨Region不跨VPC)后台手动部署并使用细粒度容灾的主要步骤,使得用户能快速方便得搭建起细粒度容灾。2. 细粒度容灾简介对于MPPDB集群的容灾而言,目前业界的常见方案要么是部署两套规
容错性测试 容错性测试:是主要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检查软件在异常条件下自身是否具有防护性的措施或者某种灾难性恢复的手段。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输入异常数据或进行异常操作,以检验系统的保护性。如果系统的容错性好,系统只给出提示或内部消化掉,而不会导致系统出错甚至崩溃。 2)灾难恢复性测试。通过各种手段,让软件强制性地发生故障,然后验证系统已保存的用户数据是否丢失、系统和数据是否能很快恢复。测试点
1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McCall等认为,特性是软件质量的反映,软件属性可用做评价准则,定量化地度量软件属性可知软件质量的优劣McCall认为软件的质量模型应该包括 产品的修正、产品的转移,产品的运行而产品的修正又包括 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等子特点。产品的转移包括 可移植性、可复用性、互连性等。产品的运行包括 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