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盘子移动次数是1次:二个盘子是三次:再看三个盘子:首先把最上面的两个盘子移动到过渡的那个位置,即C位置,需要三次。再把最底下的那个盘子移到目标位置即B位置,需要一次,再把C位置的盘子移动到B位置,此时也需要三次(自己可以画一下)。所以操作三个盘子时可以把问题这样分开,即最下面的盘子和它上面的盘子,而它上面的盘子的个数是两个,所以这部分就回到操作两个盘子的问题了,但是这部分我们需要操作两次,因此
转载 2023-06-29 15:04:17
148阅读
问题描述 设有3个分别命名为X、Y和Z的塔座,在塔座X上有n个直径各不相同的盘片,从小到大一次编号为1、2、..n。现要求将X塔座上的这n个盘片移到塔座Z上并仍按同样的顺序叠放,盘片移动时必须遵守一下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片盘片;盘片可以插在X、Y和Z中的任一塔座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将一个较大的盘片放在
转载 2018-11-01 17:12:00
177阅读
2评论
Python之诺塔问题今天学习了一下诺塔问题,像了许久啊!!脑袋不太OK!记得上次看到诺塔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电影场景里给大猩猩测试智商的。。。。这里使用的是Python3编写的代码,毕竟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1月1日Python2已经正式退休了。下面是Python3的时代了。发现规律后就会意识到这个就是一个递归函数,挺明显的。代码如下:''' 下面是诺塔问题不同的圆盘个数实现任务的次数规
写在前面:笔记全部是跟着老师一起敲的代码,最近电脑瓦特了,所以只能用老爷机的日记本记下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但我运行不了特别感谢的是xx学院的的刘老师,我都是边看他的课,边学他一起敲代码,然后晚上自己看,自己理解,感谢老师。 诺塔问题- 规则1、每次移动一个盘子2、任何时候大盘子在下面,小盘子在上面- 方法1、n=1:直接把A上的一个盘子移动到C上,A-》C2、n=2: 1、把小盘子从A放
# 理解诺塔问题及其最小移动次数的实现 在计算机科学中,诺塔(Tower of Hanoi)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它不仅涉及递归,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法的优化。本文将带您了解诺塔的最小移动次数,并提供一个 Java 实现的示例。 ## 诺塔问题简介 诺塔问题由三根柱子和不同大小的圆盘组成。起始时,所有的圆盘按大小顺序堆叠在第一根柱子上,目标是将这些圆盘移动到第三根柱子上,同时遵循以下规
原创 9月前
73阅读
2D旋转---------------------<!DOCTYPE html><html> <head> <style> div { width: 100px;
原创 2022-11-03 09:59:26
185阅读
1.问题描述 诺塔问题是一个古典的数学问题,它只能用递归方法来解决。在古代有一个梵 塔,塔内有A、B、C三个座。开始时A座上有64个盘子,盘子大小不同,但保证大的在 下,小的在上。现在有一个和尚想将这64个盘子从A座移动到C座,但他每次只能移动 一个盘子,且在移动过程中在3个座上都必须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的状态。在移动过 程中可以利用B座,要求编程将移动步骤打印出来。诺塔示意图如图9.11所示
前言数学分析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递归问题,想要知道64个圆盘的移动方法,便要从移动更少量的圆盘入手,找到其中的规律。假设三根石柱分别为A柱、B柱、C柱A柱上只有一个圆盘时A柱上有两个圆盘时A柱上有三个圆盘时从上面的移动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圆盘,需要移动1次两个圆盘,需要移动3次三个圆盘,需要移动7次大胆找出规律,N个圆盘需要移动2N - 1次设想一下,如果真的要将64个圆盘按照规定的那样移动,那就需
写在前面:笔记全部是跟着老师一起敲的代码,最近电脑瓦特了,所以只能用老爷机的日记本记下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但我运行不了诺塔问题- 规则1、每次移动一个盘子2、任何时候大盘子在下面,小盘子在上面- 方法1、n=1:直接把A上的一个盘子移动到C上,A-》C2、n=2: 1、把小盘子从A放到B上,A->B 2、把大盘子从A放到C上,A->C 3、把小盘子从B放到C上,B->C3、n
直接上代码:#左中右塔用一个列表存储 left = list() center = list() right = list() """ 初始化函数 """ def init(): size = input("(请友善输入整数,未写判断!)请输入层数:") #初始化塔列表,如5层 左边塔放 1-3-5-7-9,中间和右边放5个-1 for i in range(1,int(size) + 1): l
普通诺塔问题1. 问题描述有三个柱子A、B、C,A柱子上有n个圆盘,圆盘的大小不等,大圆盘的在下,小圆盘的在上。 将A柱子上的圆盘全部移动到C柱子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三个柱子上的圆盘始终保持大圆盘在下,小圆盘在上。2. 问题输入A柱子上的圆盘数量,当输入为0时,程序结束。3. 程序输出圆盘移动的过程和圆盘移动的总次数。4. 递推公式由于圆盘需要通过B柱,从A柱转移到C柱
转载 2023-09-28 14:35:00
114阅读
诺塔属于比较经典的问题,详见以前的文章Python模拟诺塔问题移动盘子的过程,基于非递归算法的诺塔游戏之Python实现。本文代码功能:模拟移动诺塔上的盘子,并实时显示3根柱子上盘子的情况。参考代码:运行结果:
原创 2023-06-10 17:01:28
67阅读
# 诺塔移动函数的实现:用Python Turtle 诺塔是一个经典的递归问题,创造于19世纪。它的基本概念是,有三个柱子和若干个不同大小的圆盘,最初所有圆盘叠放在一个柱子上,目标是将这些圆盘移动到另一柱子上,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2. 不能把大圆盘放在小圆盘上。 ## 诺塔的递归解法 诺塔问题可以用递归的方式进行解决。基本思路是: 1. 将上面的 \
原创 9月前
36阅读
诺塔问题详解(内附Python递归代码)强烈推荐,从本人自身推导过程出发在正式讲之前,想就这个问题说几点自己的心得:诺塔问题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大家所想的什么洪水猛兽,只需要大家克服内心的抗拒别被自己以为的难吓跑了 ,静下来,花个10多分钟上厕所的时间,拿支笔,一张纸,画一画,就可以搞定了。诺塔(Hanoi)首先,关于诺塔问题的起源,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去百度印度某神庙的传说。接下来,直接步入
CSS中,元素的位置是通过偏移来定位的,偏移是相对包含元素的父元素的左上角来定义的,偏移量通常用left(水平)偏移和top(垂直)偏移来设置或读取。定位的类型:定位的类型用position设置,设置值有absolute , fixed , relative , static ,inhert。static(静态定位):这是元素的默认的定位方式,遵循默认的文档流,当元素设置static定位时,使用l
转载 2024-04-08 20:20:10
101阅读
1.二倍图1.1 物理像素&物理像素比物理像素指的是屏幕的最小颗粒,是物理真实存在的。这是厂商在出厂时就设置好了,比如苹果6\7\8是750*1334我们开发时候的1px不是一定等于1个物理像素的PC端页面,1个px等于1个物理像素的,但是移动端就不尽相同一个px的能显示的物理像素点的个数,称为物理像素比或屏幕像素比1.2 背景缩放background-size语法:background-
转载 2023-07-13 11:23:17
273阅读
1、元素浮动–float属性通过浮动可以使一个元素向其父元素的左侧或右侧移动,使用 float 属性来设置元素的浮动, 可选值:none 默认值 ,元素不浮动 left 元素向左浮动 right 元素向右浮动注意:元素设置浮动以后,水平布局的等式便不需要强制成立元素设置浮动以后,会完全从文档流中脱离,不再占用文档流的位置, 所以元素下边的还在文档流中的元素会自动向上移动浮动的特点:浮动元素会完全脱
        乡下有一幢古老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位年老的乡绅。他有两个儿子。这两个人是那么聪明,他们只须用一半聪明就够了,还剩下一半是多余的。他们想去向国王的女儿求婚,而也敢于这样做,因为她宣布过,说她要找一个她认为最能表现自己的人做丈夫。  这两个人做了整整一星期的准备——这是他们所能花的最长的时间。但是这也够了。因为他们有许
转载 2008-03-10 18:28:08
637阅读
Position:absolute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 static 定位以外的第一个父元素进行定位。relative生成相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其正常位置进行定位。fixed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static默认值。没有定位。inherit规定应该从父元素继承 position 属性的值。      1.re
CSS单行/多行文本,超出隐藏并显示省略号 方法一:使用CSS属性单行文本溢出显示省略号 多行文本溢出显示省略号 因为使用了WebKit的CSS扩展属性,该方法适用于WebKit浏览器及移动端;-webkit-line-clamp用来限制在一个块元素显示的文本的行数。为了实现该效果,它需要组合其他的WebKit属性。常见结合属性:display: -webkit-box;必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