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小伙伴会回复说,这个架构太简单了吧,太low了,什么网关啊,缓存啊,消息中间件啊,都没有。因为老顾这篇主要介绍的是API接口,所以我们聚焦点,其他的模块小伙伴们自行去补充。接口交互前端后端进行交互,前端按照约定请求URL路径,并传入相关参数,后端服务器接收请求,进行业务处理,返回数据给前端。针对URL路径的restful风格,以及传入参数的公共请求头的要求(如:app_vers
# 前端台后端架构设计 ## 引言 前端台和后端架构是现代应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端台负责展示和交互,后端架构则负责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本文将介绍前端台后端架构设计原则和示例代码,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 什么是前端台后端架构 前端台后端架构是一种将前端后端分离的软件开发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前端后端功能模块化,解耦合,使得系统更容易开发和维护。 在这种架构
原创 2024-01-03 12:31:42
136阅读
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对于台的理解仅限博客,知乎,百度。没有台的时代在传统IT企业,项目的物理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无论项目内部的如何复杂,都可分为“前台”和“后台”这两部分。 什么是前台?首先,这里所说的“前台”和“前端”并不是一回事。所谓前台即包括各种和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比如web页面,手机app;也包括服务端各种实时响应用户请求的业务逻辑,比如商品查询、物流查询、订单系统、评价
了解数据台的前提要先了解什么是台?台:顾名思义,是处于前台和后台之间的一个部分。而前台和后台是指在传统的企业,无论项目内部如何复杂,都可以分为“前台” 和 “后台”这两个部分。什么是前台? 首先,这里所说的“前台”和“前端”并不是一回事。所谓前台是直接面对客户或者为客户创造产品和客户进行交易的地方,和客户进行直接 的沟通,即包括各种和客户直接交互的界面。比如web页面,手机app;也包括服
关于微前端是什么,以及微前端落地方案,社区遍地都是,本篇文章不会再赘述这些基础知识。当然如果你没了解过上述知识,也可以直接读下这篇文章,足够浅显易懂。这篇文章通过实现一个商城后台,介绍了基于 umi 框架的微前端落地方案,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收获超级简单的、可用于生产环境的基于 umi 的微前端实践,包括一套示例代码全新的、基于微前端的大型台项目前端组织方式一些技术栈umi[1] 插件化的企业级
本系统使用SpringBoot+Mybatis+Thymeleaf开发,首先给大家看一下系统的功能层次方框图: 下面是功能介绍与界面展示: 1.登录注册页面:用户在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80/后会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已有账号的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就可以成功进入系统。首次使用系统的用户需要注册一个账号,账号权限为家庭管理员,一个家庭只需一个人注册即可,其
一、前端组件架构二、基础:风格指南原则与模式亲密性,即将相关的项(组件)组织到一起对齐,每一项都应当与页面上的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重复,重复元素以体现一致性对比,对比产生强调,以强调产生强烈的反差色彩主题色,又可以称为品牌色,用于体现产品的特色和宣传时使用功能色,用来展示数据和状态,以及提醒用户中性色,用于常规的页面显示和过渡,通常是浅色和深色的变种,如白色和灰色文字排印字体大小字体颜色行高字
台后台是从具体的页面实现的角度来说的 前台后台都是一种呈现,都是由前端工程师编写的。 前台展示用户视图和操作*—— >由前端编写界面,后台展示管理员视图和操作**—— >由前端编写界面 前端后端,一般指的是工种,指的是人! 后端做的是数据的处理逻辑。 一般别用前后端,用前后台容错率更高。 单纯的
转载 2020-12-12 15:01:00
322阅读
2评论
从今天开始进入一些常用开发概念的学习,今天学习的概念是前端后端台后台前台后台根据页面类型划分、前端后端根据开发技术划分前台指的是客户浏览的页面,后台指的是内部人员对前台页面的内容进行管理所使用的页面,前台后台共用一个数据库。比如说,我们平时看CSDN博客所浏览的就是前台页面,而CSDN内部人员要对客户和博客信息进行管理,他们所使用的管理页面就是后台页面。再比如云平台就是后台页面(没有与之对应的前
以下为译文: 建立一个好的前端架构是开始开发Web应用或网站的一个基本步骤。良好的实践和编码常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结构呢?我们如何在可控的时间内构思一个好的架构?但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 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一些事情: 我想要一个多页面项目(一个Web应用或网站);我希望我的项目支持不同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换句话说,我希望它是响应式的;我希望最终产品是可被
什么是Spring BootSpring Boot 是由 Pivotal 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 Spring 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用我的话来理解,就是 Spring Boot 其实不是什么新的框架,它默认配置了很多框架的使用方式,就像 Maven 整合了所有的 Jar 包,Spring Boot
?电商重难点总结 ?-_-??电商重难点总结Shop-Day01✧1、代码生成器生出两个类?作用?2、如何实现商品有等级的添加?Shop-Day02✧1、如何实现商品列表分级展示?2、如何实现图片文件的上传? Shop-Day01✧1、代码生成器生出两个类?作用?代码生成器生成t_goods_catepory表生成GoodsCatepory.java和GoodsCategoryExample.ja
转载 2023-08-21 11:22:28
156阅读
facebook的react的框架提出了一个基于唯一状态来渲染前端组件的想法。什么是唯一状态,採用唯一状态渲染究竟有什么优点。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以后不用不论什么框架也能够写出基于唯一状态渲染的前端组件。基于唯一状态的组件的开发模式就是组件内部永远仅仅存在一份数据来表示组件的状态,而且更新组件时仅仅仅仅使用这一份数据。这样的开发模式的优点。主要体如今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事件与Dom元素的联系便于保存和
网友给出了以下几种回答:client side、server sidefront side、back sidefront end、back endforeground、backgrounduser Interface、manage interface我对于这些英文的理解:client side 的中文翻译为客户端,server side 的中文翻译为服务器端,此处不适用;front side 的
一、前端高可用架构设计用户请求——>DNS域名解析(轮询)——>Nginx虚拟ip(keepalived监测心跳)——>tomcat服务 DNS轮训缺点: a.只负责IP轮询获取,不保证节点可用 b.DNS IP列表变更有延时 c.外网IP占用严重二、后端高并发架构图一、千万级用户量压力预估预估客户数量1000万,根据28法则活跃用户200万,假设平均每个用户有30次点击,共计6
转载 2023-08-21 09:44:50
541阅读
在分布式、微服务盛行的今天,绝大部分项目都采用的微服务框架,前后端分离方式。题外话:前后端的工作职责越来越明确,现在的前端都称之为大前端,技术栈以及生态圈都已经非常成熟;以前后端人员瞧不起前端人员,那现在后端人员要重新认识一下前端前端已经很成体系了。一般系统的大致整体架构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小伙伴会回复说,这个架构太简单了吧,太low了,什么网关啊,缓存啊,消息中间件啊,
1 领导或甲方提出需求,评审需求; 2 根据需求画出原型图,评审原型图; 3 技术实现评审,进行排期,开始开发; 4 技术选型; 5 项目架构搭建; 6 根据原型图出效果图,评审效果图; 7 前端根据效果图绘制静态页面; 8 与后端对接接口; 9 本地自测; 10 发布测试环境,提测; 11 bug反馈,反复修改与修正; 12 部署上线;具体步骤:(一) 立项 领导或甲方提出需求,评审需求;产出:
转载 2024-01-15 09:05:31
117阅读
为何要进行前端组件设计?与仅承担数据处理逻辑的后端不同,前端需要负责界面渲染、数据处理、和接口调用,在框架诞生前,更多的是编写页面维度的顺序脚本代码。随着前端继续的持续发展,ES6推出了class语法糖,React提出了函数式组件,Vue则以模版语法的形式组织代码,前端代码逐渐从“平铺”转变到了“层级”结构,从“面向过程”进阶为“面向对象”,前端组件也成为了近几年来的热门议题。“组件是对数据和方法
前言设计前端组件是最能考验开发者基本功的测试之一,因为调用Material design、Antd、iView 等现成组件库的 API 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很多常用组件设计原理。能否设计出通用前端组件也是区分前端工程师和前端api调用师的标准之一,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出一个通用组件呢?下文中提到的组件库通常是指单个组件,而非集合的概念,集合概念的组件库是 Antd iView这种,我
组件设计原则层次结构和 UML 类图(用于快速帮助了解应用程序布局和其他细枝末节)对于前端组件W的UML类图可以有 State、Props、Methods、Event、Slot、与其他组件的关系扁平化、面向数据的 state/props低耦合、辅助代码分离避免直接操作DOM,避免使用ref、减少访问全局变量入口处检查参数的有效性,出口处检查返回的正确性单一职责组件要建立在可复用的基础上、对于不可复
转载 2023-08-03 16:51:16
27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