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Commons Pool 对象池1. 对象池a. 对象池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一种常用缓存机制,这里的"时间"特指创建时间。b. 如果一种对象的创建过程非常耗时的话,那么请使用对象池。c. 从内部原理简单的说,对象池技术就是将创建的对象放到一个容器中,用完之后不是销毁而是再放回该容器,让其他的对象调用。d. 对象池中还涉及到一些高级的技术,比如过期销毁,被破坏时销毁,对象数超过池大小
转载
2024-06-28 12:08:00
82阅读
在绝大多数的JavaWeb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或见到这样的三个专业名词:对象池、连接池、线程池。下面就这三个专业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1.对象池 对象池技术通常是在服务器端开发使用的技术,使用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从头创建每个对象的系统开销,提高系统性能。其主要做法是:创建一个对象池,将一定数量的对象缓存到这个对象池中,需要使用时直接从对象池中取出对象,使用完
转载
2024-10-11 12:40:59
30阅读
文章目录一、对象池模式的定义二、应用场景三、对象池模式的UML类图四、对象池模式的通用写法1、抽象对象2、具体对象3、对象池4、客户端五、总结1、优点2、缺点 一、对象池模式的定义对象池模式(Object Pool Pattern),是创建型设计模式的一种,将对象预先创建并初始化后放入对象池中,对象提供者就能利用已有的对象来处理请求,减少频繁创建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和初始化时间。一个对象池包含一
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出,ObjectPool利用一个java.util.Vector作为可扩展的对象池,并通过它的构造函数来指定池化对象的 Class类型及对象池的一些属性。在有对象返回到对象池时,它将检查对象的类型是否正确。当对象池里不再有可用对象时,它或者等待已被使用的池化对象返回池中,或者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不过,新对象实例的创建并不在ObjectPool类中,而是由PoolableObjec
转载
2024-01-03 11:13:25
77阅读
前几天,技术群里有个群友问了一个关于线程池的问题,内容如图所示:那么就来和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在线程池中,线程会从 workQueue 中读取任务来执行,最小的执行单位就是 Worker,Worker 实现了 Runnable 接口,重写了 run 方法,这个 run 方法是让每个线程去执行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代码中,去判断是否有任务待执行,若有则直接去执行这个任务,因此线程数不会增加。如下是线程
文章目录写在最前前言(1)使用组合实现复用(2)使用继承实现复用(3)使用代理实现复用在组合和继承之间区别?组合和继承究竟如何选择? 前言复用代码是Java众多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实现的,并且能做些什么?(1)使用组合实现复用什么是组合? 组合的意思就是,在一个新创建的类中创建已有的对象,并使用这个对象。用书上的代码举个例子: 在SpringklerSystem 类中new了一
对象池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在需要创建对象时,从一个预先创建的对象集合中获取对象,而不是每次都创建新对象。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对象,提高代码的性能和效率。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来实现对象池的复用。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ArrayList或LinkedList来创建一个对象池。下面是一个使用ArrayList实现对象池的示例代码:
```java
import java.
原创
2023-08-25 03:45:30
125阅读
Activity销毁重建时的状态恢复是Android开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假设在Activity中启动了一个AsyncTask,然后用户马上旋转屏幕,这会触发 Configuration Changes从而导致Activity被销毁和重新创建。当AsyncTask最后完成它的任务,它会将结果反馈到旧的Activity实例,完全没有意识到新的activity已经被创建了。此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通过在A
多路复用 IO 模型是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模型。Java NIO 实际上就是多路复用 IO。 在多路复用 IO 模型中,会有一个线程不断去轮询多个 socket 的状态,只有当 socket 真正有读写事件时,才真正调用实际的 IO 读写操作。因为在多路复用 IO 模型中, 只需要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 socket,系统不需要建立新的进程或者线程,也不必 维护这些线程和进程,并且只有
转载
2023-11-24 13:36:53
40阅读
在java中,有很多池管理的概念,典型的如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查看源码会发现这些池管理类都是继承于(apache开源项目commons-pool,common-pool2)GenericObjectPool<T>,所以了解GenericObjectPool的工作机制,对进一步理解java中常用的池很有帮助,这样当我们使用这些池管理类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当我们需要用自定义的池管理类管
转载
2023-07-01 20:25:57
0阅读
文章目录7.1 组合语法7.2 继承语法初始化基类7.3 代理7.4 重载与覆写7.7 向上转型7.8 final关键字:这是无法改变的final数据空白finalfinal 参数final方法final类7.9 初始化及类的加载7.10 总结 7.1 组合语法将对象的引用置于新类中。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转载
2023-10-20 19:27:03
44阅读
1、前言 单例模式是限制了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对象池模式则是限制一个类实例的个数。对象池类就像是一个对象管理员,它以Static列表(也就是装对象的池子)的形式存存储某个实例数受限的类的实例,每一个实例还要加一个标记,标记该实例是否被占用。当类初始化的时候,这个对象池就被初始化了,实例就被创建出来。然后,用户可以向这个类索取实例,如果池中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占用了,那么抛出异常。用户用完
转载
2024-01-02 15:46:38
115阅读
最近在分析一个应用中的某个接口的耗时情况时,发现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对象创建操作,竟然每次需要消耗 8ms 左右时间,分析后发现这个对象可以通过对象池模式进行优化,优化后此步耗时仅有 0.01ms。
最近在分析一个应用中的某个接口的耗时情况时,发现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对象创建操作,竟然每次需要消耗 8ms 左右时间,分析后发现这个对象可以通过对象池模式进
转载
2024-01-03 09:38:21
83阅读
# Java 对象复用:提升性能的关键
在Java编程中,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是一项开销较大的操作。频繁地创建和销毁对象不仅消耗了内存资源,还增加了垃圾收集(GC)的负担。因此,对象复用成为了提高应用性能的重要手段。下面将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和序列图,来探讨Java中的对象复用技术。
## 什么是对象复用?
对象复用指的是通过某种机制使得已经创建的对象在后续的操作中再次被使用,而不是重新创建一个新
原创
2024-09-22 05:32:54
31阅读
一、 复用类 (1)组合语法:将对象置于新的类中class A {
private String s;
A(int i) {
System.out.println("A constructor");
s = "constructed";
}
public String to
转载
2023-11-09 21:42:04
77阅读
java面向对象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继承是实现类复用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组合关系来实现这种复用,相比较,使用继承实现复用,子类对象可以直接赋给父类变量,这个变量具有多态性,编程更加灵活,而利用组合关系实现复用则不具备这种灵活。 继承破坏了父类良好的封装性,尽量使用private,如果父类必须是public函数,而不能被子类重写,则用final修饰
转载
2023-08-12 23:11:31
55阅读
对象池化技术 对象池化的基本思路是:将用过的对象保存起来,等下一次需要这种对象的时候,再拿出来重复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频繁创建对象所造成的开销。用于充当保存对象的“容器”的对象,被称为“对象池”(Object Pool,或简称Pool)。 对于没有状态的对象(例如String),在重复使用之前,无需进行任何处理;对于有状态的对象(例如StringBuff
转载
2023-08-02 15:05:06
158阅读
背景:池化技术 在Java中使用的相当多了,例如各种数据库连接池,以及JDK自己实现的线程池等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对象池,把资源池化,按需存取,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省对象的创建时间(缓存思想),还能够对池子做一些管理和控制(例如设置资源最大数,闲置数等等)。池的经典实现要数 apache 的 pool2 了 .Pool2默认的对象池是 GenericObjectPool 通过最核心的 bo
转载
2023-11-28 06:11:57
28阅读
# 如何利用对象池创建对象解决连接池问题
## 问题描述
在一个网络应用中,需要频繁地创建和销毁连接对象,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性能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对象池来管理连接对象,实现对象的重复利用,提高系统性能。
## 方案介绍
我们可以使用对象池创建连接对象,实现连接对象的重复利用,减少创建和销毁连接对象的开销。对象池中会保持一定数量的连接对象,当需要连接对象时,直接从对象池中
原创
2024-02-25 04:00:43
24阅读
1.IO模型一个输入操作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等待数据准备好从内核向进程复制数据对于一个套接字上的输入操作,第一步通常涉及等待数据从网络中到达。当所等待数据到达时,它被复制到内核中的某个缓冲区。第二步就是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应用进程缓冲区。1.1 Linux的五种IO模型:1.1.1 阻塞式IO应用进程被阻塞,直到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应用进程缓冲区中才返回。在阻塞的过程中,其它应用进程还可以执行
转载
2023-11-27 19:59:23
0阅读