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S与B/S架构 C/S: Client 客户端--------基于网络----------Server B/S: Browser浏览器--------基于网络----------Server 2. 网络通信服务端需要遵循的原则: 1. 服务端与客户端都需要有唯一的地址,但是服务端的地址必须固定/绑定 2. 对外一直提供服务,稳定运行 3. 服务端
目录读写分离复制延迟分配机制程序代码封装中间件封装总结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的第一种方式是“读写分离”,其本质是将访问压力分散到集群中的多个节点,但是没有分散存储压力;第二种方式是“分库分表”(下一篇),既可以分散访问压力,又可以分散存储压力。读写分离读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库读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 读写分离的基本实现是:数据库服务器搭建主从集群,一主一从、一主多从都可以;数据库主机负责读写
 RD:单库数据量太大,数据库扛不住了,我要申请一个数据库从库,读写分离。DBA:数据量多少?RD:5000w左右。DBA:读写吞吐量呢?RD:读QPS约200,写QPS约30左右。 上周在公司听到两个技术同学讨论,感觉对读写分离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弄清楚,有些奔溃。 另,对于互联网某些业务场景,并不是很喜欢数据库读写分离架构,一些浅见见文末。 一、读写分离什么
一、mysql读写分离的需求之前业务中是单台MySQL提供服务,使用多台MySQL数据库服务器,降低单台压力,实现集群架构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数据的一致性 完整性 replicationMySQL Replication的用途:1、Fail Over 故障切换2、Backup 在线热备份(机械故障)3、High Performance 高性能通过业务比对和分析发现,随着活跃用户数增多,读取数据的请
往往读多写少,这时候数据库的读会首先成为数据库的瓶颈。如果我们已经优化了SQL,但是读依旧还是瓶颈时,这时就可以选择“读写分离架构了。读写分离首先需要将数据库分为主从库,一个主库用于写数据,多个从库完成读数据的操作,主从库之间通过主从复制机制进行数据的同步,如图所示:          在应用中可以在从库追加多个索引来优化查询,主库这些索引可以不加,用于提升写效率。读写分离架构也能够消
  读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库读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  读写分离的基本实现是:数据库服务搭建主从集群,一主一从,一主多从都可以,数据库主机负责读写操作,从机只负责读操作。主机通过复制将数据同步到从机,每台数据库都存储了所有的业务书,业务出服务器将写操作发给数据库主机,将读操作发给数据库从机。      读写分离操作主要有两个复杂度引入:主从复制延迟。  常见解决思路是
  读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库读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  读写分离的基本实现是:数据库服务搭建主从集群,一主一从,一主多从都可以,数据库主机负责读写操作,从机只负责读操作。主机通过复制将数据同步到从机,每台数据库都存储了所有的业务书,业务出服务器将写操作发给数据库主机,将读操作发给数据库从机。      读写分离操作主要有两个复杂度引入:主从复制延迟。  常见解决思路是
文章目录一、实验目的与环境二、基础环境介绍三、搭建主从集群1、理论基础2、同步的原理3、搭建主从集群3.1 配置master主服务器3.2 配置slave从服务3.3 主从集群测试3.4 集群搭建扩展:3.5、GTID同步集群4、集群扩容5、半同步复制1、理解半同步复制2、搭建半同步复制集群6、主从架构的数据延迟问题:四、MySQL的高可用方案--了解1、MMM2、MHA3、MGR五、分库分表1
MySQL读写分离-架构 简介 对于很多大型网站(pv值百万、千万)来说,在所处理的业务中,其中有70%的业务是查询(select)相关的业务操作(新闻网站,插入一条新闻。查询操作),剩下的则是写(insert、update、delete,只要能对MySQL的数据造成更改的操作都叫写操作)操作。在使用负载均衡集群之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网站的整体性能,但是最终的数据处理的压力还是会落到MySQL数
# 前后端分离架构 CS 架构实现指南 前后端分离架构是现代软件开发中的一种常见架构,它能够提高开发效率、灵活性以及系统的可维护性。本文将引导你了解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基本流程,并通过示例代码和图表帮助你理解。下面是整个实现流程的步骤概述。 ## 实现流程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0月前
38阅读
# CS架构:前后端分离 CS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指的是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分离,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维护。在Web开发中,前后端分离是一种常见的CS架构,通过前端负责展示页面和交互逻辑,后端负责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实现了前后端的解耦。 ##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在过去的Web开发中,通常是将前端和后端的代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Monolit
原创 2024-03-26 06:07:18
257阅读
# 理解CS架构前后端分离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CS(Client-Server)架构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其中前后端的分离使得应用开发更加灵活、可维护。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CS架构中的前后端分离,包括步骤、必要的代码示例以及必要的甘特图和类图。 ## 流程概述 在开始实现前后端分离之前,首先了解整体流程。下表展示了实现这一过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9-30 04:27:21
513阅读
读写分离架构分布式系统的一个重要思想。不少系统整体处理能力并不能同业务的增长保持同步,因此势必会带来瓶颈,单纯的升级硬件并不能一劳永逸。针对业务类
原创 2021-07-02 10:06:42
4584阅读
一、目标当前服务器只做了主从,未配置读写分离读写分离的功能就只有交给程序来实现,本文主要谈谈Codeigniter怎么实现读写分离,并且需要满足以下两点:1、读写分离对开发应该透明。网上有方案通过手动load多个DB来实现读写分离,这样的分离跟业务关联太紧,增加了开发难度也不利于维护,我们要做的是默认读重库,写则写主库,读写分离对开发者透明2、配置简单。保留现有的配置方式,通过增加一个数组来配置
MySQL读写分离的方法及思考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可能经常会考虑做Mysql读写分离,把Mysql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放到不同的服务器实例上,而这些实例之间从写的实例上进行复制操作。做读写分离的部署主要的原因:增加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吞吐量.由于Mysql的免费和基于x86版本的服务器成本不高,使部署大规模的只读服务场成为了可能。Mysql的读写分离的目前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基于中间件模式,
Java 读写分离架构 ## 1. 引言 在现代的软件开发中,读写分离架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降低对数据库的负载。本文将介绍Java中的读写分离架构,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2. 什么是读写分离架构 读写分离架构是指将数据库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离到不同的节点或者服务器上。通常情况下,写操作的频率较低,但是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较高;而读操作
原创 2024-01-25 11:07:27
66阅读
前段时间有项目有读写分离的需要,因此完成了该类库mybatis-read-write-split来实现读写分离。它支持两种模式的主备分离:业务透明的读写分离。自动解析sql的读写类型并进行路由转发。基于注解的读写分离。通过注解中的配置来进行读写分离。以上两种模式可以混合使用:缺省自动解析sql的读写类型,如果注解有指定数据源,则根据注解进行路由。最近整理了一些大厂面经、Java架构学习视频和大厂项
摘要一主多从的结构,其实就是读写分离的基本结构了,那么怎么处理主备延迟导致的读写分离问题?一、读写分离架构 客户端(client)主动做负载均衡 读写分离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摊主库的压力。图 1 中的结构是客户端(client)主动做负载均衡,这种模式下一般会把数据库的连接信息放在客户端的连接层。也就是说,由客户端来选择后端数据库进行查询。还有一种架构是,在 MySQL 和客户端之间
MySQL 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概念及架构分析-学海无涯 心境无限-51CTO博客 http://blog.51cto.com/zhangfengzhe/15630321.MySQL主从复制入门首先,我们看一个图:影响MySQL-A数据库的操作,在数据库执行后,都会写入本地的日志系统A中。假设,实时的将变化了的日志系统中的数据库事件操作,在MYSQL-A的3306端口,通过网络发给MYSQL-B。M
MySQL读写分离-架构 简介 对于很多大型网站(pv值百万、千万)来说,在所处理的业务中,其中有70%的业务是查询(select)相关的业务操作(新闻网站,插入一条新闻。查询操作),剩下的则是写(insert、update、delete,只要能对MySQL的数据造成更改的操作都叫写操作)操作。在使用负载均衡集群之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网站的整体性能,但是最终的数据处理的压力还是会落到MySQL数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